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間誠實面對所有的喜怒哀樂與尷尬與不堪,
生命中許多迷糊、懵懂、錯亂的情節,
會忽然都變得透澈澄明,忽然,懂了。
一個時代‧三地人‧三種對照 台灣的楊照、香港的馬家輝、大陸的胡洪俠 他們仨,唱出了時代的記憶,也唱出屬於我們的共同回憶 三個說故事的高手,以50年來最常用的22個日常詞彙 共同書寫公共話題中的私人記憶 從初戀、青春欲望到成長記事 譜出兩岸三地的共有記憶 時而感性陶醉、時而傷懷、時而驚奇...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所謂中年,就是歲月給了我們特殊的資格, 可以選一張舒服的躺椅,對著逐漸西斜變紅的太陽, 把叫青春的那本書,打開重讀。 因為中年‧我們才得以享受青春! 三位男子中年50,在相同時代,卻成長於似近還遠的土地上。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讀什麼書,深深影響你會作什麼樣的人。余杰,中國異議作家,長年為個體一點點自由說話、行動的空間努力,以至於流亡。流亡者余杰仍舊手不釋卷,他挑了50本好書跟讀者分享,其作者大抵都能看得通透、想得清楚,又講得明白。讀這些書,不一定會「成功」,但鐵定很難被輕易唬弄。
穿越時間誠實面對所有的喜怒哀樂與尷尬與不堪,
生命中許多迷糊、懵懂、錯亂的情節,
會忽然都變得透澈澄明,忽然,懂了。
楊照、馬家輝、胡洪俠,這三個「前五十」的同齡近老男人,書寫自己人生路上的點滴回憶,他們寫城市、寫人物、寫父母、寫書店、寫喇叭褲、寫拜年、寫童年美食、寫《紅樓夢》、寫第一次照相、寫小學作文第一課、寫兒女……除了懷舊,更藉此梳理自己的前半生。回首重看,沒有後悔,卻多了更多的寬容與理解,以及看待人間世的智慧。
他們仨,繼續對照;他們仨,繼續在路上。
作者簡介
楊照
1963年出生,台灣讀書人。除了讀書,談談寫寫直接間接和書有關係的事,別無其他專長。但夠慶幸了,能一直讀書,一直從事直接間接和書有關係的工作,活得自在、活得豐富。
馬家輝
1963年生,香港灣仔人也。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職廣告公司、出版社、雜誌社、報社、大學,曾以為自己愛拍電影,曾以為自己愛做研究,曾以為自己喜愛旅行,但現在才知道,最愛的是什麼都不做,只愛偶爾坐在書房內,面對電腦,按鍵寫作。
結集作品包括《明暗》、《日月》、《愛.江湖》、《我們》、《你們》、《他們》、《死在這裡也不錯》、《女兒情》、《站錯邊》、《在廢墟裡看見羅馬》、《大叔》、《愛上幾個人渣》、《李敖研究》等。
文章散見中港台報刊,以及,微博:www.weibo.com/majiahui
胡洪俠
祖籍河北故城,生於1963。十年衡水行過,三載北京讀研。之後落腳深圳,迄今已然廿年。職業無非報紙,興趣尤其副刊。常去逛逛書店,閒來寫寫專欄。印行集子數種,大抵書話短篇。曾是「廣場」主筆,現為《晶報》總編。夥同家輝楊照,比對三地流年:過去何曾過去,忽然懂了忽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