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修練》作者彼得.聖吉(Peter Senge)推薦:「U型理論問世以來,變革領導者運用了工具,受觀念所指引,並提升了理論。在解釋這趟大規模的學習之旅和為它注入生命上,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都表現得很出色。」
面對轉型與變革, 我們需要的不是「向過去的經驗」學習, 而是「向湧現的未來」學習。
混沌失序成新常態,什麼是勝出的新路徑? 搶先掌握未來十年的競爭法則 訂閱經濟最成功典範,十年內擴及190國、訂戶直追兩億 執行長首次公開,在混亂邊緣致勝的經營哲學
◎組織學習大師暢銷25年經典之作全新修訂版 ◎21世紀最具影響力企業管理與組織成長專書 ◎全新圖表,好讀易懂 1990年,《第五項修練》首度問世,獲《哈佛商業評論》評為七十五年來最優秀的管理書籍之一,迄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250萬冊。 究竟為什麼這本書受到如此多人推崇?被美國《商業周刊...
比爾.蓋茲:「想更上一層樓的管理者,必讀的一本書。」 1999 年,傳奇創投家約翰.杜爾拜訪Google。當時這間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沒有實際的事業發展計劃,但是他們抱負遠大,想的是年營收百億美元的未來。杜爾被佩吉和布林兩位創辦人說服了,押下19年創投職涯最大的賭注,挹資近1,200萬美元,條件...
如果你心中對於能否擊敗對手有那麼一絲懷疑,請立刻拿起這本書。 ──《競爭大未來》共同作者、策略大師 哈默爾(Gary Hamel) 第一本讓歐洲首席經濟學家欲罷不能、愛不釋手的策略書 金融時報、高盛集團「年度最佳商業書獎」決選名單
Amazon.com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路透社、世界經濟論壇董事長、800-CEO-Read一致推薦閱讀 你可能已經很熟悉什麼是「黑天鵝」,但你知道什麼是「灰犀牛」嗎? 灰犀牛是既存的威脅,顯而易見,卻被視而不見。舉凡金融危機、氣候變遷、重大政策、破壞性創新科技、個人生活上的小問題等,都可...
一本從心法到實作的完整策略教戰書! 策略權威魯梅特繼《好策略、壞策略》,暌違10年最新力作 從診斷企業挑戰、聚焦關鍵點、到採取連貫行動 首度完整全解讀!
本書以「整合」來重新詮釋管理的意義,並發展出管理矩陣的架構,以圖像化方式協助讀者有效吸納、靈活運用,並有系統地累積各種管理理論的觀點以及實務上的做法。 本書的管理矩陣分析能大幅深化我們對管理現象的觀察與詮釋,並使參與分析者擁有共同的架構與溝通語言,大幅提高思想交流的效率。
一本書,帶領我們認識U型理論,發現盲點、解決人與組織的複雜問題,踏上從「我」到「我們」的學習之旅。
我們身處變革的時代,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影響所及,過去的經驗幾乎已經不管用了,甚至會成為阻礙。
然而,究竟我們要如何找到盲點、提升自己、啟動團隊?
本書作者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認為,即使我們無法「向過去的經驗」學習,但我們可以「向正在生成中的未來」學習,這就是U型理論的核心精神。
源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U型理論以「做中學」為基礎,是《第五項修練‧心靈篇》的核心思想,以人類意識為觀點,融合系統思考、創新與變革,幫助我們看出盲點所在、提升領導力、推動組織變革,在全球已推動二十多年。
U型理論的實踐是以矩陣來運作,而不是線性流程,藉由共同感知和共同塑造「正在生成中的未來」,有利於提升個人、啟動團隊與組織的轉型變革。
本書第一篇探討U型理論的架構和主要觀念(第一至四章),告訴我們該如何找出「盲點」。
第二篇是在描述U型理論的流程、原則與做法(第五章),示範變革的方法和工具。
第三篇是在介紹深度演進式社會變革的新敘事(第六至七章),把U型理論的核心概念應用到轉型變革上。
U型理論的三步驟流程,可以幫助我們發掘自己的內在狀態,包括:
•觀察、觀察、再觀察:連結到潛能最大的地方。
•退省與反思:讓內在領悟湧現。
•建構原型:依據當下所湧現的事物來行動
事實上,U型理論整合了兩種不同的時間觀:「U」的形狀是效法東方思想的循環觀,U的右上方箭頭則是取自西方的線性發展觀,把這些視角結合起來,呈現U型理論的核心流程,以及注意和共同塑造世界的七種方式。無論是誰走過這七道流程,都會體驗到認知社會場域如下的微妙轉變:
1.下載:只要是依據下載(過去的經驗)來操作,世界就會被舊有的心智習慣和過去的經驗凍結住;沒有新事物會進入我們的心智,造成仰賴舊有模式的習慣。
2.看見:我們慣性批判給「懸掛」起來,就會帶著嶄新的眼光醒來。我們會對新事物加以留意,並把世界視為一組在我們觀察者外部的物體。
3.感知:我們一把注意力從物體轉向源頭,知覺就會變廣和深化。
4.自然流現:進入靜止時刻後,我們就會放下舊事物,並連結到未來潛能的環繞區塊。
5.結晶化:我們接納並結晶化了願景和意向後,觀察者和觀察對象的關係,就會開始翻轉。
6.建構原型:我們展現了原型後,就會從做中去探索未來。觀察者和觀察對象的關係,就會繼續翻轉。
7.運行:我們靠演進做法和基礎設施來體現新事物後,觀察者和觀察對象的關係,就會完成翻轉。也就是從「我」到「我們」,從「小我」到「大我」。
這本書,幫助你我探索內心,自我覺察「我是誰?」「我這一生要做什麼?」以及「我們是誰?」「我們現在做的事情能否對社會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唯有如此,才能驅動我們「向湧現的未來」學習,進而發現自己的盲點,也能啟動團隊與組織的變革,這種深層學習循環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受用。
▍作者簡介
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
麻省理工學院的資深講師暨自然流現研究院的共同創辦人。在他的暢銷著作《U型理論》(Theory U)和《修練的軌跡》(Presence,與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等人合著),夏默引介了「自然流現」的概念,也就是向湧現中的未來學習。
2015年,他共同創辦了麻省理工x(MITx)與u.lab,以大型的開放式線上課程來帶領深度變革,自此便激發出社會與個人再造的全球生態系統,在185國有超過10萬個使用者。他和同事推展了創新實驗室,以橫跨文化來改造商業、金融、教育、醫衛和政府。
他曾獲頒麻省理工傑米森傑出教學獎(Jamieson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2015年),以及歐洲李奧納多企業學習獎(European Leonardo Corporate Learning Award)(2016年)。他的願景是要創立全球行動研究大學,以整合科學、意識與社會變革來從事社會轉型。
著有《U型理論精要》(The Essentials of Theory U)、《U型變革》(暫譯,Leading from the Emerging Future)等書;網站:www.ottoscharmer.com。
譯者簡介
戴至中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現為職業譯者。近期譯作有《New TOEIC新多益全真測驗》、《麻省理工MIT黃金創業實踐攻略》等。譯文賜教:taibenny@yahoo.com.tw。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