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海盜?海寇?海賊王?還是海上英雄?
中國歷史不寫的中國史
昔日海上中國的輝煌與苦難
失去海洋是中華民族最大的沉淪
中外歷史無數次證明
贏得海洋比贏得陸地更為重要
凡是在海洋上無所作為的國家,都可認為是「失敗國家」。
《大國海盜》是一部對中華海盜的全新解讀,也是一部華人殖民的悲壯詩篇。當西方的海盜們在國家力量的鼓勵和支持下,開疆拓土時,汪直、林道乾、林鳳、鄭芝龍、鄭成功……這些所謂的中國海盜卻不得不兩面作戰:一面迎擊遠道而來的西方同行們,爭奪生存的空間;另一方面則必須繼續面對來自政府的不斷圍剿。在皇權和西方同行的雙重打擊下,中國人雖然早在西方之前就開始移民海外,卻遲遲難以發展出成熟的海外殖民地,並不斷受到當地土著乃至後來者們的打壓。
中國海盜雖然一方面痛恨政府的打壓,另一方面卻總是嚮往體制內的召喚,只要有機會能上岸當官,他們幾乎可以立即捨棄海洋上的一切,反過頭來把矛頭指向昔日的同行。
其實,與其說作者說的昔日海盜的歷史,不如說說的是當今世界各國的海上角逐,借古是為了諷今,在作者的字裡行間裡分明透露著海上中國的無奈和悲愴,也因此,作者大聲疾呼:凡是在海洋上無所作為的國家,注定是失敗的國家,贏得海洋比贏得陸地更為重要。
雪珥,澳大利亞華人,職業商人,非職業歷史拓荒者,有良心的歷史發現者,一直致力於收藏與晚清有關的海外文物,通過挖掘海外史料,運用國際關係理論,以國際化的嶄新視角、跨學科的寬闊思維重新審視中國近代史,尤其是中國改革史,不僅十分注重歷史研究的實證,更重視思想的理性和寬容,及歷史研究成果的大眾傳播效果。
主要著作有:《大東亞的沉沒》、《絕版甲午:從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戰爭》,《國運一九○九:清帝國的改革突圍》。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一個有「思想犯」的年代。六名年輕女性白白失去了青春、自由,甚至生命。「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戶籍所在地。一九五○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曾經關過一批女思想犯,她們稱為「綠島女生分隊」。 無法想像的監獄生活,出獄之日遙遙無期,對家人親友的掛念、對未來的茫然,衝擊著她們...
你所見到的這本書,是台灣近年來最好看的報導文學,也是一本討論外籍幫傭在台情況的學術鉅作。它獲得多項首次頒給台灣人的重要國際學術榮耀,更受到國內中研院與國科會的肯定。之所以說它是本學術論文,是因為它的下筆嚴謹;說它不單純是一本學術論文,因為它真的如同小說一樣好看。翻開它,藏匿在台灣日常生活背後的故事,...
分手,此生最該好好學的一件事 深理論x軟故事,台大教授二十年兩性課程精華,唯一一本實用系分手治癒書 獻給曾經愛過、正在戀愛,或是失去愛的你們
台大超人氣「愛情社會學」課程精華,讓你在微笑和思考中,重新學會「愛」! 深理論×軟故事,以社會學分析愛情,比喃喃自語有理,比神回覆精闢!
台灣的企業要走入世界,英文能力是絕對必要的,但是會英文並不等於會英文合約,而且讀懂和會寫也常常不是等號的,因為英文合約是非常專門的。 事實上,要想充分掌握英文合約並不容易,因為這不僅是單純的「英文」能力或單純的「法律」能力就可勝任的,蓋因「英文合約」裡有很多細節,並不是一般的美語補習班所能提供...
本書希望可以透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實務組織的案例、不同的工作表單以及示範,來協助讀者瞭解「以成效為導向的方案規劃與評估」這個方案模式的重要觀念,並一步一步地構思及生產出貼近服務對象、對服務對象有所助益的方案。也希望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的引導,來整理自己寶貴的「實務智慧」,為人群服務累積更多實踐的知...
隨著政治情勢的轉變,三民主義學科從台灣各大學、高中學科中消聲匿跡,升學不考了,早期各大專院校紛紛成立的三民主義研究所,也一一改名轉型,然而作為中華民國的憲政基礎,《三民主義》至今仍有研讀的價值。《三民主義》版本,最早是孫文於1919年所撰的《文言本三民主義》,1924年孫文演講「三民主義」,經整理為...
如果說,中環是香港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城市中心,上環就是香港華人社會大展鴻圖的地方。原來,中環曾經有共濟會的會所、孫中山先生並不是第一個在香港密謀革命的人、上環南北行有香蕉、蘋果和橙賣,就是沒有西瓜賣!
閱讀,是在密林裡尋找一片樹葉。 閱讀,是深夜裡孤獨地攀登七道階梯。 閱讀,是駕駛插翼跑車,跨越夢想的界限。 這是一個沒有越界閱讀,就不成閱讀的時代。 不論錯過了多少機會,不論多麼晚開始,閱讀都在等著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機會。這是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越讀者時代。 《越讀者》初版於2007年,...
※全兩冊(上、下),不分售。 第一部完整且具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代表30年代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巔峰之作,成為現今西方人有系統地瞭解中國哲學的少數著作之一。其基本架構已為中國哲學史界普遍接受,此書的許多觀點均為前人所未發、後人所不能改的學術定論。
寫論文這件事,相信深深困擾著許多人。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想寫好論文,只是不得要領,不知該從何著手。本書的撰寫目的就是希望幫助需要寫論文,卻不得其門而入,不知該從何尋找適切可行的題目;或是不知該如何撰寫研究成果,使其展現較高學術價值的初學者而寫的。作者希望將自己多年寫論文和指導學生的實際經驗,整理成類似教...
張蔭麟是最早以語體文寫出中國先秦史的歷史學者,引述文獻也以語體文譯介出來,而且詮釋史實,能提出擺脫傳統觀點的一己之見。《中國上古史綱》,原名「中國史綱.上古篇」,是《中國史綱》的一部分,而《中國史綱》原係張蔭麟三十歲時應教育部之邀,撰寫的高中歷史課本。為求通俗,不引原文,不加腳注,純以白話文寫作。可...
他們是海盜?海寇?海賊王?還是海上英雄?
中國歷史不寫的中國史
昔日海上中國的輝煌與苦難
失去海洋是中華民族最大的沉淪
中外歷史無數次證明
贏得海洋比贏得陸地更為重要
凡是在海洋上無所作為的國家,都可認為是「失敗國家」。
《大國海盜》是一部對中華海盜的全新解讀,也是一部華人殖民的悲壯詩篇。當西方的海盜們在國家力量的鼓勵和支持下,開疆拓土時,汪直、林道乾、林鳳、鄭芝龍、鄭成功……這些所謂的中國海盜卻不得不兩面作戰:一面迎擊遠道而來的西方同行們,爭奪生存的空間;另一方面則必須繼續面對來自政府的不斷圍剿。在皇權和西方同行的雙重打擊下,中國人雖然早在西方之前就開始移民海外,卻遲遲難以發展出成熟的海外殖民地,並不斷受到當地土著乃至後來者們的打壓。
中國海盜雖然一方面痛恨政府的打壓,另一方面卻總是嚮往體制內的召喚,只要有機會能上岸當官,他們幾乎可以立即捨棄海洋上的一切,反過頭來把矛頭指向昔日的同行。
其實,與其說作者說的昔日海盜的歷史,不如說說的是當今世界各國的海上角逐,借古是為了諷今,在作者的字裡行間裡分明透露著海上中國的無奈和悲愴,也因此,作者大聲疾呼:凡是在海洋上無所作為的國家,注定是失敗的國家,贏得海洋比贏得陸地更為重要。
雪珥,澳大利亞華人,職業商人,非職業歷史拓荒者,有良心的歷史發現者,一直致力於收藏與晚清有關的海外文物,通過挖掘海外史料,運用國際關係理論,以國際化的嶄新視角、跨學科的寬闊思維重新審視中國近代史,尤其是中國改革史,不僅十分注重歷史研究的實證,更重視思想的理性和寬容,及歷史研究成果的大眾傳播效果。
主要著作有:《大東亞的沉沒》、《絕版甲午:從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戰爭》,《國運一九○九:清帝國的改革突圍》。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