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夢裡,我們不再附和這個世界上編制、掌控、矯正的力量,不再擁護人類的意識。我們發誓效忠於狂野、無量的創造力,投奔無垠宇宙的想像空間。」
只要把悲傷寫成故事,就能忍受所有的痛。
漢娜.鄂蘭:「狄尼森的作品在當代文壇獨一無二。」
◇ 狄尼森逝世50周年紀念,正式授權全譯本
◇ 西洋現代文學裡,無可取代的經典《遠離非洲》續篇中文版首度發行
心愛的咖啡莊園被迫拍賣、情人意外墜機身故,
凡她所到之處,土地便從腳下分崩離析,星星自天空殞落。
她的天真在現實中死了一次又一次,
原以為的幸福,如今片片剝落……
★韓國書店員票選「2022年度之書」★ 一部如涓涓細流般的小說, 竟觸動了200,000名讀者的心! 在休南洞有一間小書店, 當你踏入這家書店的那一刻, 你將過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Readmoo讀者獨家試讀心得
現象級暢銷小說、百萬讀者認證的療癒故事── ★ 系列雙書銷量破百萬冊,啟發韓國書市年度關鍵字「夢」 ★ 首作榮登博客來、誠品、金石堂暢銷冠軍 ★ 衝擊暢銷榜熱度超越第一集,空降紙本、電書冠軍 ★ 中文版獨家收錄: 1. 夢境幸福密語紫印扉頁圖 2. 全彩夢鎮地圖 3. 作者手寫...
飢餓遊戲成為夢魘,不能逃脫。不只一次,她什麼也看不見、聽不見,沒有感覺,除了烈火焚身的痛楚,以及痛恨。她的家鄉已經毀滅,無數第十二區的生命只剩灰燼和殘破的屍骸。但,反抗軍確實存在,一批新的領導人在等待,革命正在展開...... 本書為「飢餓遊戲」三部曲的終曲,結局呢?你也許喜歡,也許討厭。然而...
一部能撼動社會、改變法律的小說 台北書展注目作家孔枝泳 電影原著《熔爐》出版10週年紀念 「《熔爐》讓我們絕不能忘記:血淋淋地挖掘這個時代企圖視而不見的謊言與暴力,是不該遺忘的信念。」——韓文版100刷紀念詞 「我描寫的是99%的人如何被1%的人欺負。」——孔枝泳
在滿目的荒蕪中, 唯一不變的,是她孤注一擲的愛情。 張愛玲:我只希望讀者們看這本書的時候, 能夠多少嗅到一點真實的生活氣息。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 | 淚水永遠不可能沾濕電子郵件 | | 一封封關於懊悔、繋絆,及夢想的人生信簡 訴說著愛的刻不容緩 「如果已經沒人想寫信,這世界還需要郵差嗎?」 在可愛的西班牙小鎮波韋尼爾,平靜的生活因為一個壞消息而起了波瀾。因郵件日漸稀少,郵局面臨即將關閉的命運,而唯一的女郵差莎拉還得獨自撫養...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從現在起,我將豐盛的現實世界留給你們;
而我交託自己給夢境,我將由夢看管。
狄尼森拖著疲憊的身軀繭居歐洲,心卻遺留在非洲,直到生命的盡頭…..
她再次以微笑回應神的玩笑。
儘管非洲已然遙遠,但她彷彿不曾自那家鄉般的土地走開,
《遠離非洲》之後幾年,她再度完成《再見非洲》──
為她摯愛而信靠的僕人、部落友人的至情至性、美麗的野生動物與廣袤的黃漠大地,
創作出絕無僅有的情深文集。
狄尼森的筆下有魔法,類似光,黑暗大陸因此透亮、質樸情感展現深邃,
愛,在文字間漸漸飽滿,
成為她一生眷戀非洲的美麗結語。
作者簡介
說故事的人若對本事忠誠,在故事末了,寂靜就會說話。
伊薩克.狄尼森 Isak Dinesen, 1885-1962
伊薩克.狄尼森是男人的名字,她的本名是凱倫.白列森(Karen Blixen)。她躲在好幾個筆名後面:奧休拉(Osceola)、皮耶.翁德里塞(Pierre Andrezel);朋友則喚她作坦妮或塔妮亞。偉大的心靈皆是雌雄同體:她是他,他也是她。
凱倫出生在丹麥的貴族世家,在哥本哈根、羅馬、巴黎學習藝術,是個出色的畫家,在巴黎念書時,還學了一身好廚藝。日後,特別是在著名的短篇故事〈芭比的盛宴〉中,讀者可以看出她將美味的領略,化作人生的體悟。
她愛上了堂哥,但這段得不到回應的愛,讓她決定遠離家園,與堂哥的攣生兄弟芬尼克白列森結婚,到非洲展開新的生活。然而,丈夫婚後不改風流倜儻,只顧到處游獵,對金錢沒有概念,留她一人經營咖啡莊園,獨自背負日益沉重的債務。
她四十六歲那年,世界的咖啡市場崩盤,凱倫失去事業、情人,無奈回到丹麥,頓時孑然一身。她為了逃避二次世界大戰的紛亂,繭居故鄉寫作,沉浸在非洲的舊日時光好忘卻現實的傷痛。她處事向來神祕低調,直到《遠離非洲》在歐美文壇引起轟動,她的身影才浮現舞台。凱倫散發的貴族風采讓同時代的海明威、卡波特、導演奧森.威爾斯仰慕不已。
她死後葬在丹麥宏斯特莊園。丹麥人尊她為國寶級作家,與安徒生兄弟齊名。丹麥的郵票以及紙鈔50克朗上,都印有她美麗的肖像。今日在肯亞的奈洛比近郊,有一社區蓋在狄尼森以前的莊園上,以她為名。
她承接的是一股消逝的文學傳統,一種將故事娓娓道來的藝術。她是《一千零一夜》裡故事說不停的少女,調製故事的靈藥,令時間在如幻似真中推移。她以英文、法文、丹麥文寫作,著有《傳奇故事七則》、《遠離非洲》、《不朽的傳說》、《再見非洲》等。
譯者
梁家瑜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文學暨電影碩士,滯歐多年,掛台不久,兼營翻譯與影像製作,自編自導自演短片《不眠不休》曾獲歐台影展製作首獎,翻譯作品有《邊境國》、《東村女巫》。
本書目錄
序 更多的,是沒有說出來的事/郭正偉
法拉
一封來自國王的信
盛情之舉
山丘的回聲
跋 用一輩子,寫給非洲一封情書/劉粹倫
附錄:凱倫.白列森女爵的一生
推薦|袁瓊瓊、張娟芬、李貞德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狄尼森的作品在當代文壇獨一無二。」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1954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時,對記者說:「今天,要是獎項是頒給美麗的作家狄妮森,我會更高興。」
厄普代克(John Updike):「本世紀最獨特和華麗的文學個性,很有個性的女性,格律嚴謹、文采斐然,作品隨著她本人低調的亮相,令她鮮明的形象更加引人注目。」
《老虎的妻子》作者蒂亞.歐布萊特(Tea Obreht):「讀過狄尼森的作品,我才開始感知文字的溫度,寫作不再只是衝動或少女的浪漫情懷。」
《紐約客》作家豪根(William Hogan):「她對那些人的情感是如此強烈;她的散文如此優雅而壯麗,使這些人物躍然於紙上,增添傳奇的色彩。」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