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私歷史 台北的21世紀城市心理學
任性而堅定
脆弱但強悍
興奮又感傷
在外人無法秤鉈出分量的城市外貌下,
此地,有其夢想的生活方式,正醞釀無可取代的價值。
文壇新世代倍受矚目作家──祁立峰第一本散文集
獻給當代與未來的台北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在市民大道、在建國高架旁的清明上河圖,那畫中就是你我,無憂或微憂地在流光熙攘人群中,擁抱,聚會,談笑或落淚。那就是我們的樣子……
文壇新世代倍受矚目作家──祁立峰第一本散文集《偏安台北》從當代台北出發,描繪台灣年輕世代的心靈圖景,涵括台北光景變遷、城市體驗、都會新世代網路觀察、情愛價值……在火樹銀花、歌舞昇平的都市面貌之中,細剖台北專有的「偏安」美學。
「偏安」不只是一種政治或國家的狀態,也可以是一種態度,一種美學。是照過縮小燈的夢想。
正因為偏安,我們有了太多「小」。微電影,小旅行,小情歌……
如果說,大中至正或者華麗輝煌都將被歷史湮沒,何妨不能沉溺於小小一隅的執著,觥籌交錯、貪歡苦短?
《偏安台北》記錄了盛世亂世,都必將經歷的斷面:痴迷的愛戀、狂歡的青春、逝水的年華。
在拔城毀國、去國懷鄉前的關於愛、冒險和勇氣之書。
因為時間在,所以只能歌舞昇平。直把杭州作汴州、作台北。
《偏安台北》共收入祁立峰於2007至2013年數年間於聯合副刊、人間副刊、自由副刊等報章所發表的作品。全書分為四輯:「青春考」、「濫情書」、「流光箋」、「上河圖」,不僅是寫流行、資訊,更寫它背後的疏離感、悵然,現代主義式的反思與感傷。或許現今社會已經進入後現代,然而作者祁立峰仍然希望從以前的、古典的、老派角度來回顧這一切。因為有過去我們才能走到現在,而我們也將背負著他們繼續走到未來。
作者簡介
祁立峰
生於十大建設竣工之年。現職為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北文學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
作品偶見於文學雜誌、副刊。
王盛弘(知名作家)
宇文正(知名作家)
吳鈞堯(知名作家)
徐國能(知名作家)
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鄭毓瑜(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一致推薦
(姓名排列按筆畫順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