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有影響力的發明家,發明積體電路、創辦Intel,更改變了矽谷。
本期目錄:
● 要點整理/Key Words
- 早期
- 夏克利的影響
- 快捷半導體
- 諾宜斯經理
- 創立英特爾
- 跟英特爾一起一飛沖天
- 諾宜斯的退休生涯
● 在地觀點—— 積體電路的來時路與未來路/ 陳良基
● 大師知識看板—— 克萊斯勒公司執行長拉索達最少資源創造最大效益/ 經濟日報
10大黑科技 改變全世界 科技發展不斷顛覆各行各業,也為個人、企業乃至國家訂定了新的競爭規則。《財訊》獨家針對120位產官學界人士進行調查,選出十大即將為全世界帶來巨變的新科技。在這個科技驅動的時代,誰能搶先掌握科技趨勢,誰就能掌握先機。
垃圾堆裡的隱形冠軍 用炸雞排廢油開飛機!142兆再生商機「大腦」在台灣 一罐奇特瓶裝水,藏材料世紀變革 日本可口可樂、雀巢、惠普為何都來台求援? 公開!全台再生材料廠黃金名單 全球首台AI廢油回收機、美妝巨頭再生瓶夥伴 綠建材現身沙國新未來城、廢漁網眼鏡推手
練習變幸福 台灣人鬱卒創新高,你需要前進的力量 主持天后歐普拉、哈佛名師傳授 4個刻意打造「幸福支柱」的轉運故事 《情緒勒索》作家周慕姿、義大醫院院長、25年大牌記者、傳奇建築師 快樂類型測驗〉你是啦啦隊長或科學狂人 5方法自癒〉擺脫人生裡的「我不配」、「軟柿子情結」
台積電.英特爾 決戰AI 2月21日,英特爾在舊金山發表專為AI設計的系統級晶圓代工服務;3天後,台積電位於日本的熊本廠開幕,半導體雙雄同時聚焦AI,其實背後更多的是地緣政治的角力。 英特爾和台積電雖相互競爭,但也彼此合作。相同陣營裡,新競合時代的開始,將牽動未來供應鏈的勢力消長,值得投資人密切...
最敢消費的享世代,引爆「最後一分鐘」 兆元商機 這群人正在改變台灣的消費市場!他們是位於25至35歲、約350萬的「享」世代,有七成五未婚、單身,是史上消費行為最獨特的族群。
最神祕AI妖股 美超微憑什麼夯 嘉義貧農之子梁見後圓「美國夢」,拚出1.5兆市值伺服器王國 速度至上,組梁家兄弟供應鏈,大弟梁見發開會遲到30秒被罰站 爭議黑歷史,財報遲交、不實,曾遭美國證交會摘牌罰款 投資12年的華爾街鐵粉最新持股動向,高純度美超微概念股、基金解析
廣州、東京直擊》全世界為何擋不住Shein「便宜貨」? 中國「下沉時尚」席捲全球 解密中美貿易戰下的奇兵大本營 像「紙糊」的衣服如何征服美國少女心? 專訪 Shein供應鏈「打得Zara沒還手之力」 對台影響 蝦皮、五分埔、電商衝擊解析
別再為了Excel加班! 求學時為了一窺職場真面目,我特意申請大型企業的實習機會,企圖體驗上班族生活。工作內容我已經不太記得,但在一個短短的暑假,主管教會了我一項至今受用無窮的硬技能:Excel。我一開始按照主管交代的做法,拉表格、輸入公式、統整銷售數據。直到離開這份工作,進到其他公司後才發現...
【拒絕自滿的 4 個行動】 領導人的不安逸練習 當員工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工作,當團隊永遠從去年的計劃出發,小心,公司已經悄悄滋生了自負與安逸的心態。
洞悉成敗、總結經驗、提煉智慧 復盤的技術 「復盤」是圍棋術語,指的是下完一盤棋之後,重新走一遍剛剛的棋局,交流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在別處更好,它是許多職業棋士進步的關鍵。用在工作上,復盤是檢討過去表現,從經驗中學習和成長。 道理淺顯易懂,卻少有人執行。試想:你有多久沒回顧個人和團隊的工作狀況...
【問題推不動,效率太低落?】 原來,關鍵就在摩擦力 過時的規則、繁複的流程,每一個步驟都在拖累你的效率,你是否也覺得工作中充滿各種障礙?跨越摩擦力的三大陷阱,才能讓對的事情更容易做到,讓錯的事情更不可能發生!
招財金龍股 賺不停好公司 龍年投資穩中求勝,從優質好公司下手選股,才能築起護城河。特蒐10年來台股賺最大、配最多的好公司,並篩出今年營收可續強或逆轉勝的明星股,龍年投資賺不停。
推翻效率迷思,人生更有餘裕 反轉時間管理 你是會寫每日待辦清單、安排行事曆的人嗎?你覺得這麼做,會讓你更有效率嗎? 即便大多數工作者都試著「管理」時間,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時間永遠不夠用,就算精密計算時間、完成更多的事,卻失去了充實的人際關係、內心平靜與生活平衡,甚至感受不到自信與快樂。 ...
三十年前,台積電只是一家資本額2.2億美元,一百多位員工的公司 三十年後,台積電已經是資本額1800億美元,員工四萬八千人的產業龍頭 天下雜誌從張忠謀默默無名時就開始紀錄 以前沒有人相信半導體會有前途,但如今台灣已經是全球半導體重鎮 他如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如何跌破眾人眼鏡 連續...
【創新者的解答】 做對9 個關鍵決策,展開全面顛覆計畫 自從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提出「破壞性創新」,企業莫不奉為突破現狀及持續成長的重要關鍵。然而,創新不是任意破壞的結果,而是積極打造的過程,本書是作者繼《創新者的兩難》破解創新「為何」之後,揭示「如何」創新之……
主題看板:
電晶體之父威廉‧夏克利(William Bradford Shockley,1910∼1989)
夏克利出生於倫敦,父母親是駐英的美國礦業專家。1913年,夏克利舉家遷回史丹佛大學所在的加州帕洛阿圖市,而夏克利對物理的興趣,就是受到了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鄰居啟發。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之後,夏克利進入貝爾實驗室,並且在貝爾實驗室成立固態物理研究部門時,出任部門領導人。1947年12月16日,夏克利旗下的研究員華特‧布萊頓以及約翰‧巴汀以鍺為原料,利用點接觸(Point Contact)的方法製造出史上第一個電晶體。然而一手推動電晶體研發的夏克利,在實驗成功的當下並沒有能恭逢其盛,而且也沒能列名在點接觸電晶體專利的發明人之中。儘管如此,夏克利還是因為電晶體的發明,和布萊頓與巴汀共同獲得195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夏克利後來改用矽當原料,研發出現行的接面式(Junction Type)電晶體以及場效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把人類文明帶入「矽器時代」(Silicon Age),也贏得了「矽谷摩西」的美名。
夏克利易怒和偏執的個性,是和他專業成就齊名的另一大特點。曾在夏克利手下任職的高登‧摩爾曾這樣回憶道:「夏克利常常認為,他的手下會故意搞砸一些實驗或專案,讓他的研究不能成功。」夏克利的後半生,把興趣轉到人類智能的研究上,但是偏執的個性卻讓他提出了種族優化的理論,認為智商低於100的人,都應該被消滅。他並且鼓吹成立「諾貝爾精子銀行」,以身作則地呼籲諾貝爾得主,應該為提升人類智力,捐贈出自己的精子。因此,美國《時代》雜誌雖然把夏克利列為20世紀百位最重要人物之一,但也下了個頗值得玩味的標題:「他是電晶體之父,也是把矽帶進矽谷的推手,但是大多數人會記得的,卻是他那驚世駭俗的種族偏見。」
積體電路(Integration Circuit,IC)
積體電路的構想,最早是在1952年,由英國的杜默(Geoffrey W. A. Dummer)提出。而在1964年9月12日,任職於德州儀器的吉爾比(Jack Kilby),製造出了史上第一個積體電路。5個月之後,英特爾的諾宜斯,也以平面工藝技術製造出積體電路。雖然諾宜斯提出專利申請的時間較晚,但是由於諾宜斯的製程較為可行,因此較基爾比提早3年多取得專利。這樣的結果,引爆了IC業史上最早也最大的專利訴訟案,而且一路纏訟了30餘年。這場戰爭最後和平收場,兩人共享「積體電路發明人」的榮譽。基爾比在2000年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時,也不忘推崇當時已經過世的諾宜斯,把這份因積體電路得來的榮耀,和諾宜斯一起分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