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敘一個職場女性的驚奇之旅:原本還在考慮要不要生小孩,卻突然在一次體檢中疑似罹癌,幸而只是虛驚,因此引動「生」的念頭,一個月後意外懷上雙胞胎,懷孕過程中母親又驟然過世,歷經產後憂鬱及雙胞胎帶養的黑暗期,最後終於靠各方支持以及寫作抒發,克服了心理時差,平靜下來,成為願意守候花開的母親。
一本獻給獻給母親與做小姐時的她的勇氣之書,勇敢承接對母親的不了解。繼與家庭斷裂切割的《我的蟻人父親》、重建關係的《普通的戀愛》後,謝凱特在寫作中重返、重巡,一遍一遍探勘自母親繼承而來的長相、口味、血液裡的墨水。解構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收攏以愛為名的難言之隱。
簡媜的母愛賬簿、育嬰密語 暢銷二十年經典散文 育兒現場生命書寫 攜帶深厚的豐饒降世的祝福之書 從女孩到女人 柔情感性PK機智幽默 寫盡天下癡心父母的急切與悲歡 囊括文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民俗學,以及神人共存的傳統護幼智慧
有時荒謬離奇更勝黑色喜劇,有時陰晦敗壞猶如槁骨腐肉 然而,暖時卻如三月春陽,離去時總令人流連難捨 這是人間,一個比鬼域更奇幻的所在 這裡有一段段笑淚並陳的,真人實事 歡迎蒞臨! ◆感動分享40,000次,共鳴留言逾10,000筆,數萬粉絲敲碗苦等! ◆她是臺灣版的金智英,更是青春版的...
當母親,是一趟不可逆轉的生涯冒險、一種難以預料的生命賭注、一場不能回頭的終生旅行。
在這個苦悶的時代,女人為何還要成為母親?成為母親的過程中又會遇到什麼意想不到的考驗?
握有懷孕生子的即期門票時,要不要下場體驗,總是令女人遲疑。尤其現代女性的人生選項豐富多彩,選擇當母親反倒像作繭自縛,從此再也不能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然而從某個角度想,當母親像是一趟壯遊:不能回頭、成本奇高、沿途風景都是未知,有什麼旅行比當母親更冒險、更刺激?
何況小嬰兒的一朵微笑,就是最芬芳迷人的風景,每每令人目眩神搖。
本書記敘一個職場女性的驚奇之旅:原本還在考慮要不要生小孩,卻突然在一次體檢中疑似罹癌,幸而只是虛驚,因此引動「生」的念頭,一個月後意外懷上雙胞胎,懷孕過程中母親又驟然過世,歷經產後憂鬱及雙胞胎帶養的黑暗期,最後終於靠各方支持以及寫作抒發,克服了心理時差,平靜下來,成為願意守候花開的母親。
全書文字形、喻鮮活,情感充盈而又不濫情,從個體的自我實踐,到夫妻共識的琢磨、親屬關係的位移調整,乃至於整個社會體質的考察,都有全方位的觀照。
一旦決定成為母親,母職實踐就永遠是現在進行式,如此驚心動魄又極其壯麗的旅行風貌,常因母親們過於忙碌而未加以記錄,本書遂成為臺灣罕見的育兒散文文本,所以更值得推薦給對生育議題躊躇思考的育齡朋友。
※《母親進行式》榮獲國藝會創作補助及高雄市文化局出版補助。
作者簡介
楊子霈
高雄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現任教於高雄女中。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短篇小說及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高雄青年文學獎等獎項,並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高雄市文化局書寫高雄文學創作及出版獎助。二○一三年升格為雙胞胎媽媽,目前努力在深重的工作及母職壓力中浮出水面,以文字呼吸。
‧個人部落格:歸零blog.yam.com/user/tpyang.html
‧臉書粉絲頁:請搜尋「楊子霈」
感動推薦
石曉楓(臺灣師大國文系教授)、凌性傑(詩人、作家)、陳育萱(小說家)、楊昌年(前臺灣師大國文系教授)、楊翠(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母親進行式》裡最讓我嘆服的,是孕期及育嬰階段裡,除了關注自我生理不適以及雙胞胎教養之外,子霈猶能以其一貫細膩體貼的特質觀察環境,親歷/探究醫療結構中的種種問題;在僱主身分之外,理性平衡僱傭關係;在托嬰過程中關注收托比,並為照顧工作者的薪資偏低發不平之鳴……由此看來,此書顯然在自我扣問之外,有更廣闊的社會面向。──石曉楓
書稿寄到,掀開來一看,嘿!簡直就是如胡蘭成初睹張愛玲〈封鎖〉時的反應:「立即正襟危坐。」看來這小姑娘非但不曾被「人之患」磨失靈氣,筆下似乎又更勝曩昔。──楊昌年
身為一個不婚不生不養的臺灣男人,看見楊子霈書中的生養敘述,直覺那真是一趟奇異旅程。夫妻、母女相依相伴,共同探索人生,既是試煉,也是至福。尤其動人的是,子霈把責任掛在身上,堅毅又勇敢,並且在書寫中綻放最溫柔的初心。──凌性傑
子霈寫起為母之途,既柔且剛,戳中每個會讓人困頓掙扎的隘口,以自身經驗,為後來者指路。寫作者與孩子,各自宇宙,如何藉由「生」來「再生」?無論是否肩扛母親角色,你都會為這之中精彩的辨證而喝采,為鋼鐵意志背後的坦誠而動容。──陳育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