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
0 篇書評

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

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

Playing with fire : the looming war with China over Taiwan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7/09/0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63.7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484527
  • 字數: 269,850
紙本書定價:NT$ 520
電子書售價:NT$ 36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1970-2017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的結晶之作


康培莊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台灣問題專家,對台灣和中國議題非常熟悉,至今筆耕不輟。這本書是他四十多年觀察、思考和寫作的累積。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他在1963年來到台灣,親眼見到台灣創造民主化和經濟起飛的「雙奇蹟」,也目睹幾次台灣大選的混亂局面和台海危機。從這樣的「出發點」開始,他共寫了26本關於台灣的專書,這本書便是交織了浪漫風情和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22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 電子書: NT$ 336

    《國家的決斷》作者張國城教授是知名的國防外交與軍事戰略專家,他詳細分析從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投降、聯合國與北約的建立、自由與共產陣營的分裂對峙、核武問世、鐵幕降臨、韓戰、越戰,一直到蘇聯解體、美國獨霸、第三波民主化與經濟全球化席捲全球,在這當中國家的興衰起伏與權力的消長更迭。而最重要的是,對於國家地位...

  • 電子書: NT$ 406

    《赤裸裸的共產黨》是一部保守主義的經典作品,該書出版於1961年是共產主義橫行的年代。二戰結束之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並在政治上輸出革命、推動共產獨裁,蠶食併吞小國。 本書以了解共產主義的哲學基礎,透析共產黨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指出共產黨人偏好暴力、好耍詭計、背信棄義,但全都被所謂的「革...

  •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 電子書: NT$ 419

    台灣歷史書寫名家、知識的傳承者陳柔縉 做為政治記者與政治評論專欄作家的代表之作 ※經典紀念版※ 了解戰後五十年來,蔣氏父子統治與黨國體制一個重要的切角。 「時代相」令人著迷。我們總是身在其中,又被置在外。──陳柔縉

  • 電子書: NT$ 336

    中華民國臺灣――既非「中華民國」也非「臺灣」! 蔣介石如何「借殼」民國,讓臺灣建國「上市」? 分析冷戰時代,臺、美、英、中、蘇、聯合國等各方角力 完整解答臺灣的國家主權與國際地位爭議!

  • 電子書: NT$ 350

    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公共倫理學教授克萊夫.漢米爾頓,針對中共政府對澳洲的滲透所進行的調查研究。他發現從政界到文化圈,從房地產到農業,從大學到工會,甚至連小學都看得到中共的影響力。這些影響力的運作瞄準了澳洲社會的菁英人士,動員了部分澳洲華人買通在政界的影響力、限制學術上的自由、恐嚇批評他們的人、蒐集訊...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 電子書: NT$ 420

     ★★★★★ 總是在要求別人道歉的中國 ★★★★★ ﹡瑞典脫口秀諷刺中國遊客習慣不佳,中國怒稱用心險惡! ﹡義大利精品D&G「起筷吃飯」廣告引起公憤,上海大秀被迫取消! ﹡APEC高峰會要求修改領袖會議宣言,中國官員怒闖巴紐辦公室!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84

    潘佐夫繼《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後,最新鉅作! 迄今最中立、最權威的鄧小平傳記 唯一使用蘇聯解密檔案及獨家訪談資料,完整解讀鄧小平的一生

  • 電子書: NT$ 294

    為想要瞭解香港的人而作 ★☆Matters 創辦人 張潔平專文推薦 ★☆以三十六道包含認同、制度到未來走向的提問,勾勒出香港的基礎輪廓  

  • 特價 電子書: NT$ 297

    銅鑼灣風波,港版「被夭折」── 全球唯一台灣繁體中文版,突圍面世!   集權、反腐、鎮壓、爭霸 對內維穩、對外擴張的「習近平主義」 將帶來中國的崛起,還是全世界的危機? 台灣與香港又該如何因應?   「不是中興之主,乃是亡國之君」   身為對習近平及其政權最為精準和銳利的觀察家,...

  • 電子書: NT$ 293

    文明的搖籃、發展與衝突、貿易戰爭、殖民爭霸、強權併吞、生態環境 海洋是世上最大犯罪現場?最多不法之地? 大海的一切,牽動著陸地上的人類,7大海洋的過去與未來如何影響世界?

  • 電子書: NT$ 385

    每天使用的LINE和Facebook,也會被拿來當作扭曲事實、改變世界的侵略手段?

  • 出版日期:2020-01-01
    電子書: NT$ 300

    ★《商業周刊》1675期 選書推薦   紅色力量正襲捲全球! 5G成為竊取情報的利器 一帶一路讓新興國家喪失主權 美國空軍退休准將、中國戰略專家羅伯‧斯伯汀 揭露中共如何滲透美國、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的高明騙術......  

  • 電子書: NT$ 420

    小笠原欣幸即以此宏觀又透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過1996以來的七次總統選舉,在每一屆選舉的章節中檢視各陣營的攻防、分析成敗之因,以及每次選舉結果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意義,並且也對許多選舉中的迷團提供解答。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519

    全球獨家一刀未剪中文版 最具權威性毛澤東傳記! 披露首次解密的蘇聯檔案,撥開神化與醜化的迷霧 再現毛澤東作為革命者的激情與權謀, 作為獨裁者的殘暴與盲目, 以及身為丈夫與父親的複雜人性, 從青年重視農民運動的革命者,到老年將全中國捲入鬥爭的掌權者。

  • 電子書: NT$ 488

    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台灣如何兩全? 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在《艱難的抉擇》探討了台灣面臨的廣泛問題與政策選擇,並就台灣可以如何幫助自己,以及美國應該如何協助台灣,提供實際的建議。對台灣來說,最艱難的政策取捨,就是如何一邊處理兩岸關係,一邊維持經濟繁榮與競爭力,讓這座美麗島上的人民,繼續過著美...

  • 出版日期:2020-04-30
    電子書: NT$ 375

    川普掀起的反民主風潮,讓世界秩序搖搖欲墜; 當強權大國跨越道德的界線,我們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在好萊塢電影裡總能看見美國以強權者的角色維護世界正義,展現獨有的美國精神。而美國人民也經常針對總統及其外交決策做出道德評斷,不幸的是,許多評估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奈伊在《強權者的道德》中,針對1945年...

  • 詳細資訊

    ★台海風雲密布,本書勾勒出這幅心驚膽顫的景象。
    ★跨越四十年、涵蓋美中台三邊全方位觀點、最新的國際關係研究。
    ★台美斷交前夕至今,美中台三邊外交最鉅細靡遺的記載。
    ★美國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畢生首部中文翻譯著作。
    ★作者特別為中文版增訂2006年英文書出版後至2017年的發展。
    ★以第一手觀察和資料詳述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對任何一本書的讀者而言,瞭解作者的『出發點』有其啟發性,也就是他或她的背景、偏見和看待議題的方式。雖然我在美國的中心地帶出生及成長,但到了而立之年,台灣幾乎是我的第二個家。」──康培莊
     

    《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敘述1945-1954台灣如何成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塊根據地,聚焦於飄搖不定的台美關係。到了《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則從1970年代尼克森/季辛吉與中國祕密外交到今日中美交鋒,緊扣著美中台三邊關係,屢見美國國會與白宮/國務院在台灣問題上各執己見且意見相左,與《意外的國度》中的猶疑不定和百花齊放大異其趣。而中國的崛起,注定要與美國爭奪霸主,一如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記錄古希臘兩次重大戰爭之一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美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以及經濟對政治、軍事的影響,再次印證了「修昔底德陷阱」──崛起中的強權挑戰霸權的情形下,一場戰爭在所難免,而夾在中間的台灣勢必捲入戰局。英文書名「玩火」(Playing with Fire)意指「險局」,暗示了「三方在玩火」或「台灣是引發戰火的易燃物」,也就是「台灣上方的中美戰爭」。
     
    本書也有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結構,五個部分緊密聯繫,作者以跨學科研究,清晰而詳細地梳理台灣、中國與美國三方的外交互動和政策演進,以及幾十年來台海潛在引爆點的細節和全貌。當我們看盡書中生動的情節後,更能發覺全書結構之嚴峻,也更能看到事情的真相。這本書橫跨了四十多年的歷史,說它是一本關於二戰後美中台外交政策的發展史並不為過。對中國而言,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是重大的轉變,在此過程中他必須時時提防軍方和黨內保守派伺機反撲。美國則因尼克森的乒乓外交和破冰之旅而翻轉其冷戰策略,開啟了冷戰時期後半場的壓軸戲:聯中制俄;到了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中美關係發生了天搖地動的改變。而台灣在面臨台美斷交後的險峻國際情勢下,蔣經國也必須以推動民主化的策略,來換取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輿論支持,日後李登輝等人執政下的「民主台灣」,也在台灣與中國的外交戰中屢次發揮功效。
     
    在某種程度上,所有外交政策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執政者所面臨的國內困境,而所有決策者都在追求能紓解內部壓力、引導國內輿論的外交政策。作者在書中鉅細靡遺地描繪美中台的決策者如何度過一場又一場政治危機,其中不乏引火自焚的例子;在作者看來,這種為確保其核心的政治利益而不惜反覆操作的行徑如同「玩火」。本書適時為我們回顧了長年來台灣在外交和戰略上的措施與得失,也提供了我們自省的角度,作者特別為台灣讀者撰寫2006年之後的發展,也對蔡英文政府當下面對的國際挑戰做了新的觀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的讀者都不應錯過。

     

    作者簡介 |

    康培莊John F. Copper
    美國羅德學院(Rhodes College)史坦利.巴克曼(Stanley Buckman)傑出教授,國際研究系榮譽教授。畢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發展,著有亞洲和國際事務相關書籍逾三十種,與學刊、雜誌合作編輯四十多本專書,並發表七十多篇論文。

    他在亞洲從事教學和研究逾十三年,1983到1989年白宮和國務卿任命他為東西文化中心的理事會成員。他曾多次赴美國參眾兩院的外交關係委員會及眾議院亞太事務委員會作證;1997年獲頒國際交流獎。現為美國中國研究學會的董事會成員及《亞洲事物》(Asian Affairs)學刊編輯委員。他曾被列入世界名人錄、美國名人錄、傑出人士、現代作家、公共政策專家年冊及亞洲研究名人錄。

    著有《面對新世紀的台灣:政治和外交事務評論集》(As Taiwan Approaches the New Millennium: Essay, 1999)、《紛擾中的台灣:陳水扁政權評論集》(Taiwan in Troubled Times: Essays on the Chen Shui-bian Presidency, 2002)、《鞏固台灣民主》(Consolidating Taiwan's Democracy, 2005)、《審判中的台灣民主:陳水扁時期和其後的政治變化》(Taiwan's Democracy on Trial: Political Change During the Chen Shui-bian Era and Beyond, 2010)、《台灣:民族國家或省份》第六版(Taiwan: Nation-State or Province, 2013)、《國民黨重新執政:2008-2012年的台灣大選》(The KMT Returns to Power: Elections in Taiwan 2008 to 2012, 2013)、《台灣(中華民國)歷史辭典》第四版(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2015)、《中國的對外援助和投資外交》三卷(China's Foreign Aid and Investment Diplomacy, Volume 1-3, 2016)
     

    譯者簡介 |

    劉泰廷
    中興大學法學(國際關係)博士,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臺灣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曾旅居加拿大十五年。其研究興趣包括兩岸關係、中國外交政策和東亞國際關係。
     
    許劍虹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專事中美關係研究,目前擔任《航空最前線》採訪編輯,業餘從事國軍與美軍二戰老兵的口述歷史,著有《飛行傭兵:第1美籍志願大隊戰鬥史》。

    媒體推薦

    「美中台三邊外交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的清晰記載。康氏勾勒一幅令人膽顫心驚的景象,並向世人述說爭端解決機制失靈可能在台海造成的影響。」──
    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邁阿密大學政治系教授
     
    「一部來自兩岸關係研究權威的重要作品。任何對東亞安全有興趣的讀者皆不容錯過。」──郝志堅(Dennis V. Hickey),密蘇里大學政治系教授
     
    「康培莊(John Copper)教授累積其畢生研究美中台議題之精力與見解,將之傾囊而出,成此佳作。此書娓娓道來三十年(1987-2017)間,橫跨台灣內政、兩岸和台美關係之時空發展。其論述經緯以1995-96年間台海危機爲基點,往前回溯並往後延伸兩岸之滄桑恩怨及台美關係的利害糾葛。全書不只提供讀者美中台三方博弈全域的歷史脈絡和宏觀架構,也使其體認到美中台三者互動關係之難解難分。因各方主政者之見解風格不同,民心走向之因時事地改變而瞬變,國內黨政利益互兢相逐,導致各方面對涉外事務之錯綜複雜而難以輕下斷論。尤以台灣在『兩大之間難爲小』的格局下,決策者更不得不在國際現實與完美理想間權衡妥協,以尋求國家最大平衡點,維護其基本生存空間。閱讀本書撫今追昔,適逢美中台三方政權更迭之際,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讀者可以用廣角的視野觀看台灣內政和外交的處境,而得到更多層次之深度解析。在此對這本學術著作的作者與譯者,致上深深的敬意與謝意。」──李偉欽(Wei-chin Lee),威克.佛瑞斯特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本書是美國學者莊康培在長期對台研究積累基礎上的力作。作者從1989年『天安門事件』起筆,以時序為線索推進,對台灣、中國大陸與美國三方的外交互動和政策演進作出了清晰而詳細的梳理。作者特別為台灣讀者撰寫關於2006年之後的發展,也對蔡英文政府當下面對的國際挑戰做了新的觀察。關注台灣及兩岸關係的讀者都不應錯過。」──林夏如,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課座副教授
     
    「康培莊教授著作等身,也曾赴國會外交委關係委員會作證。如書名所示,作者認為台灣的獨立傾向可能促使中美兩國開戰。相較於中美關係的其他時期,作者花費心力敘述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的發展,一開始把焦點集中在1996年的台海危機──中國試圖以飛彈威懾台灣,引來美國派遣艦隊至台灣海峽,以展示華盛頓力挺台灣的決心。包括我在內的許多觀察家,對於美中關係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美中關係可望於衝突、競爭和合作的複雜架構下持續發展,而兩國在地緣政治、經濟和外交上將繼續過招,未來華盛頓和北京不太可能在任何議題大打出手,即使涉及台灣的地位。」──Choice
     
    「本書回顧最近幾十年的歷史,以支持作者的論點。康氏研究兩岸發展逾四十年,並在書中以跨領域的角度評估兩岸關係的發展。」──中西部書評(California Bookwatch)
     
    「作為一位細心鑽研、作品頗豐的學者,康氏以過去數十載中美關係發展為背景,說明兩國越來越可能因台灣問題而對決。他分析天安門事件對中美關係所造成的破壞、飛彈防禦的議題,以及國民黨歷次敗選的發展。康氏指出政治人物討好利益團體可能帶來的危險──台灣的政治人物一面忤逆北京,一面期待美國馳援相挺,實際上在玩一場高風險的政治遊戲。」──《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書評
     
    「台獨的發展極有可能成為引爆中美交戰的熱點。本書作者依時序記錄了美中台三邊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到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的發展。」──《參考書目和研究書籍通訊》(Reference & Research Book News)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0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