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零至八零年代是香港經濟快速增長的年代,社會資源也較戰後初期充裕。現代建築技術的應用,使城市的面貌煥然一新:核心區域摩天大廈林立,就算是一般的住宅區,樓高也有二十多層,新市鎮亦逐漸都市化。城市藉著各式各樣的現代設施如啟德機場的跑道、過海隧道、高速公路、地下鐵路等等成為國際知名的大都會;而社會貧富...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馮客經典作品全新中文譯本★★★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 總是在要求別人道歉的中國 ★★★★★ ﹡瑞典脫口秀諷刺中國遊客習慣不佳,中國怒稱用心險惡! ﹡義大利精品D&G「起筷吃飯」廣告引起公憤,上海大秀被迫取消! ﹡APEC高峰會要求修改領袖會議宣言,中國官員怒闖巴紐辦公室!
經過一九五○年代的急速發展及人口增長,自一九六○年代起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進入了路途崎嶇但高速增長的黃金階段。雖然發展中的香港偶或遇上逆境,例如一九六六、六七年的動盪、一九八四年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帶來的憂慮,但也有順境之時,例如經濟因工業發展而大幅增長,市民生活逐漸改善,基礎建設也漸次完成。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好評推薦】
◎「香港歷史上1940-1960年代是一個十分重要而深刻的轉折期,危機處處,挑戰頻頻,充滿屈辱血淚之痛,出亡求生之哀,內憂臨門而方寸頓失,生活迫人而欲哭無淚等等。以上所說,並非虛言,細細數來,如1941年日軍侵港,接着是3年多的日治時期;1945年中英相爭出兵重佔香港;1949年國共內戰,大量民眾為避亂而湧入;其間民生困頓求存,食不足而居不安;1966及67年的暴動等等。雖是如此,這個轉折期卻又成就了1970年代以來香港經濟騰飛的奇跡。高添強先生以其敏銳的歷史觸覺,把捉了這個深刻轉折期的跳動脈博,並以稀有的彩色攝影圖像刻劃出當中種種不同的細節,實在很值得向讀者推介。」
──劉潤和博士 《香港走過的道路》合撰者
◎「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是香港從廢墟中重新站起來,以更大的步伐邁進的年代。沒有這段復原及休整期,便不會有其後的騰飛和輝煌。不少香港人的上一代正是在那些年避秦而來,在這片土地上重建家園。物質雖貧乏,但不乏發憤圖強的决心和堅軔的毅力, 這正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因素。本書以精闢的文字及難得一見的彩色老照片,縷述並展示了這個時期的香港的吉光片羽,對於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它會勾起他們不少往昔的回憶;對於年輕的一代,可讓他們認識到父祖輩當年經歷過的喜與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香港何嘗不是。」
──丁新豹博士 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