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就是要在明知夠與不夠之間、過分與不過分之間,散漫無心地踩過來踩過去。「優雅就是拒絕。」香奈兒說。奢侈也是拒絕。但刻意的拒絕,就是假的。唯有基於「我好想睡覺」這類庸俗微末小事的拒絕,是真奢侈。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如同在上一本散文集《背後歌》裡自稱寫下了各種「不美的、零星的、凋的、毀的」,在這本《感覺有點奢侈的事》集子裡的文字,大抵的基調也是如此,且好似「懷著一個十多月都生不下來的鬼胎,直到終於有破綻扯裂,荒涼心地裡忽然爆開花果,便趕緊摘一摘理一理,裝瓶裝碗,灑上點兒水……」,是這樣細心揉著捏著,才好奢侈地端到讀者面前的文章呀。
黃麗群的散文文字古雅精準卻又新穎鮮活,時而有恰到好處的詩意。「(也不)是過於偏執」一輯,寫盡作家有些「偏執」又迷人的一面:總是把雙手的指甲剪到末路,喜歡上什麼食物,就每天吃直到想吐,或甚至〈喝一點的時候〉,才可以「心無罣礙地做一個好人」。輯二「(也不)恆常的場所」周遊你我尋常出入的空間:於是餐桌也見阿修羅,公主叱吒快餐店,機場更是「銀河震盪,負著天,貼著地,機關重重,人身微細」讓人異常嚮往。 到了第三輯「(也不)算是讀書寫字」裡,作家自稱創作是「回到腦子裡某一塊不正常放電的病區」,誠實分享寫作過程的百轉千迴,並且執刀解剖多部真心喜愛的讀物,是絕對另類的讀書寫字心得報告。最後一輯「(也不)怎麼樣的生活」,寫生活和四季,寫跑步與吃食,其中幽默犀利的〈誠意姊床邊相談室〉,更是讓人讀來意猶未盡。
有人說黃麗群的散文是絕對都會性格的,然而她絕不僅寫都會的光鮮亮麗,那種奢侈,只是「感覺有點奢侈」,甚至有時是退讓到「只要是掙脫,僅僅一瞬也可以」的奢侈。讓我們每每不捨不讀的是,如何凋毀之中看見驚人的華質,又如何讓「美與白骨」在鏡中互相映照,洞悉一切誇飾的,惜愛所有平凡的,透過黃麗群幽冷又刁鑽的那雙小說家之眼,讓我們發現那些「感覺有點奢侈的事」,其實還真是有點奢侈得過多呀。
★作家黃麗群二○一四年最新隨筆集
★集結中時副刊三少四壯、聯合文學雜誌專欄精采文章
作者簡介
黃麗群
政大哲學系畢。曾獲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短篇小說首獎;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二獎(首獎從缺)。作品曾入選《九十四年小說選》(九歌)、《九十九年小說選》(九歌)、《一○一年散文選》(九歌)、《二○一三飲食文學》(二魚)。著有小說集《海邊的房間》(2012)、散文集《背後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