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大原母親慈愛的面容,我感到說不出的慚愧……我無法安頓自己,也無法安頓喉底的凶訊,我不能把它吐在路溝裡,也不能把它拋在海裡,我希望它會不在我的心頭,然而它竟是跟著我在雨中躊躇,這凶訊竟變成了大原的幽靈。──〈凶訊〉
莫衛下詔召莫曦回大靖述職,此去長路迢迢充滿危機與變數。 果真,莫衛派他至大瑠就藩與大瑠王一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莫曦與齊熙相隔兩地,再度重逢卻因為真相兩字而必須兵刃相向。 相愛相殺最終章,就在煙硝中拉開序幕,真相也浮出檯面。 決裂的兩人到底如何才能相守,抑或是這輩子就這樣天各一方,再不相見...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讀什麼書,深深影響你會作什麼樣的人。余杰,中國異議作家,長年為個體一點點自由說話、行動的空間努力,以至於流亡。流亡者余杰仍舊手不釋卷,他挑了50本好書跟讀者分享,其作者大抵都能看得通透、想得清楚,又講得明白。讀這些書,不一定會「成功」,但鐵定很難被輕易唬弄。
本書集結了海派文學宗師徐訏短篇小說集《有后》、《父仇》、《花束》三冊,共收錄了〈有后〉、〈無題〉、〈舞女〉、〈父仇〉、〈壞事〉、〈花束〉、〈凶訊〉、〈手槍〉八篇小說,是徐訏一九五○年代赴香港定居後的創作。這些作品融合了作者上海時期浪漫色彩的文風,以愛情題材為主軸,文字注重心理分析與人性哲學,刻劃寫實深入,總是令筆下的各個角色饒富興味。
作者簡介
徐訏(1908-1980),生於浙江慈谿。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續修心理學二年。負笈歐陸,因抗日軍興中輟學業;回國後在上海主編《人間世》、《作風》等刊物;作品《鬼戀》問世,受文壇矚目。一九四二年赴後方,曾執教中央大學(重慶),並發表長篇小說《風蕭蕭》。旋任《掃蕩報》駐美記者,返國後任《和平日報》主筆。一九五○年移居香港,迄至一九八○年謝世,筆耕不斷。其間曾創辦「創墾出版社」,及期刊《熱風》、《論語》、《幽默》、《筆端》、《七藝》等;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前身各書院及星加坡南洋大學執教,並任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各種作品都二千萬言。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