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益小說代表作,曾翻拍成電視劇,也在法、韓、日翻譯出版,感動海內外無數讀者。
有聲書由鏡好聽6位主播曾紫庭、張心哲、蘇郁翔、徐壽柏、張怡沁、郭時棣溫柔呈現,
以純粹的聲音,回到過往的時光與故事的起點。
【特別收錄】首刷出版12年,吳明益談《天橋上的魔術師》
吳明益小說代表作,曾翻拍成電視劇,也在法、韓、日翻譯出版,感動海內外無數讀者。有聲書由鏡好聽6位主播曾紫庭、張心哲、蘇郁翔、徐壽柏、張怡沁、郭時棣溫柔呈現,以純粹的聲音,回到過往的時光與故事的起點。
【特別收錄】首刷出版12年,吳明益談《天橋上的魔術師》
------
十個互涉的短篇小說,九個孩子的成長故事,都與天橋和天橋上的魔術師,或某個魔幻時刻有關……。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魔術師的存在,對我而言就像是某種意識上的天橋的存在。沒有魔術師就沒有天橋,沒有天橋,商場就斷了,就不成商場了。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
──吳明益,〈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有關默默守護、始終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吳明益透過九個商場孩子的敘事,用十段像極你我身旁的故事,描寫不同的角色的偶然遭遇:有的是鞋店的小孩、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鎖匠、有的是裝潢工頭。看起來似無任何關連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圍繞著中華商場上的天橋,以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從過去獲得對未來的救贖
這本短篇小說集敘述的,不只是以八○年代中華商場為時空背景的故事,也並非為了遙想過去的回憶;而是每段故事中的人物,皆從過去的記憶裡找尋對現實的救贖。作者或許想傳達的是,孩子會經過許多傷害性的事物,才漸漸得以長大(或永遠受傷),而這些記憶將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場景,不再因任何理由而消逝,彷彿某種魔術時刻。
------
授權單位:吳明益
錄製單位:鏡好聽團隊
【作者簡介】
吳明益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苦雨之地》,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單車失竊記》以及《海風酒店》。
曾獲臺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日本本屋大賞翻譯類第三名、法國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Prix Émile Guimet de littérature asiatique)、日本星雲獎(Seiun Awards Nominees)海外長編部門候補、《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香港浸會大學紅樓夢專家推薦獎,其中《單車失竊記》更入圍 2018 年英國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朗讀者簡介】
曾紫庭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熱衷於聲音表演及樂器演奏。曾演出不少舞台劇、廣告等,為劇場影像雙棲演員。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無影者》、《風土餐桌小旅行》、《想我苦哈哈的一生》、《山地話╱珊蒂化》、《一千七百種靠近》、《樓上的好人》、《我長在打開的樹洞》、《男大當婚》、《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順勢溝通》、《台灣史不胡說》、《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雪佛》等。
張心哲
政大新聞系畢業,擁有新聞業及表演藝術的雙重訓練,現為配音員、音樂劇演員、影視演員及爵士歌手。劇場演出經歷有音樂劇《飲食男女》、《何日君再來》、《渭水春風》、《傾城記》等。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師大公園地下社會》、《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我們的時代》、《薩提爾的守護之心》、《對話的力量》、《成為真正的人》、《山、雲與蕃人》、《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八尺門的辯護人》、《殺戮的艱難》、《叛國者》、《童話世界》、《時代如何轉了彎》等。
蘇郁翔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目前為自由接案者,有演員、模特兒、配音等經歷,立志成為芋頭教教主。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Ring of the Day》、《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火來了,快跑》、《致命登入》、《孀怨【往生咒之一】》、《陰魄【往生咒之二】》、《不能讓老師發現的霸凌日記》、《小島製帚》、《小島捕魚》、《無線人生》、《開著福音車徵廟公》等。
徐壽柏
畢業於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為一名劇場工作者,長期與桃園劇場圈合作,在鄰家男孩的外表下,呈現出優雅的質感。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做工的人》、《如此人生》、《編輯七力》、《我不是自己的》、《黃金男人》、《折返:山徑、公路與鐵道,往復內心與荒野的旅程》等。
張怡沁
畢業於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英語、義大利語、日文流利,曾擔任過舞台劇演員,演出作品為表演工作坊音樂劇「彈琴說愛」,亦參與過廣告、紀錄片配音,目前為接案配音員。於2021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審美的政治》、《獨舞》、《落髮》、《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山神》、《蒙妮卡日記》、《成為怪物以前》、《義大利音樂廚房》、《那些少女沒有抵達》等。
郭時棣
畢業於臺灣大學海洋工程學研究所,兒時就喜歡聽相聲,也以模仿為樂。求學時期因緣際會重拾研究說話的樂趣。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辦公室瘋雲:電商驚爆公關危機》、《我的不正經人生觀》、《老爸的笑聲》、《紅房子: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一首詩的完成》、《沉思錄》、《場外人生:運動員送給迷惘的我們20種力量》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