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樂嗎?」
財權名利所帶來的快樂,總是短暫而不永久,
快樂,是否有公式可以依循?
本書從哲學、靈性層面切入,
和你一起練習,把快樂找回來。
我們天生本來就是快樂,而且腦和生理架構就是支持快樂。可惜,現代人長期的失衡,過度偏重頭腦,透過人生和環境帶來的經驗,讓我們變得不快樂。
世間的快樂,當然離不開物質和形相的成就,包括財富、名氣、地位、影響力。而另一種快樂則來自更深的層面,和物質不相關。它不光更容易獲得,甚至,是永久的。只是我們往往分不清,完全投入人間快樂的追求,誤以為這是可以永恆的生命的快樂。
讓注意力落回身體,才能超越身心
「我是誰?」 《不合理的快樂》隨身實踐版, 在不斷自問中尋求答案,心中枷鎖層層脫落。 「宇宙不會犯錯,一切都剛剛好」 啟動心靈自癒力的14個生活練習, 陪伴你我隨時隨地找回自己, 成為真正快樂的自由人。
楊定一博士:「透過當下,我們才能充分活在每一個體的瞬間。」 活在「這裡!現在!」, 臣服這個瞬間所帶來的各種變化, 就是活出全部的你。 把全部的你找回來,是這一生最寶貴的一堂功課, 讓我們從一個快節奏、忙碌而瘋狂的世界裡,自己走出來。
楊定一博士:「人生最高的祭壇,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 在這本21世紀最實用的靈性健康書裡, 引導你在日常生活裡如何醒覺、 內在生命和外在世界更均衡,讓人生更圓滿。 醒覺,是意識的翻轉。 在人間活出醒覺的生命,是我們這一生最大的目的。
「現代人其實隨時處在注意力渙散的狀態。讓注意力集中而專注,是我們最需要的一堂功課。」──楊定一博士 在多工、快步調的當代, 光靠靜坐等達到物我合一的「小定」, 已無法讓人得到永恆的喜悅; 由一體意識衍生的「大定」, 則是最放鬆、最舒暢、最寧靜的狀態, 無所不在,等著大家重拾回來。 ...
「不輸給別人」──這種勝者生存的思想, 成為落在地球的最大引力,讓我們把人間看得無比真實, 而忘了人類、動物、植物、整個地球,都是一體的一部份。 唯有不再被「競爭」鎖定,才能體會到什麼是「共生存」。 醒覺過來自然會發現, 一切都屬於完整而圓滿自足的系統,人人充滿善意與慈悲。 「人類透...
人類的本質,應該是快樂的, 直到出現「你」「我」「他」個體化分別, 文明高度發展、生活步調快轉, 讓人們逐漸忘記真實的自己…… 是時候一起恢復人類最初的記憶, 找回你我生命的快樂本質。 「對於帶著重重的苦難、失落和創傷而來的朋友,超越的無思無想反而是最好的心理療癒——不讓自己停留在過...
「你這一生點點滴滴的創傷,也就是你這一生的貴人。這位創傷的貴人,會為你帶來最高的恩典。它是透過你眼前沒辦法忍受的狀況,透過生死,非逼你進入永恆、超越生死不可。」──楊定一 這本《必要的創傷》是為了想幫助曾經經歷、正在經歷創傷的朋友而寫。
10/9~10/13預購,10/14正式上架 2020年,對你,世界真能一如往常?科學又能否帶來解答? 地球超載著對立、衝突與危機,一場場風暴如海嘯般湧來。人人心中常感不安,追求真相的浪潮席捲世界每一個角落。這樣的關鍵時刻,卻可能為你我帶來生命最大的突破與翻轉。 「在人間,...
我們這一生帶來的洗腦──制約的部份,讓我們從出生到現在,把這個世界看得相當堅實,再真實不過。就好像真的有眼前的人在講什麼,接下來在做什麼事、扮演什麼角色……這一連串,叫我們從裡面退出來或看穿,是幾乎──不要說不可能,至少難度是相當高。 本書用問答的形式直接切入,希望落在更深的層面,讓大家走出來。...
這段期間,我所接觸到的朋友 都讓我感受到一種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也就是很深的失落、很重的創傷。 這本書《豐盛》是為了這樣的朋友而寫 倒不是為了在順境中還期待 更多財富、名氣、地位、享樂的人 你我即使落在這個充滿煩惱和痛苦的人間 一樣可以瞥見生命帶來的完美、寧靜和歡喜。
他的一支影片有4億次瀏覽,創下前所未有的紀錄! 他的社群媒體有超過3,850萬人追蹤。 他獲獎無數,被Yahoo財經選為2020年10大影響人物, 被媒體譽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 ★未出版即售出全球39國版權!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預購即上榜!
身心的快樂必然受制於「享樂適應」原則。即使用盡所有「合理」的方式來追求,「合理的快樂」早晚還是會疲乏,甚至帶來不快樂。
快樂,有一個「不合理」的層面。它不是純粹理性的產物、離不開感受。人生的快樂是身心綜合的產物,既離不開大腦、也離不開身體。讓注意力落回身體,自然讓念頭降下來。身心均衡,自然快樂,我們也才能超越身心,找回真正的快樂。
這種觀點,對頭腦而言,是不理性、不合理的。但只要深入探討下去就會發現,快樂,是「存在」,也就是「在」的觀念。假如真有永恆的快樂存在,其實是一種存在的成就,它是「在的喜悅」(joy of being),而不是「追求的快樂」(joy of doing)。
透過練習,進入「不合理的快樂」
要走出不快樂,本書談的不只是理論,更是每個人、隨時隨地可做的練習。楊定一博士從《真原醫》經由身心均衡健全、靜坐、正向心態建立腦部的新迴路,這次更大膽地切入真正的「全人快樂科學」,由哲學、靈性層面著手,透過「臣服」與「參」,運用現代人最豐富的頭腦與感受,徹底翻轉生命,和讀者一起進入「不合理的快樂」。
對頭腦而言,「不合理的快樂」是一種矛盾。然而,解開這個矛盾,同時也解開念頭帶來的虛構境界,破解我們對世界、對人生的「錯覺」。面對種種問題的時候,不再被「錯覺」阻礙,真正的潛能於是爆發出來。存在,同時喜悅。
原來,要得到快樂,比任何人想的都更簡單。
練習一:臣服
一早睜開眼睛,還沒起床前,先檢視一下自己的狀態──晚上睡得好不好,作了好夢還是惡夢,身體疲勞還是有精神,內心是平靜還是煩惱,是舒暢、恐懼還是憂鬱?有沒有其他萎縮或激烈的反彈。接下來告訴自己:
我都知道,而我都可以承擔,我可以完全接受、完全容納、完全包容,一切都好。沒有事。我本身,就是臣服。
這個練習,從早到晚、無論發生何事都可以做。一旦可以接納、包容,會發現心自然就安定下來,而能平靜地處理任何事情。
臣服,不是放棄。它本身雖然不費力,卻是最有效的作法。我們會發現,是內心帶著我們做,講該講的話,做該做的動作,該做什麼,都會自然發生。就好像宇宙突然把我們環抱起來,帶著我們走,保護我們。任何過去的煩惱,好像也就自然解散,自然會找出最好的一條路。
練習二:參
參,也就是──
體察這個「我」的感覺,同時肯定更大的真實,也就是含著一個更深層的理解──「我」不是大我,不是全部的我,也不是一體或整體。
無論這些體驗或思想多麼微妙,還只是「我」創造出來的,跟一體、整體、大我一點都不相關。
也含著這樣的理解──大我(或說一體)從來沒有動過,根本不在意「我」做或不做、看或不看、聽或不聽、體會不體會……,跟它一點都不相關。Good. All good. 好。一切都好。一切都OK。
接下來,再輕輕地問自己──我是誰?Who am I? 我到底是誰?
一個念頭生起,輕輕的問自己「對誰而言有這個念頭?又是誰產生的?」
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不快樂的念頭,就可以參──
對誰而言不快樂?是誰不快樂?
有了煩惱──對誰而言是煩惱?在煩惱的是誰?
委屈──誰受委屈?現在,委屈到哪了?受委屈的人在哪裡?
這麼一來,我們會發現一切的念頭都是「我」產生的,而「我」,從整體來看,一點都不成比例。也就是從所參的「我」,自然回到大我。透過「參」,腦海自然踩個剎車,任何念相都不那麼實在,都是虛的。
只要我們輕輕鬆鬆面對「我」,自然發現它不存在,也自然讓我們落在大我──回家,回到存在的家。
本書特色
在這本書,楊博士透過綿密的論證,在前半部強調三大重點:
一、享樂適應的原則:也就是說「人間的快樂靠不住」不是一個哲學上的說教,而是一個人間生理與心理上的事實。這一點,對理性而強調世界重要性的讀者非常重要。
二、身心的合一:大多數這類書籍是把身心合一當作一個不用解釋的前提,等於是要讀者直接接受。然而,楊博士透過能量與神經科學的角度,把這一點說得清淸楚楚。
三、身心快樂是綜合性的結果。
這三個切入點,等於是對人類身心快樂的體質 (constitution) 做一個彙總與描述。即使一個人無法體會意識的兩個軌道,無法切入不合理的快樂,至少,他能對身為人、體會人間身心的快樂得到一點收穫。
到了中場(六、七、八卷)談的其實是人類有史以來對快樂的追求,從哲學、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以及種種試圖超越常識的探索。楊博士要說的其實是,即使所探索的領域似乎擴大了,然而,意識不經過一番徹底的轉化,人類也難以真正回到真實或說生命本質快樂的根源。
最後兩卷(九、十),透過身心合一、臣服與參的詳細說明,楊博士從《真原醫》以來的身心健全走向靈性圓滿,也指出了不合理的快樂真正的來處。
【楊定一書房】書系簡介
人的健康,身、心、靈從來沒有分開過。「楊定一書房」系列,便是站在全人健康的角度,重新整合從古到今、世界各地的健康法門與哲學系統,用現代的語言重新表達,幫助你我活出全部的生命潛能。
作者簡介
楊定一博士 John Ding-E Young M.D., Ph.D
著有《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螺旋舞》(DVD+書)、《全部的你》、《神聖的你》,以及《等著你》、《重生:蛻變於呼吸間》與《你‧在嗎?》、《光之瑜伽》音聲作品專輯。
【文獻協力】馬奕安博士 Jan Martel, Ph.D.
現任長庚大學分子與臨床免疫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加拿大魁北克Université de Sherbrooke生物學學士,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二○○六年起,與楊定一博士經由電子郵件交流共同的興趣──預防醫學、非傳統醫學、和前鋒科學(frontier science)的研究,而決定赴台加入楊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主要研究經由血液傳播的病菌,以及非傳統醫學的可能發展。同時,也因為對本書的主題之一 ──快樂的科學頗有興趣,而協助整理、組織本書所引用的快樂科學文獻。
【編者】陳夢怡
譯有《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呼吸的自癒力》、《奇蹟半生緣》、《性、金錢、暴食症:談形式與內涵》、《親子關係:世間最難修的一門課》、《心理學:適應環境的心靈》等書。編有《全部的你》、《神聖的你》。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