宗教的40堂公開課+科學的40堂公開課(有聲套書)
0 篇書評

宗教的40堂公開課+科學的40堂公開課(有聲套書)

  • 出版日期:2022/08/23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套賣商品
電子書定價:NT$ 980
電子書售價:NT$ 870
此為套賣商品,購買前請先確認個別商品的格式。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本有聲套組包含:宗教的40堂公開課+科學的40堂公開課

世界上的宗教何其多,該如何以審慎、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宗教?
對於死亡、輪迴轉世,又或是地獄審判,又該抱持著什麼樣的看法呢?


科學的歷史是一個偉大的冒險故事
人類不僅僅認識了世界,還對世界充滿好奇,這正是科學的核心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50

    2023/12/14【預購】開始,2023/12/25全音檔上架 風雲變幻的世界,在臺灣這座島嶼上,我們共同經歷的八年故事。作者張惠菁親聲朗讀〈前言〉、鏡好聽聲音主播張心哲與鄭佳如攜手獻聲,以穩健並富有渲染力的敘事表現,回首八年來我們所踏出的每一個步伐,並展望未來前行的方向。

  • 出版日期:2022-07-22
    電子書: NT$ 410

    「心理病態」常被冠上愛說謊、善於操縱與霸凌,並缺乏悔意的印象, 究竟,心理病態者是天生就邪惡,又或是後天環境的受害者呢? 讓BBC高人氣驚悚影集《追殺夏娃》的專業顧問, 帶你進一步了解心理病態者的暗黑心靈!

  • 電子書: NT$ 450

    你不可能用舊的自己,換一個新的未來! 只有改寫大腦慣性迴路,才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 詳細資訊

    宗教的40堂公開課

    世界上的宗教何其多,該如何以審慎、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宗教?
    對於死亡、輪迴轉世,又或是地獄審判,又該抱持著什麼樣的看法呢?


    《宗教的40堂公開課》是耶魯大學出版社,繼經濟學、文學、哲學、科學等暢銷作品後,又一知名「小歷史」通識作品。這本書不僅被《金融時報》封為「本書堪稱是引人入勝的宏大人類史。」《泰晤士報》也標榜讀完本書「一定能對世界上的宗教有更多的認識」;美國的《刻寫板雜誌》更譽本書為「這是一部關於『人類搜尋上帝存在與否』的迷人調查報告。」

    本書作者理察•哈洛威不僅擔任過愛丁堡主教,也曾任職於蘇格蘭聖公會。雖然身為虔誠的基督教徒,但縱覽文明之初至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宗教史,他毫不偏頗地詳細分析了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印度教等世界主要宗教的差異,更赤裸裸地揭露了公平良善、權力慾望等人性面的光明與黑暗,以及破解宗教紛爭背後的關鍵。

    有些人會認為宗教常是造成歷史上許多衝突的主因,像是猶太教憑藉暴力擺脫了埃及人的束縛、伊斯蘭教以聖戰的名義對付異教徒,基督教也會利用審判屠殺猶太人等。對此,作者提出了他的見解。理察•哈洛威認為:「或許宗教會利用上帝來合理化暴力,但這不代表我們應該完全拋棄宗教。如果我們可以懷抱著一顆謙遜的心,承認宗教既能行善、也能作惡,使用暴力與否就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從古至今,宗教總是隨著時代文化不斷演變,從多神到一神、從社會到個人、從現世到來生、從觀念到實踐,完整反眏出全體人類思想與需求的軌跡。無論你是否身為信徒,宗教都足以影響你的一切,因為宗教永遠離不開待人處事、道德價值、美學藝術等生活事物。

    被稱為世界最古老宗教的印度教,以「輪迴」鼓勵人們行善;佛教的創立者悉達多,擺脫物欲、成就涅槃:身為伊斯蘭教最後一位先知,穆罕默德擺脫偶像崇拜的傳統,成功建立了阿拉伯帝國;基督教與天主教的中心人物,耶穌,是上帝唯一指派在世上的代理人。另外,書中也介紹了耆那教、摩門教、山達基等不同的宗教文化。

    身為人類,我們總忍不住想知道關於自身的事,以及我們來自何處?死後會發生什麼事?你一定也很好奇是否真有天堂?又或是真的有地獄嗎?還有神是真的存在嗎?我們每天虔誠地向神明祈禱是否真的有用呢?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作者理察•哈洛威認為,我們可以藉由「宗教」找到許多不同的解釋。

    宗教源自人類的心靈,因為大腦的發展讓我們懂得思考,也開始去探索宇宙的起源。而宗教對於人類的疑問,給予了以下這樣的回答:「宇宙是由一種超越宇宙的力量所創造的,有些人將這種力量稱為『神』。」因此無論你是否擁有信仰,都可以透過宗教的觀點來解答人類對自身和宇宙的疑惑!現在就讓權威主教理查•哈洛威,用嶄新的觀點與視野,帶領你重新認識宗教的價值與力量吧!

    本有聲書由【漫遊者事業群 × 遍路文化】聯合製作

    朗讀版本:2021年12月初版一刷

    版權申告:本書譯文為漫遊者文化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重製、轉載。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作者介紹

    理查•哈洛威(Richard Holloway)

    蘇格蘭作家,現居愛丁堡。他曾於1986年至2000年擔任愛丁堡主教,並於1992年至2000年擔任蘇格蘭聖公會主教。他也是國際上頗受歡迎的知名作家和廣播節目主持人。哈洛威筆下有二十多部著作,包括暢銷書《離開亞力山卓:信與不信的回憶錄》(Leaving Alexandria: A Memoir of Faith and Doubt)。

    譯者介紹

    林金源

    專職譯者,嗜好文史,優遊於花鳥蟲魚的世界,譯作有《情緒之書》、《樹的智慧》、《一位昆蟲學家的草地探險》、《筆尖上的世界史》、《伊斯坦堡三城記》、《轉角遇見經濟學》、《不費力的力量》、《學習如何學習》等。

    廖綉玉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曾任金融機構翻譯人員,喜歡在文字堆裡打滾。譯有《發光體》、《獨居日記》、《愛麗絲鏡中奇遇》、《妳以為妳是誰?: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10》、《龐克教母薇薇安‧魏斯伍德》等書。

    【朗讀者介紹】

    余宗翰

    臺灣新生代配音員,以廣告見長,曾為Youtube、Volvo汽車、滿漢大餐、國泰世華銀行等知名企業廣告獻聲。

    近年多方涉獵其他配音領域,參演作品有:有聲漫畫《人類改造計畫》、臺灣吧《小黑啤玩台灣》系列影片、遊戲《最後一戰:無限》,亦在電影《銀魂 THE FINAL》中飾演神威一角。2020年起發展有聲書業務,配有《疾病密碼》、《田口護談待客之道》等書。

    科學的40堂公開課

    本書為耶魯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little history系列

    科學的歷史是一個偉大的冒險故事
    人類不僅僅認識了世界,還對世界充滿好奇,這正是科學的核心


    這本《科學的40堂公開課》,不只將帶你透過望遠鏡觀察星空、了解宇宙,以及深入地球表層,編排化學元素週期表,並探索電力、地心引力和原子結構;也將帶你解剖人體構造、發現微生物和發明化學藥品,克服傳染病和掌握人體DNA密碼。

    科學是一門思慮精微、快速發展的學問,但絕不遙遠、冰冷,你應該一同參與歷史上,科學家們驚奇的故事和精彩的探索,像是:

    ●早在西元前五世紀,希波克拉底就破除了人們認為疾病是超自然神靈附體的迷思。也正是他發表了流傳千古的著名聲明,奠定醫學倫理的要義。

    ●在西元前五世紀,德謨克利特就提出,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雖然原子小得不能被看見,但形狀、大小各不相同,也因此萬物才會有不同的味道、結構和顏色。

    ●還有你一定知道西元前四世紀的亞里斯多德是個哲學家,但他嘗試解答哲學問題的方法被稱為「科學」。他建立了一個理解世界的體系,將世上事物的變化與運動背後的原因,歸納為四大類,分別是:「物質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影響科學界長達兩千年。

    ●中世紀當歐洲在沈睡的時候,伊斯蘭的科學領先了世界三百年。伊斯蘭科學家不只翻譯典籍、研究光線與疾病,他們製作的天文圖表和統計數據,更讓三百年後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受益匪淺。

    ●「鍊金術士」從古代埃及、中國和波斯就存在,他們看似裝神弄鬼,想改變和控制自然,卻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許多我們今天稱之為「化學」的事物。十六世紀的醫生帕拉塞爾蘇斯,更進一步把醫學和鍊金術結合成今日的醫療化學。

    ●十七世紀的英國醫生哈維,在顯微鏡還沒有出現時提出了血液循環論,推翻了近兩千年來醫界相信血液是由肝臟不斷產生,而心臟賦予血液「生命靈氣」的論點。哈維不只是生物學和醫學實驗法的奠基者,也讓人們意識到科學要動手實踐,更要與時俱進。

    ●人類和化石打交道已經有數千年歷史,十八世紀時,化石研究被命名為「古生物學」。而「恐龍」一詞的意思是「可怕的大蜥蜴」,正是由於恐龍化石,才讓人們意識到地球歷史的源遠流長、開啟人們對古代世界的想像。

    ●二十世紀出現了打破遊戲規則的那個男人:愛因斯坦。當物理學家說光是波動時,他說光是粒子;當物理學家只考慮三維空間時,他說時間也要算在其中。他發表相對論,寫出E=MC平方的方程式,永遠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

    聽到這裡,你已經邁出踏進科學偉大冒險故事的第一步,那麼,這麼書會怎麼帶你繼續前進呢?

    第一:本書將告訴你40個對人類影響最重大的科學發現,讓你輕鬆掌握科學史的脈絡和重點
    第二:本書將讓你了解,無論在歷史的哪一個階段,科學是那個特定時代的產物,而當今科學前所未有的強大,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提醒你科學為什麼讓我們面臨更多風險
    第三:作者威廉.拜能是國際知名的醫學史專家,除了詳細說明科學的歷史,他更別具慧眼,用溫馨字句著墨人類對生命科學的探索,帶給你更全面的思考

    現在就讓醫學史專家威廉.拜能帶你展開穿越世紀的科學旅程,解開宇宙的奧祕。

    歡迎註冊醫學史專家威廉‧拜能為所有人開設的科學公開課,為你解答人類對宇宙及生命最深刻的提問。

    本書特色:

    1. 耶魯大學出版社知名「小歷史」(Little History)通識系列
    2. 精選40個對人類影響最重大的科學發現,獨立成篇但又遵循歷史秩序,繁而不亂
    3. 從微生物到大宇宙,從亞里斯多德到愛因斯坦,旁觀科學以幾何級數快速發展
    4. 詳述科技如何讓生活更美好,也提醒科學如何讓我們面臨更多風險

    作者介紹:

    威廉‧拜能(William Bynum)先後於耶魯大學及劍橋大學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目前是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的研究員,以及倫敦大學學院醫學史的榮譽退休教授,專攻瘧疾史和演化論對醫學的影響。威廉‧拜能著作等身,包括《醫學史:極簡入門》(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008)、合著有《形塑人類文明的80種植物》(Remarkable Plants That Shape Our World, 2014)、《文藝復興時期的的人體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Human Body in the Renaissance, 2014)並主編《醫學史百科指南》(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1993;與Roy Porter共同主編)及《牛津科學引文辭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Quotations, 2005)。

    朗讀者介紹:

    張心哲

    演員。上海復旦大學傳播學碩士、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近年劇場作品包括:天作之合劇場【飲食男女】、C Musical【傾城記】、音樂時代劇場【隔壁親家】、音樂時代劇場【渭水春風】、廣藝基金會【何日君再來】等作品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