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

Black Earth : The Holocaust as History & Warning

4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8/06/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851236
  • 字數: 264,238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1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這是歷史的幽靈徘徊不去的亂世
大濫殺、強制滅絕、滅種、滅族再度上演?!當今世界現況已和希特勒所處的世界愈來越像!
地球人口爆炸、乾淨水源短缺、糧食危機,外加全球氣候變異、天災人禍頻傳……

一直以來我們誤會大屠殺的真正成因:生態恐慌和國家毀滅!
原來,人人都可能是滅絕的幫凶!!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80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比爾‧蓋茲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漢斯.羅斯林

  • 電子書: NT$ 169

    《紐約時報》蟬聯暢銷榜冠軍、《華盛頓郵報》選書 AMAZON超過2000則讀者踴躍留言,佳評如潮! 提摩希‧史奈德(《黑土》作者、知名歷史學家):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現實世界並沒有「成人」。我們得自己收拾殘局。自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不分階級、行業、領域,永久受用!

  • 電子書: NT$ 301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電子書: NT$ 385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擲地之作★ ★亞馬遜Kindle 優秀非小說讀物★ 食利的資本主義、充斥菁英與職業政客的民主主義 在21世紀搖搖欲墜 敲響了民主資本主義的警世鐘!

  • 電子書: NT$ 336

    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世界這麼不平等?   「我們這個時代的達爾文」賈德‧戴蒙經典不墜之作 最具原創性與影響力的一萬三千年人類簡史    

  • 電子書: NT$ 595

    「不敢相信,這真是太可怕!」 我們永遠只會這麼說,然後繼續享用晚餐 從猶太大屠殺、盧安達到新疆維吾爾,為何沒有人阻止種族屠殺? 聯合國在幹嘛?世界警察美國為何不幫? 是刻意縱容還是無能為力?是無利可圖還是道德淪喪? 國際開發總署署長 薩曼莎.鮑爾 拆解人道難題的批判之作   ★ 榮獲...

  • 電子書: NT$ 450

     【作者新版序言+新增史證修訂】 *獨家贈品:購書就送《人類大歷史(增訂版)》電子桌布(手機與mooInk尺寸)一組(zip檔下載)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 但今日,只剩下一個人種:智人(Homo sapiens),亦即明智的人種。 但是我們真的明智嗎?

  • 電子書: NT$ 350

    ArtScape 由藝術構成的臺灣視野 消失在臺北圓山大飯店底下的神殿 竟是日出之國神明遠渡來臺的居所 當世界戰局的大轟炸與炮火,震盪、重整了東亞秩序 神明離去之後,神之器變成了敗戰物,又將流落何方?

  • 電子書: NT$ 385

      作者布魯梅爾擁有三十年外交經驗,他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帶領讀者縱橫千年世界史,剖析國家贈禮的奧祕,以及每一件禮物背後的含義。無論是想增廣見聞、充實歷史知識的一般讀者,還是有志於國民外交與強化送禮手腕的現代公民,都不能錯過這本知性與樂趣兼具的讀物。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299

    繼俄羅斯後,下一個掀起全球風暴的國家在哪裡? 全球油價波動,竟是這個人一手操弄? 他是MBS,最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獨裁者。 《鯨吞億萬》作者最新力作 入圍 2020 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年度商業圖書

  • 電子書: NT$ 442

    從青銅時代至今日局勢,理解中亞史重磅經典之作 顛覆游牧民族=野蠻人的刻板印象 中亞的璀璨文明,照亮了整條路上絲綢之路 絲路上帝國的歷史,就是中亞各民族的歷史 ★ 榮獲美國出版協會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 ★

  • 電子書: NT$ 442

    全世界的人都在讀、討論度最高的當代歷史鉅作! ◆ 授權全球30個國家,銷量突破100萬冊 ◆ 榮登各大媒體書店年度最佳選書 ◆ 無刪改繁體中文完整版隆重上市 絲綢之路主宰了人類的過去,也必將決定世界的未來 牛津大學重量級史學家彼德‧梵科潘重新解讀世界史 以全新角度、宏觀視野、創新思維、清晰邏輯、...

  • 電子書: NT$ 403

    1921年初版問世以來,全球銷量超過10,000,000本 歷史上最成功、最多人閱讀過的世界通史 九千年人類史詩故事 傳承一世紀的歷久彌新 1922年第一屆紐伯瑞文學獎經典巨著 全球銷量超過一千萬冊,有史以來最多人讀過的世界通史 最新90章增訂版,從開天闢地到茉莉花革命 最完整、最易讀、...

  • 電子書: NT$ 184

    本書是世界知名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用50年時間周遊世界各國完成的《世界文明史》最終結論 。 作者認為,面面俱到的觀點並不存在。畢竟我們無法全盤了解歷史,因此我們得有「歷史是片面」的認知,我們必須「暫且安於目前臆測」的態度;對於歷史,也該和科學、政治學、相對論和其他法則一樣, 這是一種必須抱持的人...

  • 電子書: NT$ 450

    熱烈預購中,10/30正式派送至個人書櫃 全球熱銷巨著《人類大歷史》精彩改編、精美插圖 隆重推出第1冊〈人類誕生〉 全球同步出版 當代思想指標,《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作者:哈拉瑞  挑戰電影視覺風格 全新力作   人類這種弱小動物, 究竟如何能統治地球...

  • 電子書: NT$ 364

    世界分崩離析,文明漸行漸遠,如何跨越分歧,找出連結彼此的新敘事? 什麼是左右世界歷史的關鍵力量?我們很常想到戰爭與英雄、政治經濟制度與地理環境,卻常常忘記「敘事」的重要性。從石器時代開始,不同文明的人類就用敘事來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也用敘事界定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不同敘事間衝突與融合,奠定了不...

  • 電子書: NT$ 338

    傳染病與人類文明交融史  經典中的經典  世界史奠基巨擘—麥克尼爾 史詩級代表作  瘟疫,是人類最深的恐懼, 病菌,是塑造人類歷史的推手, 槍砲、鋼鐵也擋不住這股力量!

  • 特價 電子書: NT$ 416

      這場「東亞百年戰爭」起自於幕末,終於大東亞戰爭,其核心是日本為「抵抗西方列強入侵亞洲」而發起的反擊戰爭。   面對戰勝國史觀的壓迫,日本人為肯定自己而建立的大東亞戰爭史觀,能夠說服我們嗎?中文世界又該如何理解,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

  • 電子書: NT$ 300

    一個慷慨無畏的靈魂,如何以他的思辨與抉擇撼動世界? 《真確》作者漢斯.羅斯林逝世前堅持寫下的人生自述! 為什麼比爾.蓋茲會自掏腰包,讓全美大學生人手一本《真確》,甚至要求每個微軟的員工都要讀? 是什麼樣的人生歷程與思辨,讓漢斯.羅斯林成為舉世聞名的全球公衛學家與教育家,並以《真確》揭露...

  • 電子書: NT$ 293

    文明的搖籃、發展與衝突、貿易戰爭、殖民爭霸、強權併吞、生態環境 海洋是世上最大犯罪現場?最多不法之地? 大海的一切,牽動著陸地上的人類,7大海洋的過去與未來如何影響世界?

  • 詳細資訊

    已故歷史學家東尼‧賈德:史奈德是我一九八九年之後一直期待的那類人的典範:研究東歐的一代美國學人。……
    史奈德的敘事功力,令人想起同樣任教於耶魯大學歷史系的中國史學家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教授。

    這是歷史的幽靈徘徊不去的亂世
    大濫殺、強制滅絕、滅種、滅族再度上演?!當今世界現況已和希特勒所處的世界愈來越像!
    地球人口爆炸、乾淨水源短缺、糧食危機,外加全球氣候變異、天災人禍頻傳……
    一直以來我們誤會大屠殺的真正成因:生態恐慌和國家毀滅!
    原來,人人都可能是滅絕的幫凶!!

    ★全球東歐史研究領域最著名的重量級歷史學專家
    ★耶魯大學開授東歐史課程,選修人數動輒逾兩百人的知名教授
    ★《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編輯選書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 Editors’ Choice
    ★《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出版者週刊》 2015年度好書
    ★入圍英國最著名非小說圖書獎「塞謬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決選
    ★亞馬遜網站(Amazon)歷史圖書類長年高踞 Top 20 的暢銷歷史作家
    ★普立茲獎得主安妮‧艾普鮑姆(Anne Applebaum)、歷史學家伊恩‧克索(Ian Kershaw)、歷史學家黛博拉‧利普斯塔特(Deborah Lipstadt)、前美國國務卿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推薦

    「生存競爭」這個赤裸原始的課題又逐漸浮上檯面。
    如果人失去了成為「人」的條件,非常有可能再度形成「清洗」世界的危機!
    人們長久以來對二戰大屠殺的刻板印象是,納粹德國透過精密的計畫,對領地進行全面控制,對外侵略的同時也對內屠殺。因此人們以為,形成大屠殺機制的關鍵因素是,一個高效能的國家威權,宣傳極端的種族偏見,運用極致冷酷的科學理性來進行種族清洗──在今天,這些因素似乎不太可能重現。
    知名歷史學專家提摩希‧史奈德的《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正是為了打破上述迷思,嘗試將當前國際時局發展如何與二戰發生關聯,提出新的見解,震撼國際史學界!在《黑土》如史詩般、講述種族滅絕和生存歷史一書中,提摩希‧史奈德替這一樁二十世紀最殘暴的行動提出了新的解釋,並揭示接下來的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面臨的挑戰。他根據來自東歐的最新研究資料,這一場浩劫倖存者所提供、早已被人遺忘的證詞,提出了猶太人大屠殺事件仍然離現今人類一點都不遠,不但比想像中更易於理解而感同身受,也更加令人不寒而慄。

    大屠殺的概念始於希特勒幽暗但不難理解的腦海深處,認為消滅猶太人能恢復世界平衡,讓德國人取得迫切需要的資源。這種世界觀只有在德國摧毀其他國家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所以希特勒的目標是在歐洲掀起一場殖民大戰。在無國界地區,幾乎所有猶太人都喪失性命。唯獨少數正義之士,在沒有組織機關援助下,幫助被迫害的猶太人。《黑土》一書中有部分最新研究是致力於理解這些非凡難得的個人行為。他們面臨種種難以超越的艱難,只能更加確認──當國家毀滅和生態恐慌招致危險,這些人的義行固然值得效法,但處於相似情況下的人類,往往很難會有如此做法。
    史奈德認為忽視大屠殺的教訓,導致人類誤解了現代性,並危及未來。
    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已愈發近似二十世紀初,儘管人類不太願意承認,但此時此刻越來越像希特勒的世界。要拯救世界、拯救人類,我們必須正視大屠殺,並從歷史警訊中學習。

    ※ 專文導讀推薦
    ‧黃哲翰│udn《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戴達衛(David Demes)│udn《轉角國際》專欄作家、清大社會所博士生
    ‧陳柏旭│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 國內學者專家聯名推薦
    ‧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林育立│媒體撰稿人、旅德記者及譯者
    ‧陳致宏│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
    ‧廖揆祥│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副教授
    ‧蔡慶樺│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專欄作家
    ‧戴麗娟│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令人欽佩又殘酷的一針見血……非正統卻又挑釁的書寫。
    ──《紐約客》

    ‧《黑土》一書既迷人又精彩、勾人……令人不安的寫實。
    ──《華爾街日報》

    ‧深具啟發、有說服力……更息息相關。
    ──《亞特蘭大日報》

    ‧堅定直視大屠殺……大膽將過去與現代連結並毫不畏懼。
    ──《紐約時報》

    ‧史奈德的歷史巨作為當代提出至關重要的一課……證明身為知識分子和追求道德資源,如何更深層地去思考可怕的過去,從而去強化並建立一個以法治、權利和公民為基礎的未來。
    ──《華盛頓日報》

    ‧一次針對大屠殺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重新評斷,一門確信能致使讀者重新思考所思所知、所相信的課題……對於那些渴望了解大屠殺在歷史上神話性元素的人而言,《黑土》將是一場不安的閱讀體驗。
    ──《經濟學人》

    ‧史奈德既是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也是一位活潑的記者……如果我們更清楚了解納粹的恐怖,我們也就不易在這時代被往昔片面之辭給誤導。
    ──《評論家》

    ‧史奈德的書寫既優雅又清晰,他廣泛閱讀許多為人熟知的文獻,並在本書中將前作彙整成一部大屠殺的書寫,以陌生語彙重現熟悉議題的論述,挑戰專家與非專家的思維。
    ──《以色列國土報》

    ‧不論你已閱讀過多少歷史、傳記甚至回憶錄,本書將迫使你在看待大屠殺歷史中,看到全面性、具啟示性的一道光芒。
    ──《猶太週報》

    ※ 國際知名學者專家一致推薦
    ‧各方面都異常出色!……儘管我已廣泛閱讀大屠殺相關書寫,每一章都還是學到新的東西。熟悉多種語言的史奈德挖掘了同時期常被忽略的東歐資料。
    ──史蒂芬‧卡特 Stephen Carter(耶魯知名法學家),《彭博新聞社》

    ‧在這本極具重要性的《黑土》中,史奈德迫使我們重新審視這些巨大的罪行,以熾熱的知識分子誠信書寫的最新力作,比前作《血色之地: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歐洲》更深入地去探討兩個政權如何交互影響。
    ──安東尼‧比弗 Antony Beevor(知名軍事歷史學家),《星期日泰晤士報》

    ‧在這本不俗又創新的書中,作者重新審視了大屠殺相關文獻淵源,將希特勒的「種族滅絕」牢牢置放於1930年代歐洲政治與外交之中,對於關心那段艱難歷史的人,這是一本必讀之書。
    ──安妮‧艾普鮑姆 Anne Applebaum(長期觀察中東歐專欄作家、普立茲獎得主)

    ‧對大屠殺提出大膽、全新的理解方式,將希特勒的種族世界觀和國家毀滅及對於糧食、土地索求作連結,這見解將使人對現今世界深思卻也感到不安。《黑土》採用較近代的可怕、不人道的歷史,強調重新思索未來之迫切。
    ──伊恩‧克索 Ian Kershaw(英國歷史學家)

    ‧部分歷史兼涉部分政治理論,這是一本令人獲益良多卻也極富挑戰性的重新解讀。
    ──亨利‧季辛吉 Henry Kissinger (前美國國務卿)

    ‧對於了解大屠殺,這是一本挑釁、具挑戰性卻也極重要的讀物……作者迫使我們重新思考,我們原以為早就理解的教訓。
    ──黛博拉‧利普斯塔特 Deborah Lipstadt (美國歷史學家)

    ‧不只有力地揭露大屠殺的恐懼,更有說服力地分析大屠殺至今仍有的威脅。
    ──布里辛斯基 Zbigniew Brzezinski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東歐史,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在巴黎、維也納和哈佛大學擔任過研究員。曾獲漢娜.鄂蘭獎章、萊比錫書展大獎、美國藝術文學院文學獎項,文章評論散見全美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專欄。撰有多部備受稱譽的史學著作,包括《血色之地: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歐洲》、《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即將出版)等。同時也是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外交關係理事會暨良知委員會的成員、維也納人類科學研究中心的常駐研究員。
    Author Photo-Timothy Snyder, Credit Ine Gundersveen

    譯者:陳柏旭
    現為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學士、中央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合譯有《酷兒政治與台灣現代「性」》。

    影音資訊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028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