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四千問【有聲書】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2022/08/25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有聲書
  • ISBN: 9786267054864
  • 長度:6 小時 55 分鐘
紙本書定價:NT$ 300
電子書售價:NT$ 300
本書為有聲書。適合用 mooInk Pro 系列、mooInk Plus2、手機、平板及電腦播放。
*提醒您,有聲書不列入閱讀時間計算,更多資訊請參考 FAQ

購買領書額度

《八萬四千問》是宗薩蔣揚欽哲諾布為懷抱疑惑、亟欲探索真理的人們,所提供的安頓身心良方。歡迎你備好一杯茶或咖啡,打開心懷,隨著鏡好聽主播顧紘恩穩重且親切的嗓音,進入佛法宏大的宇宙中。

詳細資訊

《八萬四千問》是宗薩蔣揚欽哲諾布為懷抱疑惑、亟欲探索真理的人們,所提供的安頓身心良方。歡迎你備好一杯茶或咖啡,打開心懷,隨著鏡好聽主播顧紘恩穩重且親切的嗓音,進入佛法宏大的宇宙中。

--
「書中的問答是在咖啡館裡或足球比賽之間的時間產生的,並不是什麼深奧或者能給人啟發的內容。但是如果你碰巧讀到它們,你可能會因此產生好奇心,從而更加專注地去探尋那些物質主義世界所無法測度或預知的事物。」──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本書內容以輕鬆的口語問答型式呈現,涵蓋「認識佛教」、「關於因果與輪迴」、「關於修心和修行」、「學修佛法與日常生活」、「關於煩惱、愛情、關係、婚姻與我執」、「乘」、「上師和傳承」、「活佛體制與轉世」、「佛教與現代教育、藝術及社會」、「關於死亡」等十項主題。部分內容如下:

◎佛教認為煩惱的本質是什麼?

傳統觀念上,煩惱是一個在錯誤的感知,或錯誤的理解基礎之上的心理因素──基本上就是,看到無常的事物卻視之為永恆;看到很多的零件和粒子卻視之為一個整體;看到相互依存的事物卻視之為各自獨立的存在;看到全然短暫存在的事物卻認為它有個堅固的「自我」。傳統上,這就是煩惱的本質,煩惱就是這樣作用的。

但在究竟意義上,正如寂天菩薩非常精妙地表達的那樣──煩惱的本質恰是智慧。當煩惱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煩惱── 一種建立在根本性的誤解上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時,就像水以冰的形態在作用一樣,它被冰凍成關於恆常、固態、獨立和自我的固化的觀念。但如果沒有了誤解,冰也就沒有了,這些固化的觀念就融化成水,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作用了。(摘自EP09關於煩惱、愛情、關係、婚姻與我執(上))

 ◎可以談談藝術嗎?一個藝術家,比如畫家、音樂家、作家、歌手和舞者怎樣才能有創造力,我的意思是,心靈層面的創造力?佛教在這方面能提供什麼幫助嗎?

不僅是藝術,甚至政治、經濟以及其他一切──當我們懷著正確的動機去開始這些努力的那一刻,我認為就已經是一種成功了。成功不能以完成的工作來衡量,而應該用是否以正確的動機開始來衡量。如果一項工作以正確的動機開始,即使連百分之一都沒有完成,大乘佛教也會把它視為是成功的。不管怎樣,「工作完成了」是什麼意思呢?工作永遠也做不完,而且也不應該做完。所以我認為藝術家、喇嘛、僧侶、政治家、員警、護士和軍人──所有人都必須努力讓自己的工作具備正確動機。

什麼是正確的動機?基本上,正確的動機是以自私心的減少 和利他心的增加來衡量的。「他人」,指的不僅是你自己的侄子、表兄、兒子和家人,而且還包括整個村子;甚至不只你的村子,而是你的國家;甚至不只你的國家,而是整個世界。應以這樣的方式,去從事藝術和其他所有的事。(摘自EP17佛教與現代教育、藝術及社會(下))

◎死亡是怎樣一個過程?修行者和普通人死亡時的經歷有什麼不同?死亡對於修行者意味著什麼?

有很大區別。如果你是個好的修行人,你會對死亡有很充分的認識,或許不一定正確,但多少總有些認識。如果你不是修行人,對於死亡也沒有任何認識, 而生命中第一次,你被迫要去一個以前從未去過的地方──你準備好了嗎?

在死亡過程中發生什麼,完全取決於不同的情況──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以及你有多少準備;換句話說,也就是你有多少關於死亡的認識。死亡不可避免地是生命的很大一部分。事實上,在佛教裡,死亡隨時都在發生。活著就是正在死去。

當你有了正確的認識就可以有所準備,至少準備好放下俗事,放下你的計畫、抱負、目標、擔憂與爭執。如果你不相信有來世,那麼基本上你就像一滴水蒸發了一樣,或許就沒什麼好想的。但是如果你死後依然繼續──不是你的身體,而是你的意識繼續存在,那麼讓自己有所準備就是再合理不過的了。(摘自EP18關於死亡)

------
授權單位: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錄製單位:鏡好聽團隊


【作者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1961年生於不丹,為堪布阿貝仁波切的弟子,第三世欽哲傳承的主要持有人,秉承藏傳佛教優良的傳承和教育,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深具創造力的藏傳佛教導師。

青年時期,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便已開始在全世界從事弘法利生事業。三十餘年間,他的足跡遍布全球各地,在印度、不丹、澳洲、北美洲及台灣等地區成立佛學中心,並負責照顧及教育分布在亞洲六所寺院與機構的一千六百餘名僧侶。

作為宗薩寺及宗薩學院的主持人,多年來,上師一直以淺顯易懂、簡單輕快的語言,向廣大信眾闡述佛教核心深邃的見地,闡明無常、痛苦、空性與解脫諸要,引導眾生脫離困苦人生,回顧自身,探索本心,成就證悟,提升對生命的信心,受到全世界信眾的廣泛歡迎和熱愛。

【主播簡介】
顧紘恩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曾演出許多劇場、短片角色,天生有直覺性的演技。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投入有聲書錄製。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朝聖:到印度佛教聖地該做的事》(宗薩蔣揚欽哲諾布出版)、《無父之城》(鏡文學)、《空橋上的少年》[上部] [下部](心靈工坊)、《記憶中的影子》(允晨文化)。


【目錄】

EP00 前言
EP01 認識佛教(上)
EP02 認識佛教(下)
EP03 關於因果與輪迴(上)
EP04 關於因果與輪迴(下)
EP05 關於修心和修行(上)
EP06 關於修心和修行(下)
EP07 學修佛法與日常生活(上)
EP08 學修佛法與日常生活(下)
EP09 關於煩惱、愛情、關係、婚姻與我執(上)
EP10 關於煩惱、愛情、關係、婚姻與我執(下)
EP11 乘(上)
EP12 乘(下)
EP13 上師和傳承(上)
EP14 上師和傳承(下)
EP15 活佛體制與轉世
EP16 佛教與現代教育、藝術及社會(上)
EP17 佛教與現代教育、藝術及社會(下)
EP18 關於死亡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