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猩猩(經典普及版)

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The Third Chimpanzee for Young People : On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

4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8/06/2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643559
  • 字數: 106,137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2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人類特有的生命週期,以及發明語言、文化、藝術與農業,使得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但是有些人類從動物祖先繼承來的某些特質,卻有可能最終造成人類社會的「自我毀滅」。

這部人類的自然演化史與興亡史,廣泛探究了人類的動物根源,充分演繹人類的生命循環與文化特徵,並透過人類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地理學、生態學以及古生物學等不同領域的案例,提出人類光明與黑暗素質,最後點明人類續存的希望所在。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50

    ★全球科技界盛讚李飛飛是「AI界的良心」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AI崛起時代」必讀書籍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技書籍 ★Amazon編輯選書 本書是李飛飛親筆撰寫的回憶錄,一段從社會底層到人工智能關鍵夢想家的非凡軌跡。她的人生旅途,恰與AI的發展共舞。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名年輕科學家動人...

  • 電子書: NT$ 455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 電子書: NT$ 364

     ★ 2021年最佳書籍——彭博商業周刊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衛報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金融時報   ★ 2021年最佳哲學書―—五本書   ★ 2021年最佳書籍——經濟學人   「身為自己」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內在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 電子書: NT$ 294

    為什麼在得到之後,「渴望」常常變成「失望」? 又是什麼讓人類萌生許多奇思妙想,推動世界的改變?

  • 電子書: NT$ 336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黃金法則:少吃多運動就可以減肥。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本書結合減肥外科手術專家詹金森醫師行醫時面對的實例,以及全新的新陳代謝科學研究, 告訴你人體的食慾和代謝到底如何運作,你的身體如何決定你的體重。

  • 電子書: NT$ 315

    李嗣涔博士結合最新實驗研究發現, 以穿梭陰陽界的「撓場」科學解密,成就人類大躍進的下一步! 從解開特斯拉日誌機密、風水原理, 領航靈界取能、星際通訊、物理農業和醫療新科技,可望解決能源危機, 預言21世紀的「撓力文明」即將興起!

  • 電子書: NT$ 387

    杜克大學行為睡眠醫學專家 為你揭開不靠藥物一夜好眠的訣竅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睡眠管理職人)專業推薦★ ★Amazon網路書店4.2星好評★ ★已授出荷蘭、韓國等7國版權★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半夜2:00醒來? • 健康的睡眠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為什麼...

  • 電子書: NT$ 390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 電子書: NT$ 420

    這是一本寫給運動愛好者,同時也寫給對運動感到焦慮又困難的一般大眾,為了自己健康必備關於運動和健康的好書。 本書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透過自然史和演化,帶領我們探討現代人久坐、睡眠不足、走路蔚為風潮、運動量不夠、以及越來越多慢性疾病背後的種種健康危機,徹底改變我們...

  • 電子書: NT$ 441

    知識是如何產出,又是如何出錯的? ◎拯救科學的第一本書 ◎泰晤士報2020年度好書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 電子書: NT$ 315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 電子書: NT$ 315

    我們人人皆有的這具身體,從外觀可見的頭部、五官、皮膚、四肢,再到體內的骨骼、大腦、內臟、消化系統及微生物聚落,從它們是什麼、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精密運作,以及它們如何有可能(不幸地)出錯。 《萬物簡史》、《大不列顛碎碎念》暢銷作家比爾・布萊森以一個門外漢的視角親身訪問了許多醫師、學者,參考了無數...

  • 電子書: NT$ 300

    好萊塢電影,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 劇情裡駭人的病毒、不孕症、AI、氣候變遷……, 真的可能終結人類嗎? 本書由一腳踩進電影圈的節目主持人艾德華斯, 加上量子物理學家布魯克斯, 攜手破解科幻片的末日劇情, 帶領讀者思考,這些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遠?

  • 電子書: NT$ 560

    (全民醫學入門) X (人體免疫軍備全解說) X (47幅彩色插圖) 作者菲利普•德特默:千萬點閱、YOUTUBE最受歡迎科學頻道 KURZGESAGT創辦人 全面瞭解抗體、發炎和疫苗等防禦機制, 以及過敏、癌症、細菌的威脅。 比起打造「強大的免疫系統」,要追求「免疫系統的平衡」, ...

  • 詳細資訊

    賈德.戴蒙第一部經典鉅作
    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書獎、《洛杉磯時報》科普書獎
    全新編寫經典普及圖文版
    戴蒙希望他的書能夠幫助全世界的地球人面向未來,
    改善當今年輕人將會繼承的世界,幫助年輕世代建立未來。

     

    經典普及版說明

    《第三種猩猩》自一九九二年首次出版至今已二十五年,在全世界與不同領域都造成廣泛的影響,在地球環境更加惡劣的此刻,為了使更多讀者與未來世代理解人類的特性,作者賈德.戴蒙與改編者重新改寫成《第三種猩猩(經典普及版)》。書中完全保留戴蒙核心觀點和論據的基礎且加入了新資訊,適當略去部分學術性較深的論證,運用通俗生動的例子以及大量插圖,將原書的觀點用更加親和、明朗的方式呈現給大眾,非常適合中學以上的學生閱讀,也適合還未曾閱讀這部經典著作的一般讀者。

     

    跨界推薦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林秀嫚|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許慶文|國立新竹高中生物科教師
    簡志祥|「阿簡生物筆記」部落格版主

     

    為了繼承者們:要瞭解地球的未來,就要先瞭解人類是什麼

    一部關於人類的生物演化史

    近二十年深刻影響全球科學人文的跨領域研究

     

    以演化來看,人類與黑猩猩、矮黑猩猩的基因差異很少,不到二%,因此人類可說是「第三種黑猩猩」。然而,這看似很少的差異,正是使得人類如此特殊的關鍵。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跟黑猩猩明顯不同?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什麼原因造成的?在人類的遺傳歷史中,因為發生了一些特殊的變化,開始出現讓我們既獨特又黑暗的特徵。這些特徵是什麼?怎麼發展出來的?有什麼目的嗎?是好還是壞?

    人類特有的生命週期,以及發明語言、文化、藝術與農業,使得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但是有些人類從動物祖先繼承來的某些特質,卻有可能最終造成人類社會的「自我毀滅」。

    這部人類的自然演化史與興亡史,廣泛探究了人類的動物根源,充分演繹人類的生命循環與文化特徵,並透過人類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地理學、生態學以及古生物學等不同領域的案例,提出人類光明與黑暗素質,最後點明人類續存的希望所在。

    賈德.戴蒙一生投入人類演化與生態研究,走訪全世界各個重要的物種多樣性基因庫進行深入探查。他始終抱持強烈熱忱與堅定意志,關懷環境,並以畢生研究結晶鍛造出這本最新的《第三種猩猩(經典普及版)》。響亮而清晰的問題引導,層層抽絲剝繭的推論,一些看似不尋常但卻非常真實的案例,以及大量插圖,創造出全新的格式與閱讀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全書共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生動地簡述了幾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嘗試解答與黑猩猩基因的二%差異什麼。

    第二部分探究人類生命週期的變化與特徵,我們覺得看似平凡的特徵,卻關係著人類的演化與發展。

    第三部分探討人類異於動物的文化特徵,不僅包括值得我們自豪的語言、藝術、農業等方面的形成和發展,還有關於吸菸、酗酒、吸毒等陰暗特質。有趣的是,也討論了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第四部分探討人類可能走向毀滅的兩種特質:殺害同類的仇外心態(滅族屠殺)以及對環境的破壞。尤其提到文明不同是因為地理力量,而非遺傳。地理為演化立下了基本規則,也影響了現代政治史的發展。我們住在哪裡,深刻地決定了我們是什麼人。

    最後一部分細數人類經營環境失當的歷史,並談到為何必須重視生物滅絕,以及未來的危機與轉機。

    我們這個物種目前看似全盛(人口數量與分布範圍與支配地球的力量等),卻也正在逆轉進步,自毀能力達到巔峰。然而,即便烏雲籠罩,最終戴蒙還是指出了令人振奮的可能性,對未來審慎樂觀。

     

    本書特色

    完全保留戴蒙核心觀點和論據基礎,適當略去了部分學術性較深的論證
    運用通俗生動的例子
    加上大量的插圖
    用問題意識引導,透過脈絡分明的標題與分段式小塊論述,層層抽絲剝繭,萃取出最精要的核心觀點,讀來一氣呵成,易讀易懂
    將艱澀的觀點成功地用更加親和、明朗的方式呈現給大眾
    非常適合學生和一般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地理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著述豐富,曾在《發現》、《自然史》、《自然》和《地理》雜誌上發表過論文超過二百篇。他的著作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泰勒環境貢獻獎、日本國際環境和諧獎和麥克阿瑟基金會研究獎助,以及洛克斐勒大學頒贈的路易士.湯瑪斯獎等。戴蒙是全球唯一兩度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書獎的作家,同時是普利茲獎得主。
    《第三種猩猩》是戴蒙第一本為大眾寫的書,也是他首次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科普書獎的作品。書中一些重要論點,在其後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以及《大崩壞》中,做了更完整的鋪陳。

     

    改寫者 |

    麗貝卡.斯特福夫 Rebecca Stefoff

    長期投入演化生物學、昆蟲、鳥類等各種動物的觀察,以及極地探險。為兒童和年輕人編寫了許多非小說類書籍,特別是科學和歷史。作品超過二百本。現居俄勒岡州波特蘭。

    譯者簡介 |

    鄧子衿
    科普譯者與作者,主要翻譯生命科學以及與食物相關的書籍,最近翻譯的作品有《雜食者的兩難》、《生命的法則》、《科學頑童費曼語錄》與《毒特物種》。

     

     

    影音資訊

    媒體推薦

    「文筆機智風趣,讀來讓人愉快……讓讀者思考人類演化之謎,思考人類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

    ──弗蘭斯.德瓦爾(Frans B.M. de Waal),《紐約時報》

     

    「資料豐富、內容精采、清晰好讀,所有圖書館必備。」

    ──《圖書館期刊》

     

    「本書廣泛涉及了演化生物學與人類學,有許多啟發性的概念。這位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自然史》專欄作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理學教授,寫成這本書,毫不意外。」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我在社會研究課上使用這本書,對十幾歲的學生來說深具挑戰性和適用性……能補充課堂討論。這本作品具有突出的思想和優秀內容,能幫助學生構建和討論問題,並且能處理當前事件。」

    ──美國中學教師

     

    「相當多的照片、表格與圖像提供了對於當前問題全面廣博的綜合彙整。對演化學、人類學、心理學、人類史和文化相關領域感興趣的讀者,會發現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約翰.彼得斯(John Peters),紐約市兒童文學顧問

     

    「本書對於有關人類演化推論中諸多客觀正確事實與證據的提出,與他利用鳥類演化、生物地理分布等證據和一些心理學、行為學和人類考古證據間所做的推導、連結和論述歷程,本身即具有相當的可讀性,很值得大家細細探究。」

    ──許慶文,國立新竹高中生物科教師

     

    「作者用跨領域的知識整合,探討了人類的演化與環境間的互動,很適合做為中學生在學習分類與演化後的課外延伸讀物,也適合教師在每一篇章前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辨,擴展學生的科學視野。」

    ──簡志祥,「阿簡生物筆記」部落格版主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04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