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裡的植物課1 詩經、楚辭、論語篇

深度解析、實地還原!中國古典文學中植物意象與原貌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2022/10/14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有聲書
  • ISBN: 9786269654727
  • 長度:4 小時 10 分鐘
電子書售價:NT$ 330
本書為有聲書。適合用 mooInk Pro 系列、mooInk Plus2、手機、平板及電腦播放。
*提醒您,有聲書不列入閱讀時間計算,更多資訊請參考 FAQ
附件檔案下載: PDF(929.1 KB)

購買領書額度

當植物學家遇上古典文學,
一場植物與文學的奇妙碰撞就開始了!

※附PDF講義,購買後即可下載。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2-10-25
    電子書: NT$ 290

    文學大師楊牧經典之作,文字溫暖誠摯,內涵深邃廣博。有聲書由主播郭時棣勁朗詮釋,音韻節奏如詩如歌收放合宜。    【特別收錄】楊佳嫻有聲導讀,引領你聆聽一首詩的完成。

  • 出版日期:2021-09-13
    電子書: NT$ 380

    小說家、文學評論家朱宥勳運用特有的表達魅力,講述台灣文學家的精彩故事。 有時盪氣回腸,有時痛徹心扉,更有許多時候,彷彿滿天星光般充滿希望。 有聲書特別收錄兩篇獨享章節。 第一篇,由作者朱宥勳與台灣電影史研究者蘇致亨,以「小說以外的與電影以外的」為題,激盪出精彩的跨領域對談。 第二篇,是作...

  • 出版日期:2023-11-25
    電子書: NT$ 380

    結合電影、動漫、流行音樂,羊咩老師讓國文課不再呆板無趣。 鏡好聽聲音主播楊雅淳,以溫暖豁達的聲音表現,帶領你跨越時代隔閡,在文學裡學習思辨、信念與溫柔。 ---- 最受歡迎的獨特國文課! 有用,感動! 預習我們未來的人生,在低沉沮喪時,讓人看見你的優雅起身。

  • 出版日期:2021-04-15
    電子書: NT$ 360

    我們從小在國文課本上看到的一代文壇宗師、傑出的詩人、宰相、書法家,他們若不是道貌岸然,就是憂國懷鄉,似乎生來就負有崇高的使命,連他們的挫折失意,都是為了更長遠的理想所做出的犧牲或伏筆。 但,真的是如此嗎? ※本產品為有聲書,不提供逐字稿。

  • 電子書: NT$ 599

    兩千五百年來,《論語》像是一首永恆傳唱的歌謠,一代接著一代,成為支撐許多人解決困難和疑惑的巨大力量。經過多年醞釀,【張曼娟學堂】推出全新系列【論語學堂】,以好看又好聽的故事,重新詮釋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經典《論語》。《孔夫子大學堂》有聲書中,曼娟老師將以豐厚的中文教學經驗,把《論語》轉化成十個動聽有...

  • 出版日期:2019-11-16
    電子書: NT$ 350

    歡迎註冊英國最懂學生的文學教授約翰‧薩德蘭,為所有人開設的文學課 本書為耶魯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的「little history」系列

  • 電子書: NT$ 750

    你知道乾隆皇帝年少時的摯友平郡王福彭是曹雪芹的表哥嗎? 你知道乾隆即位後改建潛邸為重華宮等一系列建築群,與大觀園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嗎? 紅樓夢的人物情節會是宮廷中,心計鬥爭的隱喻嗎? 馬以工教授在諸多清史檔案資料中爬梳整理、細細查考,終究絣織出乾隆與紅樓夢絲絲縷縷的關係,遂成此書。 請丟掉電視...

  • 電子書: NT$ 399

    11堂從人物出發的歷史課,最劇變的朝代、奇珍異獸的模樣、狂妄的學者與人類的寶藏……讓謝金魚老師帶領你飽讀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 傳教士是商業間諜? 是寶藏大盜還是漢學大師? 一旦東方遇上西方,歷史從此轉彎!深知歷史的演變,從東西方文化差異中淬煉跳脫框架的眼界,一探歷史上最耳目一新的時刻。

  • 詳細資訊

    當植物學家遇上古典文學,
    一場植物與文學的奇妙碰撞就開始了!

    在本課程中,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博士,現任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教授 潘富俊教授將帶你橫跨2000年+文學史,揭祕50種奇木異卉的「前生今世」

    |植物,如何書寫中國文學?|

    憑什麼幽蘭在先秦有「室家君王」的崇高地位?
    「上山采蘼蕪」,采的究竟是蘼蕪,還是被禮教拆散的愛情?
    被貶到海南島,蘇軾如何吃檳榔去瘴氣?
    明明是花的玫瑰,為什麼卻是用玉字旁?
    浪漫入骨的王維,怎麼把紅豆「熬成纏綿的傷口」?

    歷述2000年+文學長河中植物的古今演變
    結合作者實地探訪中國古典文學中植物的經驗
    深度還原、解析幾千年來文學中的植物寓意和原貌

    主講人是誰?

    他是  潘富俊

    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博士,現任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教授,講授景觀植物學、植物與文學、植物文化等課程。

    他是第11屆中國文津獎獲獎作者,著有《詩經植物圖鑒》《楚辭植物圖鑒》《成語植物圖鑒》《紅樓夢植物圖鑒》《唐詩植物圖鑒》等。

    他還是兩岸「古典文學植物研究第一人」,外號「植物偵探」,擁有30多年實地田野工作與古典文學經驗。

    你將收穫

    1次 解鎖50+種奇木異卉的「前生今世」
    50+篇 詩經、楚辭、論語及唐宋詩、章回小說的專業解析
    1場 中國古典文學與田野學的跨領域碰撞
    810 分鐘 5000年綿延相續的文化記憶與文明密碼

    本篇亮點

    文學裡的植物課 1:詩經、楚辭、論語篇
    大麻並非萬惡不赦,古人竟用它充饑和麻醉!
    《詩經》《楚辭》裡居然有「進口」植物
    用梅花說說先秦少女的結婚焦慮

    特別獻給

    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人
    喜歡思考自然、名物與文學關係的文藝青年
    希望深入瞭解意象內涵及背後文化故事的學生
    對中國文化、歷史感興趣,想要獲得精神陶冶的人

    【簡介】

    走進中國古典文學世界,我們會發現琳琅滿目的名物與自然意象。而無論是哪種意象,不僅本身有著獨一無二的形態、個性和特色,背後往往還蘊藏著與其特點對應的文化意涵、情感色彩,以及文學傳統。

    歷代詩詞歌賦、章回小說的內容,無論是神怪傳說或吟詠感物的作品,大都有植物的描寫。有些以植物啟興,有些則以植物取喻,更多是直接對植物的吟誦。換句話說,各類文學的內容總離不開植物。

    想要真正讀懂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需要先從全方位認識這些名物與自然意象開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切地領悟到文學家們所引喻的事物,接收到千年前文學家們寄寓其中或悲或喜、或哀或怒的情感以及多元的思想傾向,真正體認中國古典作品中綿延相續的文學傳統。

    愛文學的人都無法否認,植物在古典文學裡出現之頻繁、所占地位之重要,常可見作者用一個植物傳達了想表示的千言萬語。

    即使是對文學涉獵不深的人,其實也常在無意中使用到植物文學例如常見的成語「草菅人命」,便是源自《漢書‧賈誼傳》:「忠諫者謂之毀謗,深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菅由於生命力強但經濟價值不高,在古代即被農民視為討厭的雜草而欲除之而後快,因此有了這樣形容任意殺人如斬雜草的成語。

    研究古典文學,必須認識詩文中各種植物的形態和意涵,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真實寄寓。例如唐‧王維〈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由於柳與留同音,古人送別時,常折柳以表達留客及留戀難捨,王維用旅館(客舍)附近的柳樹來表達心中之情。最早只有「霸橋之柳」才象徵別情,後來凡贈別即折柳,不限在霸橋。而古典文學中,除了柳之外,芍藥、荳蔻也是很常用來表示離別意象的植物。

    其他古典文學中常用的特定象徵意涵植物

    相思:紅豆

    今名:紅豆樹(Ormosia hostiei Hemsl_ et Wils)
    紅豆象徵赤紅的心以表示相思之意。
    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紅豆詞〉:「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悲涼、死亡:白楊

    今名:白楊(Populus tomentosa Carr)
    古時墓地「封樹」,帝王官家用松柏;平民百姓用白楊,因此白楊林 = 亂葬崗
    白居易: 「聞道鹹陽墳上林,已抽三丈白楊枝。」

    人心躁動的世道,文學與芳草聊可撫慰,聽潘老師娓娓解讀數千年來潛藏文字當中的植物花草,共同品讀經典,必可從中嗅得芝蘭之香。

    購買須知

    本課程內容為「音訊+圖文」,由「後浪學堂」出品、「遍路文化」發行。

    潘富俊

    左手文學,右手科學,在看似無關的兩個領域摸索潛行,編枝結草搭建起一座溝通文學與自然科學的鵲橋,為古典文學賞析增開了一扇視窗。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歷任林業試驗所生物組組長、恆春研究中心(原恆春分所)主任。現任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教授,開授景觀植物學、植物與文學、台灣的植物文化等課程。曾任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醫學院(高醫大前身)生物系、福建閩江學院環境規畫系兼任教授,教授植物分類學、植物生態學。所學與植物密切相關,所愛與中國古典文學密不可分,田野工作與古典文學都是他的最愛。數年前,將臺北植物園從研究用植物園成功轉化為教學園及臺北市民優質遊憩點,讓民眾在林木花草之中,悠哉吟哦古典詩文。著有《草木》、《詩經植物圖鑑》、《楚辭植物圖鑑》、《唐詩植物圖鑑》、《成語植物圖鑑》、《紅樓夢植物圖鑑》、《福爾摩沙植物記》等。

    相關著作:《中國文學植物學(經典傳世版)》《全唐詩植物學》《成語典故植物學》《楚辭植物圖鑑20版》《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詩經植物圖鑑(20版)》《中國文學植物學(全新修訂版)》《唐詩植物圖鑑(嘉惠學子版)》《成語植物圖鑑(嘉惠學子版)》《楚辭植物圖鑑(嘉惠學子版)》《詩經植物圖鑑(嘉惠學子版)》

    目錄

    發刊詞植物偵探潘富俊:戀戀文學與植物,傳唱千古的雋永關係

    文學裡的植物課 1:詩經、楚辭、論語中的草木典故

    1-1幽蘭憑什麼在先秦有「室家君王」的崇高地位?

    1-2蕨薇伯夷叔齊不是死於營養不良,而是中了蕨毒!

    1-3蘼蕪上山采的究竟是「蘼蕪」,還是被禮教拆散的愛情?

    1-4黃荊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背的就是這貨!

    1-5水蓼春秋時代功用堪比「蔥、蒜、薑」的香辛調料

    1-6杜鵑花蜀國皇帝杜宇鮮血化成的花朵

    1-7梅花從《詩經‧召南‧摽有梅》說說先秦少女的「結婚焦慮」

    1-8芍藥為什麼「芍藥」是古代青年男女相戀or離別信物?

    1-9桃花古代文人都如何用「桃花」為美女吹出彩虹屁?

    1-10棗樹「舍其梧檟,養其樲棗」蘊含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1-11大麻並非萬惡不赦,古人竟用它充饑和麻醉!

    1-12蘿蔔、大蒜、甘蔗《詩經》《楚辭》裡的「進口」植物

    1-13甘蔗魂去來兮,來一杯甜津津的甘蔗汁吧!

    1-14蒼耳「蒼耳」處處,為什麼采不滿斜筐?

    1-15匏瓜苦的「匏瓜」,還是有很大用處!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