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然寫作開拓者劉克襄於初為人父之際,熱切寫下自己在島上的行旅足跡與林野體驗,希望以此手札與孩子分享。文字滿溢親情,筆調溫馨感人。信手讀來,大自然宛如渾厚的父親之手般擁人入懷,吸吮大自然的呼吸。
獻給這個世代的探詢之書 Podcast《世代登出》共同主持人.高可芯.首部散文集 “當我焦慮於我什麼都不是, 卻也著迷於我什麼都可能是。” 可芯以誠實的書寫,對急於探索一切可能性、卻也迷失方向的自己,發出永無止盡的叩問。她著迷於年輕生命擁有的尚未定型,卻也焦慮著已經和最好的時光擦身而...
「人生」帶給他傷痕;「山」卻給了他力量 從山林起源、登山危機,寫一本與山的相處之道。 那些他吃過的虧、學會的經驗、和台灣山岳的迷人傳說與歷史故事。 從淺到深,分享給每一位登山初心者。
真正的散步者像蜿蜒的河流, 尋找著通往大海的捷徑。 找到做為人的生命平衡點 環境運動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作 發行160年紀念全新中譯本 梭羅翻閱最多的精彩講稿文章
「我知道什麼是始終如一。我知道我就是要走中醫這條路,並且堅持下去。我不相信天上掉下來的,我一直很努力,我也只相信努力。」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心理勵志類暢銷作家.阿飛 最新作品 甘於平凡,也是一種強大 想要慢下來時,就緩步前行; 想要遠離人群,就一個人生活; 人生需要留白,不必非得填滿, 只要真切地喜歡現在的自己,什麼樣的日子都不算虛度。
「一個人孤獨老去我不怕, 我害怕,到老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孤獨。」──威廉 五十篇作為時光寶藏的散文, 書寫著一人生活的悠然自在、心沉意定。 獨挑大梁的獨角戲,結局一定很幸福。
本書以住家旁邊的植物山黃麻為名,取其常見而普通,孩子們的成長卻是緩慢如檜木。我們必須等待,給他各種選擇的機會。自然教育的精神原本即該如此,不是要孩子們快速成長。
我不是成功的自然老師,也不諳於引導孩子,給予啟蒙。書中的文章只是證明,我很努力地探索和學習,希望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裡,可以靠近我,也靠近我所熱愛的山野環境。--劉克襄
台灣自然寫作開拓者劉克襄於初為人父之際,熱切寫下自己在島上的行旅足跡與林野體驗,希望以此手札與孩子分享。文字滿溢親情,筆調溫馨感人。信手讀來,大自然宛如渾厚的父親之手般擁人入懷,吸吮大自然的呼吸。
2012《山黃麻家書》增修版,劉克襄特別精選收錄近幾年與孩子互動的文章以及〈大樹之死〉續篇,讓讀者也能感受到親子情感隨時光流轉昇華轉化的不同氛圍。
本書特色
劉克襄寫給孩子的自然家書,在劉克襄的眾多著作中居特殊意義與價值,是許多研究劉克襄自然文學中必讀的經典著作。
作者簡介
劉克襄
最早縱情山林,化自然生態觀察於寫作的旅人。
他有詩人易感於所在空間的生命訊息能力,深情傳達出自然觀察家感染於景物的判斷與觀察趣味。
從鳥類觀察到台灣早期土地探險,他以一顆詩人之心,畫手之筆,涵容歷史人文的思索,細膩吐蘊,編織各種生態環境故事,被譽為台灣自然寫作的開拓者。
《山黃麻家書》係其二十年前初為人父時,嘗試以自己在島上的行旅過程和林野體驗,熱切要和孩子分享此一美好的自然手札。早年台灣自然教育如何養成,對後來的生態旅如何影響,都可在本書裡找到啟蒙的元素,以及牽動未來環境運動的分子。
代表著作有《風鳥皮諾查》、《消失中的亞熱帶》、《自然旅情》、《快樂綠背包》、《臺灣舊路踏查記》、《福爾摩沙大旅行》、《十五顆小行星》、《11元的鐵道旅行》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