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詳解四書三玄完結力作!
世道如此混亂,我們該如何安定身心,建構理想的世界?
其實,只要從個人的「修身」做起,朝「至善」的目標邁進便能達成。所謂「止於至善」,即是生生不息邁向善的境界,《大學》所提及的「至善」著重人際關係適當的實現;《中庸》則更深層地推及人類與萬物合一的可能性。
人我及天人合一,相信理想境界亦不遠矣。
讓天下趨近於理想境界的學問──
研讀《大學》,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
探索《中庸》,思考人類與天地萬物之間融合的可能性。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是指「究竟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闢一條更寬廣的路。
如果你的一生只能念一本書, 毫無疑問,你就該選擇閱讀《論語》。 宋朝宰相趙普說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也說,他以半部《論語》創王品。《論語》對年輕人與老年人、對平凡人與大學者,都是必讀與必須不斷重讀的經典。
生活在充滿巨變與不斷加速變遷的時代, 我們更需要一股安定身心的堅強力量。 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細說孟子自成一家之言的「人性向善論」, 肯定人有豐富的潛能可以行善, 行善之後,人的價值自然呈現,進而改變自己生命的形態, 找到修養的途徑,以及由內而發的快樂,得到意料之外的人生資糧。
人的生命有諸多限制,面對各種心想而事不成的壓力, 莊子主張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 與自然要「樂」,最後與道同「遊」。 如能悟得此道,則生命隨時充滿喜悅,明白萬物無一不在道中,萬物無一不美。 莊子希望人能理解,「道」在萬物之中,無所不在。一切從「道」而來,在與人相處時,忘卻一切人...
《易經》闡釋的宇宙是一個有機體,靠著陽性的主動力,以及陰性的受動力,彼此相互、相反、相成、相需,生生不息的永遠發展下去。 因此,真正了解《易經》的道理,就會了解禍福相倚、天道無吉凶。吉凶都來自人的欲望,所以最佳的趨吉避凶之道,是修養德行、化解欲望。 這就是《易經》予人最大的啟示:樂天道而...
(原書名: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 國學大師傅佩榮最完整、最深入淺出的《易經》課, 培養你自行占卜解卦的能力, 讓你看懂天道的啟示,解人間一切提問。 傅佩榮國學官方頻道:reurl.cc/mEZgl
當你苦惱於有用與無用、有錢或沒錢,你的生命該用什麼作為指引?老莊流傳千古的寓言與文字,提供人生問題最佳的解答。傅佩榮教授經典哲學文集新版重出,將「老莊的智慧」講座整理成書後,增加許多提問,閱讀起來輕鬆有趣。
以西方哲學為經,以東方哲學為緯 輔以宗教、藝術、教育與文化視野,拓展生命格局 「哲學」做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 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稱為「愛智」。 哲學的愛好智慧,不僅僅是理性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修煉,慢慢擺脫本能的衝動和欲望的困擾。 學...
老子以「道」為核心概念, 掌握道,了解萬物,才可悟得智慧。 究竟真實,從道來看萬物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探究老子的政治願望與人生價值。 學習道家,讓我們成為自己生命的統治者,人生就能得到很大的轉機。
日久未必見真情,倒一定會見人心。 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從來不簡單。 古代的一陣清風,吹散現代人心頭的霧霾。 ——正是時候讀莊子! ★熱銷超過十五萬冊《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從心開始》、《穴道導引》作者蔡璧名最新作品 ★原典逐句白話漫畫圖文解說・ 鍊就投身滾滾紅塵人世間的勇氣
蔡璧名新作──《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 依循傳統中國哲學特重修習、實踐之特色,承繼學界既有「工夫論」研究, 進而正視認識理論與完成任務間的巨大差異,採「專家與生手」研究進路試圖突破「論」的樊籬, 尋求將《莊子》的理想身體感在日常生活中體現、落實的可能。
如何讓神從神壇走向廚房?擁有魔戒,你會做什麼? 悲劇可以淨化心靈嗎?享樂主義的快樂清單說什麼? 若我受騙,則我存在?有多少力量,就有多少愛? 古希臘哲學留給後世無限寶貴財富,探討宇宙及萬物的來源;接續的中世紀哲學由基督宗教主導,綿延1300年,卻被稱為「黑暗時代」,哲學成為神學的女僕。但不能忽略...
中國古典哲學家莊子的珍貴智慧,化身為當代社會的醒世箴言。傅佩榮教授採用問答形式,精闢闡述莊子的豁達思想,針對如何做好職場關係管理、父母與子女如何互動、怎樣在職場上安身立命等種種現代生活的難題,提出最圓滿的解決之道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引領思潮的重要指標 《正義》哈佛教授桑德爾 睽違八年重磅新作 用思辨回應撕裂的世界,當前我們最需要的一本書 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功的社會,真的實現了平等與正義嗎? 桑德爾高聲疾呼: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思考「成功」的價值。 直視當代社會最重大的課題與挑戰,...
《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教我們一件事: 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起伏變化,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 一本幫助我們化解內在偏執,轉念面對外在挑戰的《易經》使用手冊
「止於至善」一詞出於《大學》開宗明義的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是「至善」?依據儒家的說法,「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獨自生存,因此「善」是我們修養自己、成就人生的必經之路。以個人而言,「至善」是盡到與人相處時的職責。
儒家思想發韌於孔子,完成於孟子,應用於《大學》,結晶於《中庸》。在本書中,《大學》只占三分之一的篇幅,談的較多的是《中庸》。如果《大學》是大學生的教材,《中庸》就是研究生的讀本了。《中庸》的一開始就提及:「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三句話聚焦於人的生命原貌與人生正途。人之「道」是擇善固執,人之「性」是向善,將兩者連結在一起的是「明善」及「誠身」。《中庸》以此為出發點,進而把人類與天地萬物融合成一個整體來思考,提出一系列讓人「心嚮往之」的論述,而人類在世間所能期望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很明顯的,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止於至善」。
儒家有這麼美妙的觀點,無論其是否能夠實現,我們皆應盡力學習認識其價值。
◎傅佩榮解讀經典全系列: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
《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
《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
《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
《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
《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39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