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給兒童的偉人歷史1【愛心歷史:華佗】
0 篇書評

說給兒童的偉人歷史1【愛心歷史:華佗】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有聲書
  • ISBN: 9789574905898
  • eISBN: 9789574907359
  • 長度:1 小時 22 分鐘
電子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52
本書為有聲書。適合用 mooInk Pro 系列、mooInk Plus2、手機、平板及電腦播放。
*提醒您,有聲書不列入閱讀時間計算,更多資訊請參考 FAQ

購買領書額度

 師兄弟們都笑他是傻瓜,半夜還在研究藥書;立志當個好大夫的華佗,一心努力研究救人的方法,終於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幫病人麻醉開刀的醫生。

  想知道華佗是怎麼找到麻醉藥的嗎?又為什麼後人會用「華佗再世」來尊稱一位良醫呢……

詳細資訊

一個人的憧憬,決定他的胸懷

一個人的心地,決定他的品德

歷史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契合12年國教新課綱願景: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

•專為兒童設計的有聲故事,輕鬆奠定歷史學習的興趣。

•針對主題人物進行延伸學習,啟動跨域+議題的探索。

  師兄弟們都笑他是傻瓜,半夜還在研究藥書;立志當個好大夫的華佗,一心努力研究救人的方法,終於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幫病人麻醉開刀的醫生。

  想知道華佗是怎麼找到麻醉藥的嗎?又為什麼後人會用「華佗再世」來尊稱一位良醫呢……

  本書分別設計有兩種故事音頻,一為配合讀本的故事朗讀音頻,另為沙沙仔仔奇遇記的故事音頻,藉由沙沙和仔仔這對小姐弟,透過魔鏡公公的幫忙,回到十位偉人生長的年代去遊歷探險,體驗一段深刻難忘的歷史奇遇,進而了解偉人的背景知識,彷彿走進小小的歷史王國。

四大內容

(一)人物歷史故事

  「人物介紹」結合「歷史故事」,讓人知己知彼,理解歷史人物曲折的生命歷程,培養孩子高貴的人格。

(二)從古看今

  1則故事+1篇討論,引導親子共讀,獲得待人處事的智慧!

(三)歷史年代表+地圖

  以圖像化的童趣方式設計故事人物年表以及足跡,幫助孩子掌握故事脈絡,並以前後連貫的邏輯思考學好歷史。

(四)延伸學習——知識補給站

  結合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核心素養理念,運用閱讀策略設計延伸學習單,引導孩子更加深入內容的了解以及議題的探討。

「知識補給站」設計者

顧問/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

設計/郭慧玲(屏東縣凌雲國小教師)、洪燕君(屏東縣凌雲國小教師)

【本書關鍵字】

歷史人物、華佗、醫德、麻沸散、生命教育

【本書資料】

有聲書

適讀年齡:4~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聆聽

【本書特色】

1.精挑改變人類文明的冒險家故事,深具閱讀「類人物小說」的樂趣

  本書精選勇於向未知或傳統挑戰,並且能以無比的信心毅力克服萬難達成目標,進而開拓世人眼界,啟發後人智慧的歷史人物,運用兒童文學的筆法,將歷史傳記改寫成生動有趣的兒童故事,孩子不但可享受閱讀「類人物小說」的樂趣,同時也能從中獲得智慧的啟迪以及人格的薰陶。

2.一部提早讓孩子為人生做準備的書,培養孩子成為改變世界的行動者

  歷史人物的故事,是品格教育最好的素材,從人物的成功和奮鬥經驗中,孩子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無窮潛能,激發出「有為者亦若是」的志向。這套書雖然是寫給孩子,其實對父母親來說也是了解孩子的好機會,從孩子喜歡的人物,即可看出他的所好與性格,並幫助他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3.跨域+議題學習的「延伸學習單」設計,親師可在閱讀學習中運用

  本書特別邀請陳欣希教授教學研究團隊,根據每位歷史人物特色,運用閱讀策略設計延伸學習單,開啟十二年國教課程綱以及(SDGs)核心目標中有關家庭、人權、職涯規劃、多元文化、移工等議題的探討,有助孩童多視角的閲讀和跨領域的學習。

4.精緻生動的有聲故事,從聆聽中奠定歷史學習的根基

  本書精心製作兩款有聲故事,分別為「歷史故事劇場」以及「沙沙仔仔奇遇記」。透過故事的聆聽,孩子的記憶力和組織力可以不斷增長,並促進思考、想像和語言的能力。

(一)「歷史故事劇場」:

配合讀本的音頻,有清晰的故事敘述、有「聲音演員」的演技對話、有逼真又富變化的音效……就像是一齣齣精采的歷史小劇場。

(二)「沙沙仔仔奇遇記」:

主要是設計沙沙和仔仔一對小姐弟,透過魔鏡公公的幫忙,回到五位歷史人物生長的年代去遊歷探險,體驗一段深刻難忘的歷史奇遇記,進而了解該位歷史人物的背景知識,彷彿走進小小的歷史王國。


(編)者簡介

陳衛平

  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於一九八六年成立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出版少年兒童圖書,現任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及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在臺灣眾多少兒讀物中,獨樹一幟,力求培養中文兒童讀物寫作、編輯人才,為文化生態奠定必要基礎。自一九八七年,中國海峽兩岸開放交流以後,致力於兒童文學領域的對話與切磋。一九九○年曾率臺灣兒童文學界訪問團赴北京、天津進行座談。一九九七年上榜美國Who’s Who in the World名人錄。他發起並推廣「中、小學班級讀書會」活動,以及「繪本閱讀與欣賞」觀念之普及運動,並參與講評及討論。作品有《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榮獲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二○一五年中國大陸文津獎童書獎第一名)、《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榮獲文化部金鼎獎最佳兒童讀物)等。譯作有《群眾與權力》、《國家的神話》、《世界電影史》、《羅素》、《科學的進步與問題》等。

有聲書目次

1.歷史故事劇場開場白+愛心歷史故事歌

2.小華佗的心願

3.曼陀羅花

4.沙沙仔仔奇遇記開場白+愛心歷史故事歌

5.心先生與肺小姐



這一篇序是寫給父母看的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上帝對人間還沒有絕望,因此他給了我們『孩子』。」

  然而,孩子畢竟只是「希望」罷了,要讓希望變為現實,父母對子女的關愛與教育才是關鍵所在。

  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孩子所讀的第一本書,便是父母慈祥的臉龐。」

  的確,人類的學習事實上正是從最親近的人開始。可是一個人不論這輩子活得如何多采多姿,他的經驗終究有限,因此我們必須試著從別人身上吸取智慧與尋找借鑑。但在芸芸眾生中,有些人雖生猶死,有些人雖死猶生,因此「取法乎上」就成了重要課題。

  這個時候,「歷史」說話了,它告訴我們:偉大的人物,必有偉大的靈魂。那些在時代洪流中屹立不搖的千古人物,他們之所以活在人們的心中,往往並不是由於聰明過人或才華橫溢,而是由於他們的人格特質造就出卓越的成就。

  這些人散發出生命的熱量,以行動代替語言,以愛化解仇恨,以奮鬥改變命運,以關懷消除偏見,而這些品德才是孩子所真正需要的。

  事實上,每個孩子對叱吒風雲的英雄偉人都充滿憧憬與好奇;而真正發生的故事對孩子心靈的震撼與啟發,經常比烏龜與兔子、公主與王子等那些虛構的童話來得更為真切。因為在歷史舞台上出現的人物與他們的故事,全都是「真真正正發生過的」,這可令人興起一股「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壯志。

  如今仔細回想起來,那些在童年時感動我們的偉人風範,不正是在人生中激勵我們力爭上游,讓我們別是非,定猶豫,信心十足地去做事的力量嗎?

  我們在推出《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說給兒童的臺灣歷史》與《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之後,決定製作《說給兒童的偉人歷史》系列,就是希望引領孩子走進一個神奇有趣的小小歷史王國,去和歷史人物交朋友,親眼看看那些付出愛心的仁人聖哲、充滿膽識的冒險家……如何意氣風發地訴說自己精采動人的故事……

  不過,困難的是,古往今來,越是傑出的人物,其生命情調就益發瑰麗曲折,令人不易捉摸又引人入勝。要編寫這樣的讀物,就必須考慮到孩子的年齡與理解能力。由於這是說給「兒童」的「歷史」故事,因此在取材、情節鋪陳及人物刻畫上,都是以「兒童的感受」為依歸。至於在寫法上,則希望激發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去捕捉真實的情境。

  我們深信,歷史故事本身的魅力,將與孩子的生活經驗一起拓展,並與孩子的心靈共同成長。在孩提時代,它可能只是一個感人的愛心故事或趣味冒險故事,但在長大後,這些歷史故事將帶給他反省的基礎與進取的方向。

  而這正是「歷史」的好處:它是使你在小時候就會產生興趣,並在往後的歲月中,不斷回報你的一門功課。

【內文試閱】

三、曼陀羅花

華佗以為樵夫是來找他們算帳的,心裡急得不得了。等樵夫走近,他仔細一看,發現原來不是那天的樵夫,一顆心才定下來。

樵夫走到華佗面前,撩起褲管,露出一塊像杯口一樣大的傷口來。

「傷口這麼大,是怎麼傷的啊?」

「今天上山趕了個早,原本想要多砍點柴,多掙些錢,沒想到天太黑看不清楚,竟然砍到了自己……」

「您真勇敢,傷得這麼嚴重,哼都不哼一聲,要是我可受不了。」

「當時確實疼得不得了,血不斷地流,我隨手抓了幾片葉子,搓碎了敷在傷口上,本來想止住血,沒想到竟然不疼了。」樵夫從口袋掏出一把葉子,中間還夾著一朵花。

「這花叫什麼名字?」華佗問道。

「呃⋯⋯好像是曼陀羅吧!」樵夫想了想說,「有些老人家咳嗽時,把曼陀羅花當煙吸,症狀就能緩解。不過也不能多吸,吸多了人會昏過去的。」

「吸多少才會昏過去呢?多長時間能醒來呢?」

華佗像發現了寶貝似的,緊握著曼陀羅花,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追問,有些問題樵夫也說不上來。

於是,華佗摘了許多曼陀羅花帶回去研究。他把花、莖、葉分開實驗,發現花用來昏迷讓人效果最好。接著,他又將曼陀羅花與其他的藥草混合實驗。經過了幾個月不眠不休的嘗試,終於製成一種叫「麻沸散」的藥。病人吃了這種藥會失去知覺,昏睡過去,任憑人在他身上動刀,都不會感到疼痛。

麻沸散製成後不久,華佗一直擔心會來找他算帳的那個樵夫被人抬來了。

「準備麻沸散,我要剖開他的肚子。」

華佗給樵夫吃下麻沸散,不一會兒,樵夫就昏睡過去了。華佗很小心地剖開他的肚子,鮮血立刻湧了出來。華佗在一片血水中,找到彎彎曲曲的腸子、長得像袋子的胃,以及小氣球似的脾(pí)臟。

「師父,你猜得真準啊!脾臟果然已經化膿了。」

第一次看到人的肚子裡有這些奇奇怪怪的器官,吳普覺得又新奇又驚訝,他很仔細地看華佗如何切除腐壞的器官。突然,吳普緊張地叫道:
「師父,病人剛才抖了一下,大概快醒了。」

「糟糕!」華佗也緊張起來,額頭上開始不斷冒出汗來。

守在外面的村民也都緊張得不得了,他們聽說華佗要剖開樵夫的肚子,所有人都趕了過來。

「從古到今,只聽說在身體外面動刀,我還沒看到有大夫敢剖開人的肚子治病。」

「華大夫的醫術那麼棒,他一定會把樵夫救活的!」

「對對對!我們應該相信華大夫。」

村民們雖然嘴上這麼說,但仍然很擔心,萬一華佗治不好樵夫該怎麼辦?四周靜悄悄地,空氣彷彿凝固了似的,令人喘不過氣來。每個人的心都怦怦怦地越跳越快,簡直就要蹦出來了。

不一會兒,華佗和吳普出來了。

「怎麼樣,樵夫怎麼樣了?」

「樵夫是不是已經……」

幾十雙眼睛緊緊地盯著華佗,看華佗一臉疲憊,村民們心想,完了,一定是完了。

從古看今

在華佗那個年代,醫生的地位是不怎麼高的,做官才是人人羡慕的職業。而華佗明明有機會做官,卻選擇做個窮醫生;寧願被曹操所殺,也不願意只為一個人看病。這種不畏權勢,捨棄富貴,只願意服務老百姓,解除病患痛苦的行為,才是偉大人物的典範。

大人在和孩子討論故事的時候,應該讓孩子思考一件事,那就是只為自己名利著想的人,無論他得到多少富貴、名聲,都只是平庸之人。

影音資訊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