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唐傳奇〈柳毅傳〉的戲曲〈洞庭湖柳毅傳書〉,是宋元期間廣為流傳的戲劇。神幻的劇情風格、柳毅的仗義送信、涇河小龍的下場等等無不透露出與當時社會觀念相違的新思想。劇中龍女的境遇轉變,必是古今婦女最為嚮往的結局!
洞庭龍女三娘因夫君涇河小龍受婢僕所惑,致使夫妻不和,被罰往涇河岸牧羊,受盡風霜苦楚。幸而得遇落第書生柳毅相助,為其將家書送往洞庭,才得以脫離苦海。
〈洞庭湖柳毅傳書〉改編自唐傳奇中的〈柳毅傳〉,新添一折由正旦扮演的電母描述錢塘君與涇河小龍大戰的唱演,更顯現出元曲的特色。改編後的劇情,大大地批判了夫權,並讚揚信義與對於愛情的追求。
原已拒絕的姻緣,卻終得結成連理,正是:姻緣本人物非殊,宿緣在根蒂難除。
尚仲賢,元代雜劇作家,真定人,生卒年與字號皆不詳。《錄鬼簿》中列為「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曾任江浙省務提舉,後棄官歸去。
曾作雜劇11齣,如今僅存《洞庭湖柳毅傳書》、《漢高皇濯足氣英布》、《尉遲恭三奪槊》三齣。《陶淵明歸去來兮》、《鳳凰坡越娘背燈》、《王魁負桂英》則存殘曲。
目錄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