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書生王十朋以荊釵為聘,許下求娶錢玉蓮之盟約。後來王十朋進京應試高中狀元,拒絕丞相招贅,被外放任職。另有孫家假造休書只為強娶玉蓮,玉蓮不從於是投江自盡,卻被錢安撫救起收為義女。經此周轉二人皆以為彼此已亡故,但二人皆不另娶或改嫁,幾經波折後
全劇有共四十八齣,述說王十朋與錢玉蓮之間的波折故事。嫌貧愛富的後母欲把玉蓮嫁給巨富孫汝權,但玉蓮卻執意嫁給父親曾做主、以荊釵為聘的王十朋。王十朋登科後因拒絕丞相逼婚,而被派往荒僻之處。幾年後,二人才於因緣際會之下團圓。
兩宋時期,「富貴易妻」是個普遍的社會問題。而劇中的王十朋和錢玉蓮卻是堅貞不二,也是作者對於社會所要表達的一個正面態度。
《荊釵記》確切作者不詳,一說是元人柯丹邱所著,王國維卻考定作者為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
柯丹邱,生平不詳,主要作品為《荊釵記》。
朱權(1378年5月27號─1448年)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寧王,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著作豐厚,曾奉敕編輯《通鑑博論》,著有數十種著作,其中《太和正音譜》為戲劇史上重要的理論專著。
目錄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