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獻給獻給母親與做小姐時的她的勇氣之書,勇敢承接對母親的不了解。繼與家庭斷裂切割的《我的蟻人父親》、重建關係的《普通的戀愛》後,謝凱特在寫作中重返、重巡,一遍一遍探勘自母親繼承而來的長相、口味、血液裡的墨水。解構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收攏以愛為名的難言之隱。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榮獲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青年作家謝凱特,繼與家庭斷裂切割的《我的蟻人父親》、重建關係的《普通的戀愛》後,推出描繪與繼承母性的《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
作者在同名篇章中指出,他生命中有許多事物是從母親繼承而來的,如長相、口味,還有血液裡的墨水。母親擔任工廠女工時,起初自覺目不識丁而不敢與人攀談,後來認了字,交到朋友,還和人合資購買文青架上的書,當小姐的時陣就看過張愛玲和三毛,是捧字細讀的文藝少女。在分輯「做小姐」中整理母親在「母親身分之外的」生活瑣事;「做母親」探討是不是真的有母性?「做人」則是繼承那些身而為人不太清晰的事情。
跌倒受傷的母親左手提舉重物會施不上力,作者成了母親的〈左右手〉,幫忙提裝滿高麗菜和橘子的塑膠袋,被母親稱讚菜切得整齊,衣服摺得漂亮,彷彿偷了母親的手,操控屋裡的一切;〈切手〉一文更是道盡母子間的愛、傷害與鴻溝:媽媽看他的日記怕他未來的情路坎坷艱辛,買很男孩子中二氣的牛仔褲給他,問他有沒有交女朋友,而他只覺得煩,與母親的價值觀有隔閡,再看到母親為他做菜切到手,他心懷愧疚不忍,卻說出傷人的話。
謝凱特毫不保留地描寫家族繼承的傷痛,勇於展現孩子任性或心虛的一面。成長過程那些細微敏感卻無以迴避的各種疼痛,透過一筆一劃地剖析自我,一次又一次重新解構與建構,嘗試去理解親情、友情和愛情中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他寫母子間的愛怨交織;寫只懂用物品安撫孩子的父親;寫不時吵鬧爭執的哥哥;寫自己與同性伴侶生活中最真實的模樣。謝凱特以溫柔細膩的文字收納以愛為名的難言之隱,溫情再現關係中的缺憾與美好,促使人去拾回在時光月臺遺落的過往回憶,填補孤獨悵惘的心靈。
作者簡介|
謝凱特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兒童刊物編輯,圖書館說故事志工。著有散文集《我的蟻人父親》、《普通的戀愛》。覺得長大是一件好事,好在我們終將認識彼此的平凡,願意拾起散落一地的時間的珠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