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渡戶稻造《武士道》、岡倉天心《茶之書》並列
日本人以英文向歐美介紹日本文化與思想的代表著作
西鄉隆盛、上杉鷹山、二宮尊德、中江藤樹、日蓮上人
從五位代表性日本人認識大和精神
對台灣人而言,日本如此親近,卻又像戴著面紗永遠看不清楚她的面容。就連日本偉大的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一生完成了無數的歷史小說巨著,卻也在人生的後期致力於散文寫作,想要探求出日本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樣貌。 既然日本是台灣關係密切、甚至具有特殊感情的鄰國,那麼我們台灣人就不能永遠只是倚靠日本人所寫...
如果你只能透過一本書 洞悉近代日本的生成原因及歷程,本書將是最佳的選擇:以清晰易懂又生動的散文風格,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藝術、外交事務以及日本社會其它層面的重大趨勢進行全面性的完整分析
《茶之書》的作者——岡倉天心(一八六三到一九一三),生於日本橫濱,父親原為福井藩士,後受命轉為貿易商。岡倉天心所生存的年代,正是西方文明挾帶龐大勢力席捲東方的明治時期。然而,在如此風雨飄搖之際,岡倉先生力抗「西方一面倒」的主流情勢,正視日本傳統美術的優異價值,以美術行政家、美術運動倡導者的角色,為...
最全面、最完整,寫給當代與未來的新英國史 一座與外隔絕的邊陲群島,如何成為海上霸主與世界大國? 一提到英國,你會想到什麼? 倫敦鐵塔、皇家衛兵,果醬司康、炸魚薯條,披頭四、哈利波特, 高貴優雅的英國王室,還是支配世界四分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國? 除了老掉牙的歷史事件和王室八卦祕辛,你應該認識它更多!...
西元一六○○年十月 一場日本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會戰,在日本中部展開 兩軍於方寸之地惡鬥不過數小時,隨即決定勝敗 日本往後四百年的走向,亦於此刻塵埃落定……
~拆解大航海時代的「強國煉金術」~ 改寫歷史的不是偉人名將,而是真金白銀! 從錢眼中,重看大國興衰史後的經濟真相。 ★當當網99.7%好評!
本書《戊辰戰爭:還原被隱藏的真實》係暢銷歷史書作家洪維揚前作《幕末:日本近代化的黎明前》之接續作品。內容上起慶應三年十二月九日(格列高里曆1868年1月3日)小御所會議之後,下迄明治二年五月十八日(格列高里曆1869年6月27日)蝦夷政權總裁榎本武揚以下所有官員在蝦夷地向新政府軍陸軍總裁黑田清隆、海...
一個延伸到遠東的綿延不絕的開放邊疆,既是俄羅斯成為歐亞帝國的原因,同時也是它無法融入歐洲的關鍵。巨大的邊疆、蒙古人的征服、來自拜占庭帝國的法統,使羅斯大地這塊「次生文明」,搖擺於歐洲和亞洲之間、掙扎在自由和專制之間、被不斷形成的新的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的矛盾和衝突所撕裂。
這是一本關於法國的古今全史,也是一紙寫給法蘭西的情書 英國大眾歷史作家界的祖師爺諾里奇爵士,以幽默風趣、引人入勝的筆調, 引領讀者走進「高盧雄雞」兩千年的迷人歷史
英格蘭王朝二部曲.史詩最終章 金雀花家族╳蘭開斯特家族╳約克家族╳都鐸家族 百年的恩怨情仇,紅玫瑰與白玫瑰之間的戰爭 《旗幟晚報》、《公開信月刊》、《星期日電訊報》、《泰晤士報》、《星期日郵報》、《觀察家報》、《每日郵報》、《文學評論》同聲讚譽 繁體中文版獨家附「英格蘭四大家族世系圖」
為什麼同樣都是「西方文明」,英美與歐陸的歷史發展及觀念秩序,會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歐陸的極權歷史,對於歷經長期戒嚴及民主轉型的台灣社會而言,更有其特殊的歷史情感與意義,因此,相信本書能帶給台灣及華語讀者,一個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全新歷史圖像。
中古歐洲唯一的伊斯蘭土地, 基督徒、猶太人、穆斯林共居八百年, 這裡是戰火四起的地獄,也是和平共處的天堂。 ◎本書重點 1. 傳統天主教國家的八百年伊斯蘭歷史。 2. 挑戰伊斯蘭與基督教對立的二元史觀。 3. 重新思索信仰在人類歷史中的角色。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本書既不介紹遊玩京都的交通方式,也不特別分享美食料理,除非足利將軍曾經踏足那條街、一代高僧有緣品嚐那份缽中味。至於傳說中的送客「茶泡飯」與京都人的表面款待背裏倨傲,則有請你自行體會,因為本書不淺談京都人性格,只深究令他們得以睥睨天下人的風流千古人物故事,以及傲視全世界的茶道、書道、花道,源起於哪些驚...
中古歐洲三部曲:《諾曼風雲》、《維京傳奇》、《十字軍東征》首度在台面世 ★英語世界公認,最會說歷史故事的作家歐洲中古史專家.布朗沃思2017年最新著作 ★Amazon 4.8分評價、Goodreads 4.4分評價 這是一場基督徒稱為「聖戰」,穆斯林稱為「法蘭克人入侵」的戰爭 也是未來的一千年,基...
★「班克洛夫特獎」(Bancroft Prize)得獎作品 ★「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普立茲獎」歷史類決選作品 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 棉花帝國自始即為長年以來,全球奴...
從明治到平成,一百五十年的日本近現代史, 新聞媒體一直扮演搧風點火的角色, 我們該如何從中吸取教訓,避免歷史一再重演! - 關東大地震時的流言,演變成虐殺朝鮮人的慘劇? - 大眾對於末世的恐慌,促成奧姆真理教的誕生? 作者運用身為記者的直覺,揭露日本近代史的真實。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中可以發現...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代表的日本人》一書列舉出西鄉隆盛、上杉鷹山、二宮尊德、中江藤樹、日蓮上人五人為日本人典型的代表,透過這五位歷史人物的處世之道,闡述日本人的核心精神。與《武士道》、《茶之書》並稱為三大日本人論。
●向西洋傳達日本人的精神
本書的寫作背景正值日本明治維新後開始強盛的時代,日清戰爭與日俄戰爭的戰果讓全世界注意到日本這個國家。然而外國對日本的認識尚淺,只有片面的刻板印象,如:異常忠誠的武士道精神、切腹等等,但真正讓日本強大的並不只有這些,因此作者內村鑑三選擇用英文撰寫此書,希望透過敘述這五位人物的生平,將日本人的精神思想傳達給外國人知道。
身為基督徒的他更引用歐美熟知的《聖經》內容,讓世界知道在被基督教國家的人們稱作「異教徒」的日本人當中也有不輸西方聖人的人物存在,例如西鄉隆盛如何等待機會、改革日本;上杉鷹山身為一個統治者,卻又擁有多麼無私的精神,願意縮衣節食、與百姓同甘共苦;日蓮在佛教流派分歧的時代,如何教人重回佛教經典的教義、改革佛教⋯⋯而這些代表人物的思想精神都用不同的方式遺留下來,供後人效法。
●非典型人物傳記
本書除了向外國傳達日本精神思想的目的之外,同時也是內村鑑三在強勢的西化浪潮下,對於該如何作為日本人為國家找到出路,試圖作出結論的一本書。
西鄉隆盛(1828-1877)——新日本的創立者
上杉鷹山(1751-1822)——封建領主,政治家典範
二宮尊德(1787-1856)——農民聖者,農政改革者
中江藤樹(1608-1648)——村裡的老師,儒學教育家
日蓮上人(1222-1282)——佛僧,日本的馬丁路德
內村鑑三透過這五位不同身分的歷史形象,從政治、治國、農業、教育、宗教五個面向切入,向後世傳達秉持信念、追求理想的根本道理。
書中對於近代的西方文明以及輕易接受西方文明的近代日本文明做出批判,認為日本應重視自身的核心價值,而非一味接受西化,反應出強烈的國家主義色彩。
●內村鑑三與日本與基督教
內村鑑三身為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卻不曾忘記他的「根」,他曾說過自己生命中有兩個他所愛的「J」,一是日本(Japan)、一是耶穌(Jesus),將終其一生侍奉這兩個「J」。
由此可見,內村鑑三在信奉基督教之後,反倒對日本傳統的精神思想、價值觀有了全新及更深的體會。身為武士之子的他,將日本傳統的精神思想視為「本樹」,正如德文版後記中所述,日本並非僅僅是受到基督教影響的「接枝」。這份愛惜本國文化的心不分國界,值得所有人學習。
◎影響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甘迺迪的一本書,甘迺迪曾在訪問中表示上杉鷹山是他最景仰的日本政治家。
作者簡介
內村鑑三(1861-1930)
日本明治~大正時期的思想家,宗教家。學生時代在札幌農學校與新渡戶稻造為同學,於在學期間受洗。1884年留學美國,歸國後擔任教職。1891年於第一高等中學任教時,在教育勅語宣讀式上因為沒有敬禮而被迫辭職(不敬事件)。之後開始寫作,於1900年創刊雜誌《聖書之研究》。提倡不受特定教派或神學束縛、純粹以《聖經》為本的「無教會主義」。著有《求安錄》、《我如何成為基督》。
譯者簡介
陳心慧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傳播學系碩士。現任專業中日筆譯、口譯人員。譯有《圖解世界5大宗教全史》、《餐桌上的日本史》、《日本古都圖解事典》、《切腹的日本史》、《速解日本文化論》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