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常對外地的朋友說,來成都一定要小住一陣,如果走馬觀花,可能什麼都看不到。成都是一個需要深入體會的地方。
這本書的文與圖,是小說家西門媚對故鄉細節的觀察與描摩。她描寫的不是外在的風景,而是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在她的文字和畫筆下,成都,這座緩慢又古老的城市,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3/26預購,3/31正式上市 完成預購的讀者請於3/31同步書櫃 繼《我輩中人》引起數萬讀者回響, 張曼娟再次書寫中年的風景.幸福的原力 23篇情意真摯的散文, 寫給瞻望中年的你、擁抱中年的你、中年徬徨的你、承擔責任的你、 照顧之路的你,以及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你。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成都人常對外地的朋友說,來成都一定要小住一陣,如果走馬觀花,可能什麼都看不到。成都是一個需要深入體會的地方。
這本書的文與圖,是小說家西門媚對故鄉細節的觀察與描摩。她描寫的不是外在的風景,而是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在她的文字和畫筆下,成都,這座緩慢又古老的城市,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通過這本書,能夠跟隨她街頭漫步,在那充滿生活氣息的小街上,飯店的老闆才打開店門,理髮店的師擺攤賣起了家鄉的水果,菜市場外老人家打著招呼,街邊的行道樹剛剛開花了;也可以去泡成都特有的茶館,同本地人一起,坐在露天的竹椅上,喝茶,聊天,打牌,算命,掏耳朵,然後,再去找一家遊客不知道的美味小店,好好地吃吃飯;還可以,像成都人一樣,每個季節都去郊外看花,從春天的油菜花、桃花、梨花,看到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桂花,直至冬天的臘梅、白梅和紅梅;不去郊外的時候,就在家裏栽栽花,種種菜,關心蟲子、小鳥和天氣;下一次出門就帶上畫畫的工具,坐車去遠一點,到青城山、都江堰、天臺山,或者就近,走到百花潭、浣花溪、送仙橋,用畫家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景致,把陽光和影子捕捉下來……
當生活得這樣仔細和緩慢時,有一瞬間,就會明白,杜甫李白他們那時的成都。
——西門媚
作者介紹
西門媚,小說家、專欄作家。成都人。已出版長篇小說《實習記者》、《看不見的河流》,隨筆集《紙鋒》、《說我愛你》、《完美的路演》、《結廬記》等等。作品常發表於《財新周刊》、《南方周末》、《東方早報》、《21世紀經濟報導》、《山花》、《南都周刊》、《長江文藝》等。現在《騰訊•大家》開設專欄。
細嚼慢嚥西門媚微言,便又恍然大悟其時代遽變,頗似川西水凼凼折射的景致,得天演變數,綿裏藏針,終信一物降一物,遂知「坐而論道……審曲面執,以辯民器」的風格。與習慣「反常化」一代,大為不同,先清晰而得自身要領,再說天下。
——詩人 鍾鳴
在朋友們眼中,西閃西門媚夫婦過的是十足有質量的成都慢生活。甚至我認為他們在小資、詩人、畫家、地下搖滾樂、社會批評者等諸多文化圈以外,獨立構築了一種有文化的「慢生活」,豐富了成都的文化生態。慢生活不是麻木、不是冷漠,而是強大到對外界保持自己的思考與關心,卻不被它完全左右的能力。不著急且內心平靜的人,才能享受人生跌盪坎壈的過程,而不是急於知道答案。
——作家 冉雲飛
愛情的話題永遠不會窮盡,西門媚以多年專欄作家之透徹筆力,一一道來。媚而不傷,慧而有情。如果你想更立體地瞭解女性對此話題的感悟,西門媚提供了一個特殊的私人視角。
——詩人 翟永明
他們倆永遠手牽手,西門家的人,他叫自己是西閃,甘願隱匿在她的生活裏。我們看著舒服順眼而安靜,因為他們的舒服而舒服,做什麼不做什麼,都好!
——作家 陳念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