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發生學」作為出發點,追尋文學作品的原始秘密
★韓國書店員票選「2022年度之書」★ 一部如涓涓細流般的小說, 竟觸動了200,000名讀者的心! 在休南洞有一間小書店, 當你踏入這家書店的那一刻, 你將過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Readmoo讀者獨家試讀心得
現象級暢銷小說、百萬讀者認證的療癒故事── ★ 系列雙書銷量破百萬冊,啟發韓國書市年度關鍵字「夢」 ★ 首作榮登博客來、誠品、金石堂暢銷冠軍 ★ 衝擊暢銷榜熱度超越第一集,空降紙本、電書冠軍 ★ 中文版獨家收錄: 1. 夢境幸福密語紫印扉頁圖 2. 全彩夢鎮地圖 3. 作者手寫...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
一部能撼動社會、改變法律的小說 台北書展注目作家孔枝泳 電影原著《熔爐》出版10週年紀念 「《熔爐》讓我們絕不能忘記:血淋淋地挖掘這個時代企圖視而不見的謊言與暴力,是不該遺忘的信念。」——韓文版100刷紀念詞 「我描寫的是99%的人如何被1%的人欺負。」——孔枝泳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在滿目的荒蕪中, 唯一不變的,是她孤注一擲的愛情。 張愛玲:我只希望讀者們看這本書的時候, 能夠多少嗅到一點真實的生活氣息。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 | 淚水永遠不可能沾濕電子郵件 | | 一封封關於懊悔、繋絆,及夢想的人生信簡 訴說著愛的刻不容緩 「如果已經沒人想寫信,這世界還需要郵差嗎?」 在可愛的西班牙小鎮波韋尼爾,平靜的生活因為一個壞消息而起了波瀾。因郵件日漸稀少,郵局面臨即將關閉的命運,而唯一的女郵差莎拉還得獨自撫養...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所有的文學作品、文本、藝術創作,都有其最初始的神秘源頭、誕生狀態,之後作者的心理、思維之迂迴旋繞、塗抹修改過程,直至燦爛多姿的定稿終局,其中各階段與層次的曲折蜿蜒、精采奧秘,就是「發生學」所欲探索的文本原始秘密,尤其是作家與創作者的親筆手稿,以及一切「前文本」的可能蹤跡、可能演繹之意涵與面貌。
本書正是一系列法國發生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全書可分為兩大部分:一、精細闡析法國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之間的多種文學理論與研究方法:從具體考察文學家之前文本、手稿至定本的種種相關資料,之後嚴謹進行研究、詮釋、解碼,這是「文本發生學」與「發生論文學批評」所著重重建的「誕生狀態中文本」歷史以探尋文學家與其作品的原始秘密方法;還有因文學與社會互動關係而創建的「文學社會學」多種理論和方法形成之思想背景、制訂因果、重要概念、分析模式、應用實踐,都以最細膩和詳盡的論述闡釋與解析。此外,羅蘭‧巴特千變萬化、多元多樣的文學社會學論述、自傳觀、文學觀、文學批評觀、語碼解讀法的建立與實踐,並以筆者所譯之《薩伊在地鐵上》對巴特的「零度書寫」進行最具體且實際的分析、說明與導引。
二、應用高德曼「發生論結構主義」詩歌分析方法進行華文現代詩剖析實踐,分別探討女性詩人和男性詩人的作品文本,為其創作尋覓最隱密的總意涵結構與微小意涵結構,指出一般讀者或評論者容易忽略的作品原始秘密,並探討作品文本形成之原因及其所擁有的各種可能意涵。
作者簡介
何金蘭
又名何尹玲,廣東大埔人,出生於越南美拖市(My Tho)。自幼即同時接受中國、法國與越南的文化和教育影響,十六歲起,正式於越南首都西貢華文報刊發表作品:散文、詩歌、小說、翻譯;曾使用二十餘筆名:尹玲、伊伊、葉蘭、霜洲、故歌、可人、徐卓非、阿野、蘭若等,並創作與翻譯至今。獲越南西貢文科大學文學學士、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國家博士及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淡江大學中文系與法文系教授。 著有詩集《當夜綻放如花》、《一隻白鴿飛過》、《旋轉木馬》、《髮或背叛之河》;專著《文學社會學》、《蘇東坡與秦少游》、羅蘭.巴特研究、發生論結構主義、「中法、越、的文化、文學關係與影響」、漢學研究、文學評論等。翻譯法國小說《薩伊在地鐵上》、《法蘭西遺囑》、《不情願的證人》及法國詩、越南短篇小說及越南詩多種。 曾獲第十八屆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中國詩歌藝術學會第一屆詩歌創作獎。喜愛閱讀、旅行、流浪,探尋新天地、新理論、新評析。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