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向光而行,讓影子成為過去
在暗處尋覓生命的光亮,讓迷航者有靠岸的港灣。
移民工文學獎邁入第四屆,這個以新移民、移工為主體的書寫,讓「非主流」的聲音與「主流」相遇,讓我們看見彼此、增進相互的理解,也讓我們看到這些作品述說的雖然是移民工的故事,卻道出了普世的人性和價值:你我何其相像!
移民移工的「離鄉」,讓他們開始跟原本不可能遇見的生命交相滲透,於是「相遇」成了另一個生命課題。在閱讀這些愛、疚、罪、瘋的故事時,這其實也是在寫我們大家,我們共存在同一個互賴的生活空間裡,沒有人應該是他者。
帶我出門,用老派的方式約我,在我拒絕你兩次之後,第三次我會點頭。 不要MSN敲我,不要臉書留言,禁止用What’s App臨時問我等下是否有空。 我們要散步,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 我們今晚因為相愛而懂得狡猾,老派的。 苦踟躕,甜懊惱。《我是許涼涼...
流,是肉身,也是心靈的流動。他們自故土來到臺灣工作、成家或求學,與命運共舞之際,不僅求現實生活的安頓,更試圖為流動心靈尋找安頓的方法:歌唱、起舞、聚會、學習......也或者,搖起筆桿,用第一人稱寫出流動生命中的文學創作。
四個失去生命、一個至今仍下落不明的小女孩, 一個被司法粗暴奪走將近二十年人生的冤案受害者, 自上世紀起始終逍遙法外的連續殺人犯。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作者再次挺身而出—— 揭開日本司法的黑暗面,推翻科學辦案的神話。 日本二〇一六年最知名書籍行銷案「文庫X」的真身,銷量已破三十萬大關。
★特別收錄:全書附作者攝影彩圖四十餘張,精彩又經典。 「沒有哪座歐洲城市如同維也納一般, 對於文化生活,有這樣充滿熱情的渴望。」 「在接觸奧地利德語及歷史的過程,我常有親切的感覺。 奧地利不是台灣,但卻常常讓我想起台灣。」 作者以德語關鍵字為路標,這次聚焦奧地利的書寫與閱讀, ...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遠離故鄉的人,在異鄉城市的角落、在工廠的霧霾中,以及在孤單的漁船裡,耗盡力氣掙得一餐溫飽、一畝田,與不會漏水的屋頂。在潮汐推移之間,日月更迭之際,訴說流浪的故事。讓迷航的人,有靠岸的港灣。
◆這是由多位作者集體創作的關於東南亞移民工「來」臺灣,或者「過」臺灣的故事。主角可能有工廠或家務工、留學生、配偶與子女、社工、專業受僱者等等。讀者在閱讀與賞析文學之際,可能也要設想移民/工嘗試在「業餘」、「勞餘」寫作的現實問題,以及願意和人分享自己不一定美好的生命的勇氣。而讀者可能也得感謝跨文化譯者們的投入,讓「文盲」的我們有機會克服文字障礙、檢視自己的文化偏見的機會。有時候人得先躺身仰望,才能看見上面更廣的世界。--張茂桂
◆感謝這些移民工文學作品,以輕快、劇烈或溫柔的生命之歌,讓我看見過去所未見或忽略的世界。--張郅忻(作家)
◆移民工是特殊族群,離鄉背井,艱苦奮鬥,儘管故事各有不同,切入點也不一樣,普遍調性卻都是悲痛黯淡,正面勵志的已不多,遑論溫馨喜劇。〈一碗紅彈珠裡的思念〉這篇恰恰是少見的一齣溫馨喜劇。……〈塞車〉的作者才華洋溢,敘事結構、節奏鋪陳無不恰到好處,全票贏得首獎算是剛剛好!嚴格說來,這是一篇超越「移民工文學獎」,擺到其他任何文學獎都會讓人眼睛一亮的好作品。--傅月庵(作家、出版人)
◆離鄉原就是永恆的話題,這個字眼常常令人聯想到漂泊、鄉愁、流離、夢碎、孤獨和身分認同,然而在本屆移民工文學獎初選入圍作品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相遇。移民移工的生命,開始跟原本不可能遇見的生命交相滲透,而他們留在母土的人和事,也因為他們的缺席,醞釀出微妙的化學變化。--雷叔雲(自由撰稿人、譯者)
◆我打第一眼就很欣賞〈珠與龍舟〉這篇文章。雖然不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但至少也名列前茅。……這篇文字,非常可能成為臺灣移民工文學裡,一篇獨特題材,獨特風格的典範。遠遠超越了移民工的自憐自艾,悲情喃喃,而凸顯了人在不甚快樂的處境下,仍能找到情誼,找到寄託的生存本能。--蔡詩萍(作家、媒體工作者)
作者簡介
東南亞移民工
二○一七年,臺灣約有六十六萬名東南亞跨國工作者、十六萬名婚姻移民以及五萬名失聯移工。她/他們是共同居住這塊土地不容忽視的第五大族群;她/他們做你我不願做的底層勞動,支撐臺灣基礎建設;她/他們長時間協助我們照護家中的老病殘,無眠無休;她們許多人是我們新生下一代的母親。
這次,她/他們透過移民工文學獎,寫下自己創作。
Facebook粉絲頁:移民工文學獎since 2014
移民工文學獎
移民工文學,是以新移民(外籍配偶)與移工(外籍勞工)為主體,所生產出來的文學。
此刻的臺灣,來自東南亞的移工超過六十萬人,婚姻移民將近二十萬人,新移民二代也已達三十萬人。這些人的文化與生命經驗,豐富了臺灣,而她/他們的書寫,亦是臺灣文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移民工文學獎的舉辦,即是為了鼓勵、並留下這段可貴的歷史。藉由以新移民、移工為主體所生產的文字創作,呈現異地漂流(移工)、兩個故鄉(新移民)、雙重血緣(二代)的文學風貌。
第四屆移民工文學獎評審
◆母語評審
泰國|方欽茂 พงศ์สวัสดิ์
越南|阮氏青河 Nguyễn Thị Thanh Hà、阮麗芝 Nguyễn Lệ Chi
印尼|沈天德 Joy Simson、Nuraini Juliastuti、Jesus Anam、Dede Oetomo
菲律賓|沙愛麗 Nene Ho、Jhesset Thrina Enano
◆青少年評審
蕭瑋均、李芝宇、蔡定邦、江婉琦、黃婧萓
◆決選評審
張郅忻、雷叔雲、傅月庵、蔡詩萍、張茂桂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