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荷蘭少女瑪利婭從小生長在台夫特,是新教牧師亨布魯克的二女兒。亨布魯克牧師聽了曾在福爾摩沙服務14年的牧師學長描述,對於前往「美麗之島」傳教充滿嚮往。1647年,瑪利婭懷著對初戀情人楊恩的思念,與一家人帶著夢想,搭船前往福爾摩沙。
在那裡迎接他們的,包括平埔族西拉雅女子烏瑪。烏瑪是部落第一美女,剛與長老之子直加弄成為「牽手」。她們夫婦是最早一批接受荷蘭教育、受洗為基督徒的平埔族人,期待部落生活有新的改變。烏瑪很快便與瑪利婭姊妹們成為好友,學習彼此的生活、文化和語言。
而在海峽對岸,漳州人陳澤加入鄭芝龍的商船大隊,穿梭於東亞各國港口。但好景不常,大明崇禎皇帝自盡,滿人攻打入關,鄭芝龍決定降清,但他的兒子「國姓爺」鄭成功與父兄決裂,高舉「反清復明」大旗。陳澤心懷忠義,決心投靠鄭成功,成為鄭營大將。
在當時荷蘭人與漢人口中,鄭成功有著雙重面貌。他是有著伊底帕斯弒父戀母情結的悲劇英雄,一方面性格堅毅、聰穎過人,卻也多疑、易怒、殘暴。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攻台,與荷蘭人歷經海陸大戰、圍城對峙,歷時將近一年,終於令荷蘭守軍投降,退出福爾摩沙。
面對戰爭的無情殺戮、親人摯友的永別,瑪利婭、烏瑪與陳澤一同捲入這場歷史動盪,三人的生命交織成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大時代故事。
【磅礡推薦】 Uma 萬淑娟(台南縣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平路(作家)、江樹生(《熱蘭遮城日誌》譯註者)、呂理政(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李偉文(作家/環保志工)、李瑞騰(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林克明(加州大學UCLA榮譽退休教授/美國精神醫學會傑出終生資深會員)、林慶台(牧師)、孫大川(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芳明(政大台文所所長/教授)、胡晴舫(作家)、翁佳音(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張系國(名小說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
【作者簡介】
陳耀昌
永福國小,台南一中初、高中,台大醫科畢。擔任台大醫院血液及腫瘤醫師三十年,治療疑難雜症數千人。為台灣骨髓移植先驅,奠立骨髓庫基礎,也是幹細胞研究開拓者。創立台大法醫學研究所,催生「法醫師法」。跨足政界,任國大代表,也參與社運,關懷人權。榮獲台南一中傑出校友,目前仍擔任陳德聚堂管理委員。亦在《財訊》雜誌寫專欄,出版過《生技魅影:我的細胞人生》(財訊出版)及《冷血刺客之台灣秘帖》(前衛出版)等書。
【作者的話】
當人生的喧嘩歸於平靜,我伴著晨星曉月寫出來的這本《福爾摩沙三族記》,或許才是我對母親台灣的最大回報。因為骨髓移植、法醫制度、反貪與人權,沒有我,其他人也都可以做。唯有這本書,如果沒有我的成長背景──出身府城老街、與陳德聚堂的淵源,也夠LKK,還來得及浸潤於台南的古蹟氛圍與寺廟文化;受家父陳永芳醫師深刻影響,使廟宇成為我腦海中台南地圖的座標,連我唸的永福國小都是古蹟所在(前身為台灣府時代清朝治台最高行政機關「台廈道巡道署」);又正好身為醫師,懂得一些DNA及疾病鑑別診斷知識──其他人不見得寫得出來。
所以我在部落格上說:寫完這本書,我想我可以無愧鄉梓,無愧祖先,也無愧此生了。但我卻對我的六個小孩有愧。在此,我要向雅瀅、雅珣、雅琦、雅婷、智銘和雅虹致歉。雖然家庭革命無罪,但青春莽動有悔。多年來,因爸爸興趣過雜,兼又身體力行,因此給你們的時間太少。爸爸永遠以你們為傲。而這本書,出發點也正是寫給你們年輕人看的。就算是我獻給你們和這一代台灣兒女的一點心意吧。
《島嶼DNA》作者陳耀昌繼《福爾摩沙三族記》又一部台灣史小說力作 墾丁海岸曾是喋血海岸。 美國海軍曾嘗試登陸,但被「斯卡羅族」打敗。 美國領事曾與「瑯嶠十八社總頭目」簽署國際條約。 1867年的這些史實,牽動了台灣的命運。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榮獲2022香港紅樓夢獎;2022聯合報文學大獎; 2022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2021 Openbook好書獎 甘耀明2021年灼人小說。 台灣文壇首部以1945年「三叉山事件」史實為基底, 繾綣又磅礡的動人小說。 這世上沒有英雄,只有找回尊嚴的人。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小說 直擊一九五○年代臺灣茶葉商戰內幕 *最晦暗的局勢,最輝煌的榮耀──臺灣茶金歲月的故事 *史上最惡通膨時期的臺灣商戰秘辛,勾勒「四萬換一塊」時代背景下的營生之道。 *重現一九五○年代臺灣最大茶廠,人情與物業的風華絕代。
Readmoo獨家增訂版,特別收錄作者 2023 年訪台簽名問候卡。 已購買本書的讀者,請於書櫃中點選同步,即可更新。 艱難時刻的光亮之書 一間便利店,接通了我們的幸福人生 ★韓國年度最受歡迎小說,銷售破70萬冊 ★Yes24年度之書,韓國各大書店排行榜總冠軍,口碑直追《歡迎光臨夢...
16歲的荷蘭少女瑪利婭從小生長在台夫特,是新教牧師亨布魯克的二女兒。亨布魯克牧師聽了曾在福爾摩沙服務14年的牧師學長描述,對於前往「美麗之島」傳教充滿嚮往。1647年,瑪利婭懷著對初戀情人楊恩的思念,與一家人帶著夢想,搭船前往福爾摩沙。
在那裡迎接他們的,包括平埔族西拉雅女子烏瑪。烏瑪是部落第一美女,剛與長老之子直加弄成為「牽手」。她們夫婦是最早一批接受荷蘭教育、受洗為基督徒的平埔族人,期待部落生活有新的改變。烏瑪很快便與瑪利婭姊妹們成為好友,學習彼此的生活、文化和語言。
而在海峽對岸,漳州人陳澤加入鄭芝龍的商船大隊,穿梭於東亞各國港口。但好景不常,大明崇禎皇帝自盡,滿人攻打入關,鄭芝龍決定降清,但他的兒子「國姓爺」鄭成功與父兄決裂,高舉「反清復明」大旗。陳澤心懷忠義,決心投靠鄭成功,成為鄭營大將。
在當時荷蘭人與漢人口中,鄭成功有著雙重面貌。他是有著伊底帕斯弒父戀母情結的悲劇英雄,一方面性格堅毅、聰穎過人,卻也多疑、易怒、殘暴。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攻台,與荷蘭人歷經海陸大戰、圍城對峙,歷時將近一年,終於令荷蘭守軍投降,退出福爾摩沙。
面對戰爭的無情殺戮、親人摯友的永別,瑪利婭、烏瑪與陳澤一同捲入這場歷史動盪,三人的生命交織成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大時代故事。
作者簡介
陳耀昌
永福國小,台南一中初、高中,台大醫科畢。擔任台大醫院血液及腫瘤醫師三十年,治療疑難雜症數千人。為台灣骨髓移植先驅,奠立骨髓庫基礎,也是幹細胞研究開拓者。創立台大法醫學研究所,催生「法醫師法」。跨足政界,任國大代表,也參與社運,關懷人權。忝為台南一中傑出校友,目前仍擔任陳德聚堂管理委員。亦在《財訊》雜誌寫專欄,出版過《生技魅影:我的細胞人生》(財訊出版)及《冷血刺客之台灣秘帖》(前衛出版)兩本小書。
【作者的話】
當人生的喧嘩歸於平靜,我伴著晨星曉月寫出來的這本《福爾摩沙三族記》,或許才是我對母親台灣的最大回報。因為骨髓移植、法醫制度、反貪與人權,沒有我,其他人也都可以做。唯有這本書,如果沒有我的成長背景──出身府城老街、與陳德聚堂的淵源,也夠LKK,還來得及浸潤於台南的古蹟氛圍與寺廟文化;受家父陳永芳醫師深刻影響,使廟宇成為我腦海中台南地圖的座標,連我唸的永福國小都是古蹟所在(前身為台灣府時代清朝治台最高行政機關「台廈道巡道署」);又正好身為醫師,懂得一些DNA及疾病鑑別診斷知識──其他人不見得寫得出來。
所以我在部落格上說:寫完這本書,我想我可以無愧鄉梓,無愧祖先,也無愧此生了。但我卻對我的六個小孩有愧。在此,我要向雅瀅、雅珣、雅琦、雅婷、智銘和雅虹致歉。雖然家庭革命無罪,但青春莽動有悔。多年來,因爸爸興趣過雜,兼又身體力行,因此給你們的時間太少。爸爸永遠以你們為傲。而這本書,出發點也正是寫給你們年輕人看的。就算是我獻給你們和這一代台灣兒女的一點心意吧。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