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法是把「我執」曝露出來,大家才能一覽無遺,看個清楚,
所以我才會想辦法去引發你的我執,這種教學技巧很不客氣的。
我們過去生生世世都客客氣氣的,總是刻意避免衝擊,從來不曾直接面對問題。
我不玩這一套,我喜歡直接面對問題,我也要大家跟著做。
——……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達賴喇嘛的弟子圖丹‧卻准比丘尼, 透過講說法護大師的《劍輪修心法》, 善用懺悔、依止、防護、對治四力淨化修心── 創造快樂之因,將違緣轉為道用、化煩惱為菩提; 避免痛苦之源,焦慮、恐懼和憂鬱亦將大為減少!
世人總是三句話不離「我」,卻不知錯認「我」的本質,正是痛苦的根源, 唯有深入表象之下,體悟「我」的真實意涵,才能得到快樂、利他助人。 達賴喇嘛除了闡釋佛教教義中有關破壞性情緒根源的概念,也描述如何調伏愛執和瞋恨的影響,藉由禪觀反省,一步步擴大心中的正見和慈悲,成就利他的開悟境界。
你的心,蘊藏了一切的秘密。 且跟隨教導西方人、嬉皮士實修佛法的偉大精神導師—— 耶喜喇嘛——的指引,他將為你的心揭密…… 1960年代,大批嬉皮士湧入印度與尼泊爾等地,企圖尋求新型態的心靈與生活方式。同一時期,耶喜喇嘛與其心子圖敦.梭巴仁波切正在……
全球首發,中文版搶先上市! 達賴喇嘛八十歲生日賀禮,也是送給全世界的心靈禮物! 每個人都有一顆澄澈的心,就如同一池水,當水變髒汙時,若持續攪拌,水只會變得愈來愈髒,但若讓水成靜止狀態,將逐漸沉澱變得純淨。 從自身做起,重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離苦得樂。
本書將帶領我們經歷一段極為美妙的旅程,這段旅程與我們目前的處境,以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可能性有關。在無上正等正覺的狀態之中,所有的苦和苦因皆已滅盡,所有的殊勝功德皆已無盡地發展。 學習有關「佛性」的種種,讓我們了知在輪迴和涅槃之下,潛藏著俱生原始光明心,它的本質是光明的。當它受到雜染的...
佛陀的法教,賦予我一生無窮無盡的內在力量, 這個令人解脫的方法, 任何有意學習、修持離苦之道, 進而實現人類潛能的人,都能獲得! ~達賴喇嘛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將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說法的語錄合輯,共分為戒、定、慧三冊,內容是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真實體驗,而非只是對經典的詮釋,此為第一部「戒」。 本書深刻釐清一般人對「戒」的排拒和疑惑,其實戒律,是對我們尚不穩定的心予以保護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控,而是讓我們隨時保持覺知和觀照所以,犯戒非關道德的懲罰,只...
他們曾是世界上最孤隱的人 他們是康藏最吸引人的特色 他們是持戒精嚴、終身閉關修持的比丘瑜伽士 現在,你可以透過第一手記實 在樸實謙和卻修持高深的瑜伽長老 與爽朗賴皮的小喇嘛的日常生活間 或會心一笑,或嘖嘖稱奇 一窺瑜伽士不可思議的證量與成就
智慧林佛學院校長:慈囊仁波切, 首次為華人弟子作大圓滿心性直指教授, 揭示「證悟的老狗」巴楚仁波切心性教法《觀修自解脫》實修竅訣: 「朝悟則朝解脫,夕悟則夕成佛!」 ■讓煩惱自解脫的祕訣是什麼? 巴楚仁波切說:從自己的心開始。 那麼,心又是什麼? 怎...
大自然具有本質嗎?你必須有大腦才會有意識嗎? 我們可以透過冥想修習轉化心智和大腦嗎? 請深入理解人類心智與世界觀的智慧,揭開生命奧妙的宏大景象……
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印量遠遠超越百萬冊── 是全球七十五座主要城市、無數人們的「每日成功指南」 善用書中《金剛經》智慧法則所獲致的成就,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讚賞!
本書涵蓋了那爛陀傳統的基本主題,佛教的生命觀、歷史、修行所必需的內在工具,以及佛法在世間的應用。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其他佛教傳統的教法,並與科學、媒體、政治等多元領域對話,為學佛者提供更為寬廣的觀點。
我們是唯一能瞭解自己的人,透過自己來觀察自己,這是最好的,這樣你才能真的建立自信。 「修心」是有「我」但能將「我」縮小、把「他」放大的修行法門,其教法、口訣眾多,本書主頌文為恰卡瓦大師所著,他將噶當派所有修心的要法整理成七個要點,方便學習、容易記憶與背誦。而對於「修心七要」的論釋,則是依據蔣貢康楚...
生死就是心的旅程 藏傳佛教最深刻的生死學 拓展你對於生命與死亡的想像與理解 一切顯相都是由心所生, 培養正面的心境,就會產生正面的顯相, 此生、中陰和未來世的顯相,也會變得越來越正面。 看透生老病死的本質,就會知道現在如何活得更好! 死亡離不開每一個瞬間,也發生在每一個當下。這就是無常。 對於尋求...
我的教法是把「我執」曝露出來,大家才能一覽無遺,看個清楚,
所以我才會想辦法去引發你的我執,這種教學技巧很不客氣的。
我們過去生生世世都客客氣氣的,總是刻意避免衝擊,從來不曾直接面對問題。
我不玩這一套,我喜歡直接面對問題,我也要大家跟著做。
——耶喜喇嘛
關於我執與貪著,耶喜喇嘛有這樣的比喻:如果有人問雞籠裡的雞快不快樂?牠不會回答,但是雞在熟悉的環境裡,就是本能地覺得快樂。要是領域受到侵入,雞就會生氣地要驅逐入侵者。如果我們的行為跟雞一樣,就比雞好不到哪去。然而,我們的空間如果受到侵犯,就跟雞一樣生氣,那到底跟雞有什麼差別?
◎我執讓我們陷入種種因緣,無從體會安定、自由、歡喜;貪著則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淪為表面工夫,所貪著的外境越多、內心越散亂。
本書將教我們試著轉化滿腦子都是「我、我、我」的貪著,從而全心全意謀求他人的安樂,這樣的利他心非常珍貴難得。耶喜喇嘛說,人生真正的美不是外在,不是我執在別人身上投射出的樣子,而是他們的內在潛力,也會因而尊重其他有情、伸出援手,不會再自我中心,耗費時間增長我執和貪著。
我執遇到外境時會先產生錯謬的投射,緊接著引發貪著,心念會完完全全地縈繞著對境或受到繫縛,弄得我們心神不寧、無法清靜。一般人通常都任由這兩種心態擺佈,從來不曾觀察自心,情緒一來就失控!
◎耶喜喇嘛的說法直指核心,是西方人、嬉皮士實修佛法的偉大精神導師
1960年代,大批嬉皮士湧入印度與尼泊爾等地,企圖尋求新型態的心靈與生活方式。同一時期,耶喜喇嘛與其心子圖敦.梭巴仁波切正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地區的柯槃寺教授西方人佛法,對藏傳佛教向西方傳法的風潮頗有助效。本書即是耶喜喇嘛1975年巡迴世界各地演講時,在澳洲墨爾本附近主持五日禪修營的內容。
耶喜喇嘛生前致力於把佛教的神秘面紗除去,喜歡用佛教及佛法接受西方科學的挑戰。在1984年因病離世前,他刻意選擇在最先進的美國加州醫院內圓寂,讓西方記者見證他的死亡。1985年,他的轉世天津宇色仁波切出生,其父母為西班牙人,和西方世界的緣分甚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