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共当局害怕
让全球藏人看见希望的发声
──你从未见过或听过的西藏
★★★馮客經典作品全新中文譯本★★★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一九九九年,這本書寫作的起點。那時王力雄剛出版《天葬──西藏的命運》。再寫一本新疆問題的《天葬》是他最初的想法。不過當局以「竊取國家機密文件」的指控,讓他鋃鐺入獄。不過這個牢獄之災也成了他理解新疆的一個轉捩點,在今日中國,能讓維吾爾人接納漢人的地方,大概只有關押政治犯的監獄。那次入獄給他的最大收穫就...
重建漢藏之間兩個歷史真相的第一本書! 1959年3月達賴喇嘛出走事件,海內外有多個版本流傳。在中國有「民間版」和「官方版」兩個主要版本。「民間版」即「讓路說」:當年達賴喇嘛出走印度,是毛澤東放走的。「官方版」則是「劫持說」,這個說法首見於1959年3月28日發布的《新華社關於西藏叛亂事件的公報》:...
本書記錄了作者2010年到2015年這五年間,三次沿著中國和北韓的邊境旅行的故事。這個帶有奇幻色彩的旅行,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的北韓情結。只有中國人最能夠理解北韓,因為中國的過去就是北韓的現在。中國人審視北韓,就像回望自己昨天的身影。
達蘭薩拉,一座世界知名的小鎮。 她是藏傳佛教的新聖地,也是一座難民營。 在被妖魔化的「舊西藏」與被革命窒息的「新西藏」之外, 千里跋涉、翻越雪山、通過達蘭薩拉走向全世界的 「第三個西藏」在此重生。
2022年世界歷史協會班特利圖書獎 改變對殖民時代中國角色理解的先鋒史學之作 本書故事極具感染力,色彩豐厚,深具洞見。 從全球史的角度去詮釋潮州人成功的歷史,驚人深刻,饒有勝意!
「六四是墳墓,埋葬了三十四歲的我!」 一九八九年,劉曉波因參與了「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被捕,遭羈押年餘後,寫下《悔罪書》而獲釋。但重獲自由並未讓這位溫厚的知識分子心靈平靜,「各種問號折磨著我,儘管在表面上我的生活是平靜的,但內心深處的掙扎一刻也未停止過。而最根本的問題是: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日本刀揮舞下,藏人的血把白雪染成了黑色。 世界最強的騎兵軍團,卻使天罰降臨草原上。 司馬遼太郎大獎、大同生命地域研究獎作家楊海英另一紀實文學力作
本書爬梳中共在新疆的統治歷程,可謂是新疆從「解放」至今在中共治下的一部通史;在梳理歷史脈絡時,也側重新疆當地的民族幹部地位如何衰退、以及來自內地的漢人幹部的權力上升的過程。更能使讀者明白,自新疆「解放」至今的七十年間,中國共產黨曾經自詡為少數民族的「解放者」,如今卻成為拘禁並改造少數民族的政治力...
若非共諜滲透國府黨政軍機要職位,中共豈能取得政權? 情報工作,一人可以興邦,也可以毀國! 透視中共情報組織及其間諜活動,探究如何強化臺灣防禦戰線!
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站了起來的王丹,一直沒有低頭。 23年後,王丹要重說史,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無疑地,六四事件、兩次入獄對王丹的人生經歷鐫下深刻的痕跡,但「民運人士」只是他的身分之一。 王丹還有歷史研究者、詩人等各種面向。如今王丹已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曾經在中...
整個社會遲遲未曾公開面對的禁忌色彩,加上人們對中國現狀的持續不滿,造就了一則則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傳說。 揭開誇飾和想像,故事底下藏著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我們都在追問。 Truth vs. Myth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藏人的自焚,世界的恥辱! ◆「西藏是拷問中國、國際社會人權和公正標準的最嚴厲問卷,沒有人可以回避,可以繞過去。目前為止,沒有人不受辱蒙羞。」──艾未未 ◆寧可自毀,也不傷及他人──「人不必自身敢於自焚,只要敢於在想像中正視自焚,就可以看到自焚者以渺小的一己之軀,與龐大的暴政機器抗爭的英勇與悲...
文革五十週年紀念新版 文革依然是禁區,《殺劫》依然是禁書 傳統藏語並無「革命」一辭。半個多世紀前,中共解放軍進駐西藏,刻意結合原先藏文的「新」與「更換」才造出這一個全新的辭彙。藏語「革命」的漢語發音近似「殺劫」,恰恰表明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革命」為西藏帶來的種種劫難。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本書所描述的從事社會運動的女性,就是此類敘述的典型例子。中國女性向來在社會運動中扮演二線的角色,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由,讓書中的女性跨出人生既定道路,成為鎂光燈下面對龐大國家機器的鬥士?甚至留下迥異於男性運動者、令世人難忘的表現?
本書為六四民運領袖王丹的第一本個人完整回憶錄。由王丹親自執筆,藉由回顧他從小到大的日記,爬梳他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折。除了批露自身成長與心路歷程外,王丹也試圖以呈現其個人記憶全像來完成其身為「六四」重要成員所應負的歷史責任──還原他個人所知所為的部分歷史面貌。王丹想傳達的就是他這樣一個人,在一個國家中,...
有人把台灣當作一塊跳板、反共基地,甚至是海撈一筆就可以揚長而去的藏寶船,但對更多人而言,台灣是家,是國,這裡不是一條船。 「坐船心態與深耕心態,這裡不是一條船,這裡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土地。」——鄭南榕 本書收錄三十年前曾參與新國家運動的前人憶往、島上各種不同族群的新國家期待,以及世界各國邁向獨立的...
《大脚印儿》与当下中国的秘密挨得很近,甚至已经是一次侵入。(李海鹏评语) 这是一本在中国和境外都没有机会出版的纪实作品,因为它只信奉历史记述的理性视角,没打算讨好任何一边的价值趣味。书里呈现的是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2008年的仓皇世事,专注于内里的细节与逻辑——就如同他引领我...
这是一部细致还原“南周事件”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2013年年初的南周事件,演化成六四天安门广场事件之后最显著的一起争取言论自由的公共事件,它短促而又波澜翻卷,本书即取材于此。这部作品不是调查,不是解密,也不会穷尽真相,只是具备百分百真实性的故事,所呈现的一切自成一个完整的世...
他们是处于现场的人。身在西藏现场,又敢于把真知说出来,还具有分析和传播能力,这样的人在今日中国不说绝无仅有,也当是凤毛麟角。在西藏信息被中国官方垄断和遮蔽、外界难以进入西藏现场的今天,他们的作用难能可贵。即使在中国官方媒体傲慢地宣称境外媒体没有记者在西藏──正是因为中国的限制──因而没有发言权时,也不能不承认境内「有两名自由撰稿人」在给外面供稿(见众多中国官方网站刊登的文章「自由亚洲电台为藏独分子做宣传」)。
这本书是从唯色和王力雄为位于华盛顿的「自由亚洲电台」所撰写的数百篇专栏文章中选辑编成。从二○○五年至今,他们每人每周各写一篇文章,再翻译成藏语,用卫藏、安多、康三种语音对藏地进行广播。因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无论是研究西藏、了解西藏,甚至是旅游西藏,只要想面对真实的西藏,想听到发自西藏现场的独立声音,他们二人就不能不被当作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可以说,这些文章相当于西藏的脚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描绘出西藏在时间中的轨迹,凝聚成西藏现实的缩影。如果仅以他们那些大部头的出版物,只能在知识界产生影响;而这些短小精悍、切中现实、反映藏人民众心声的广播,却使他们在今天藏区各地的普通百姓中享有广泛声誉,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众多知音,挂满表达感激的哈达。
作者介紹
唯色
一九六六年出生于「文革」中的拉萨。籍贯为藏东康地的德格。一九八八年毕业于成都西南民族学院汉语文系,曾长期在拉萨担任《西藏文学》杂志的编辑。作品包括:诗集《西藏在上》(青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散文集《名为西藏的诗》(原名《西藏笔记》,花城出版社,二○○三年;出版后旋遭查禁,二○○六年大块文化重新出版)、游记《西藏:绛红色的地图》(台湾时英出版社,二○○三年)、图文书《绛红色的地图》(中国旅游出版社,二○○四年)。二○○六年除了记录西藏文革珍贵影像的《杀劫》外,同时出版收录完整西藏文革口述历史的《西藏记忆》,以及曾被查禁的《名为西藏的诗》(均为大块文化)。二○○八年出版《看不见的西藏》、二○○九年出版《鼠年雪狮吼》,系二○○八年西藏三‧一四事件的大事记。以上相关作品将陆续将出版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等多国语言版本。西方学者认为唯色是「中国知识分子中,运用现代传媒表达观点的第一位藏人」。现为自由作家。她的创作理念:「写作即游历;写作即祈祷;写作即见证。」
王力雄
一九五三年生,籍贯山东,汉族,被誉为「中国最敢言的作家」,经典代表作《黄祸》是引起全球媒体关注的政治预言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其它著作包括《溶解权力──逐层递选制》、《递进民主》(针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前途所勾勒的理想蓝图),以及对中国新疆问题的亲身经历与思考的《我的西域,你的东土》。《天葬》一书,曾被誉为「汉人所写关于西藏问题著作中最客观公平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如果你希望只读一本书,就对全球关注的西藏问题有全貌认识和清晰理解,这本书就是最佳选择」。就这标准看来,《天葬》已然成为西藏研究的一个品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