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一年起始,由法國馬賽「東西社」劇團與台北「飛人集社」劇團聯手推出跨國雙城合作案。《一睡一醒之間》三部曲—《初生》(2011)、《長大的那一天》(2012)、《消失》(2013),集結偶戲導演石佩玉、編劇周蓉詩、法國馬賽知名插畫家莒絲蓮‧額貝哈(Ghislaine Herbéra)等創作者跨界合作。該系列自2011年-2014年國內外共演出103場,達成10,958觀眾人次,是飛人有史以來演出場次最多、受邀演出(國內外)最密集的製作案,也是飛人成立以來第一個「親子」作品,成為劇團創作歷程的重要里程碑。
2022-2023年邁入第6屆的「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甫於4月28日正式公告第6屆得獎作品,首獎由來自中國大陸河南的劇作家秦旭,以其作品《水》奪得;香港劇作家李智達所創作的《別擔心我在這裡》獲頒貳獎;獲得參獎的則是來自臺灣高雄的劇作家郭家瑋的《陳文成的證明題》。
三十年前,台灣剛解嚴的那個純樸年代,就讀台中保守教會學校的阿漢,在高二夏天的泳池邊遇見了狂放不羈的轉學生Birdy,從此他的世界不再壓抑與一成不變,而是充滿了青春的騷動與性啟蒙的飢渴。Birdy總是似有若無地撩動他的情緒,然而就在他愈發確定自己對Birdy的感情時,學校開始招收女生,Birdy的注意...
一刀未剪,說出電影來不及說的故事! 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完整鋪陳《寄生上流》的細膩轉折, 抽絲剝繭看2019第一神片,奉俊昊最完整的創意呈現
「這是一部為站在生命盡頭、頂峰或起跑點的所有人而寫的應援故事。」 ** **──四度榮獲百想藝術大獎的韓劇作家 盧熙京 高收視率高品質,2022年最動人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 完整呈現人生劇創造者盧熙京的說故事魅力 以單元劇手法,呈現濟州島蔚藍村的多重面貌 聯手14位重量級演員,寫...
看《人選之人─造浪者》主創團隊 如何將概念與經驗化為文字與影像 戲內在選戰造浪,戲外給社會帶來進步力量 定稿劇本與細節設定、編劇心法、角色介紹、演員導演製作人深度訪談 透過劇本重溫感動 ◆ 深入幕後探索思考
《一睡一醒之間》三部曲故事,由編劇周蓉詩匠心獨運,透過三個女人—住在台灣的台灣人,住在法國的台灣人,以及住在法國的法國人—自不同角度為孩子們講述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必經階段:誕生,成長,消逝。讓母親溫柔訴說的床邊故事,成為省視沉重的生老病死人生課題,卻用輕盈有趣的方式淡淡說起;擔綱美術設計的法國知名插畫家莒絲蓮‧額貝哈,利用「刮畫」手法,將想像元素賦予具象色彩和表情,為這三齣作品找到了說故事最美好的管道;偶戲導演石佩玉用獨特觀察和剪輯,將這長串故事情節,架塑出一幕幕多采多元的「視覺鏡頭」,並且找到說故事最合適的媒介,例如光影、剪紙、聲音變化、小偶、木紙工和現場即興音樂等,突破過往偶戲只能以「偶的動作與台詞對嘴」的傳統制式表演。
集結成書的電子書《一睡一醒之間》三部曲,透過偶戲劇本、創作者自述、幕後製作花絮、精彩影音&精選配樂重現,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重新探入那個深邃迷人的偶戲世界之中。
作者介紹
飛人集社劇團,由團長石佩玉創立於二00四年,團名取其諧音「非人= 偶」,同時意指在劇場各處行走、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作品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並受邀台灣,以及北京、荷蘭、法國、新加坡等各國藝術節演出。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