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吳三連獎(散文類)文學獎得主
林文義 繼《遺事八帖》後又一散文高度成就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三齣戲劇同屬莎士比亞的喜劇作品。《皆大歡喜》是齣田園喜劇,精彩浪漫的愛情故事,表現出純真與嘲諷、浪漫與寫實的主題對比。《第十二夜》被譽為最經典的喜劇,愛情亂局顯現的離奇狂亂,讓此劇成為「史上最瘋狂、最幽默的愛情喜劇」。《終成眷屬》雖列名喜劇,但同時是齣問題劇,又稱為「陰暗的喜劇」。
朱生豪大學畢業,在世界書局工作後,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集》,I935年動工,次年8月,完成的第一部莎劇,即是《暴風雨》。他預估全集約一百八十萬字,在兩年內譯完。孰料中日戰爭爆發,為躲砲火,輾轉流離,譯稿或毀於烽火,或在逃難中遺失。在困境中,朱生豪翻譯不輟,無奈天不假年,1944年12月26日病逝,...
莎士比亞中期的創作,以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馬克白》最為知名。四大悲劇討論人類的性格缺陷所導致的不幸。《哈姆雷特》即《漢姆萊脫》,是四大悲劇最早完成的創作,其悲劇的形成,肇因於優柔寡斷的性格缺點。劇中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
《奧瑟羅》(奧賽羅)、《李爾王》,莎劇四大悲劇的其中二部。有別於嬉笑怒罵的喜劇,與批判封建時代的歷史劇,莎士比亞中期所創作的悲劇,深刻地探討人性問題。相對於「哈姆雷特」因優柔寡斷造成的悲劇,「奧賽羅」的悲劇則根源於妒忌猜疑。而《李爾王》蘊含強烈的社會價值批判,呈現世態炎涼的生命悲劇。黑澤明電影《...
《裘力斯該撒》即俗稱之《凱撒大帝》,雖以凱撒的名字為劇名,但真正主角為謀刺凱撒的布魯特斯(布魯圖),莎劇許多經典名句出自於此。此齣與描述安東尼與埃及艷后愛情故事的《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同樣改編自古羅馬歷史。
《麥克佩斯》即《馬克白》,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最後完成的作品,簡短緊湊,講野心漫無節制所導致的悲劇。莎士比亞晚年創作的《科利奧蘭納斯》,是古羅馬歷史悲劇,雖非四大悲劇之一,但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反映人性弱點,也可與四大悲劇媲美。
朱生豪英、漢語造詣高,譯筆流暢,典雅傳神,頗能保存原作神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獲得各界好評。他自述翻譯莎士比亞戲劇的宗旨,在於盡可能保存原作之神韻,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也要以明白暢曉的字句,忠實傳達原文意趣,避免逐句硬譯。至今吾人閱讀莎士比亞,仍以朱生豪與之後的梁實秋譯文為主。
這兩部戲是莎士比亞喜劇中的笑劇。笑劇是以滑稽的情節及笑鬧的場面,表現劇中角色行爲的矛盾,又稱為鬧劇、趣劇。但笑劇不是純笑鬧,在熱鬧的情節之後,仍有嚴肅的主題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如《馴悍記》探索的是兩性關係,以及愛情、金錢的價值。《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濃厚的生活氣息,贏得恩格斯贊嘆為:「單是《溫莎的風...
三齣悲劇。《特洛埃勒斯與克蕾雪達》(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描繪特洛伊戰爭與戰爭中一段愛情故事,雖然定位為悲劇,也有人稱之為喜劇,或逕稱之為「黑色喜劇」或「荒誕喜劇」。《泰脫斯安特洛尼格斯》是莎劇最血腥、最暴力的一部。《雅典的泰門》則為莎士比亞最後一部悲劇。
莎士比亞晚年創作力漸減,作品以傳奇劇為主,包括《泰爾親王配力克裏斯》、《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暴風雨》等四部。這些作品技巧成熟,浪漫主義色彩濃厚,在古老而離奇的故事中,表現出和解、寬恕等主題,藝術形式時有失之於流俗之弊,但莎士比亞對人文主義理想的堅持,依然可見。
莎士比亞的戲劇,除了喜劇和悲劇,就是歷史劇。顏元叔教授認為,莎士比亞的政治觀念很強,所有劇作都含蘊對社會秩序的追求,於歷史劇尤其明顯。《約翰王》寫13世紀歷史,《理查二世的悲劇》、《亨利四世》前後篇寫14~15世紀的百餘年間,後者成就尤高。
梟夜鯨潛的時間流洄
意到筆隨的放懷與自在
從《遺事八帖》到《夜梟》,紀錄了林文義從顯性到隱性的瘦金之變,〈魚龍前書〉則是邁向瘦金體的一次甩尾式U型迴轉,折返並不等同於回頭,那是創作上的涉險(所以稱之為甩尾),是有代價和收穫的淬煉(深刻地感受到瘦金體的極限)。歷劫歸來的抒情與敘事,無損林文義浪漫主義詩人的性情和風格,反為其散文添了兩份莊重,和肌里的圓融;此外,依舊保有瘦金體散文的稜角(比較是理性思維而非剛硬修辭層次)、豐沛的詩情、敘述的複雜性。——陳大為
不眠如夜梟之我,還是祈盼窗外有月臨照;銀亮之月,如雪之心,說的是渴望一份真正的純淨與澄明。此時此刻的我,希望身心隱藏在決絕的幽暗之中,不必被人看見,某種情境及其生命的論斷,就在文字求索中悄然完成。
作者簡介
林文義
1953年生於台北市
著有散文集《遺事八帖》等42冊。小說集《革命家的夜間生活》等6冊。詩集《顏色的抵抗》等2冊。漫畫集《逆風之鳥》等7冊。
獲2012年台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2014年吳三連獎(散文類)文學獎。
近著《30年半人馬》、《歲時紀》、《最美的是 霧》。
何華仁—版畫
被稱為「鳥人」的木刻版畫藝術家。
在大自然中獨行的野鳥觀察者,以版畫繪寫紀錄台灣鳥類生態逾三十年,出版的生態繪本作品有:《鳥聲》、《鳥兒的家》、《小島上的貓頭鷹》、《灰面鵟鷹的旅行》、《彩鷸奶爸》、「野鳥繪本系列」——《台灣鳥四季》、《野鳥有夠酷》、《野鳥會躲藏》等,並多次獲得金鼎獎、小太陽獎肯定。其中《小島上的貓頭鷹》出版了韓國與日本譯本。
王定國 陳列 陳銘磻 聯合推薦
何華仁 版畫創作
陳大為 專文剖析〈林文義散文的瘦金之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