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為濕氣所苦的世界
故事和真實一樣不完美
卻終能在大霧中,得到最溫柔的滌洗……
水流經之處,就有故事。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本期專題直搗兩種勵志作者及其作品,分別是面向大眾者如Peter Su、肆一,以及「階級勵志偶像」如Paris Shih、個人意見。愛自己,何庸「女人迷」比手畫腳。 《臺北城裡妖魔跋扈》來挑戰秘密讀者,其中一位評論人給0.5分的理由,竟然讓作者表示敬意,究竟為什麼? 楊照嫌電子書缺乏時間感,只有電...
其實鬼門開不開都無妨,我們都是彼此的魑魅魍魎,兩週年的《秘密讀者》陪你從台灣文學裡抓鬼,通靈甘耀明、簡媜和吳敏顯的作品。熊一蘋拿第一本書《超夢》來挑戰秘密讀者,到底有沒有比同名的神奇寶貝還厲害呢?快入手本期《秘密讀者》,然後就換你當鬼。
輕小說不輕薄! 巴代挑戰秘密讀者,逐段回覆! 揭開輕薄的「假象」,本期專題與你一起讀台灣的輕小說。《最後的女王》挑戰秘密讀者,巴代直接「回文」穿插在評論之間,熱鬧非凡。書評直接來戰《秘密讀者》精選輯,銳利觀點戳中肚臍,細心比對更有樂趣哦!
去年此時,《秘密讀者》的專題關注台文系所的建制;今年我們轉向中文系,嘗拆解「中」「文」系的神話。本月挑戰秘密讀者的恰好是出身中文系的楊婕,「宅女我愛羅」,評者如此下標,或許你也會在散文集《房間》裡找到共鳴的角落。我們的讀者也非常給力,出版不久的《禮讚1949》即迎來書評,底氣十足,還請一睹為快。 &...
除了雲、霧、伏流、海這些自然的水樣,透露、承載、反映人的感情,人為打造的水域形態如排水溝、校園人工湖、井……等,同樣也折射出生活其上的人的各種樣貌。從水流動的變化,看出人、事、物的更迭和流轉。每一滴水,每一種水的形式的轉換,其實都記錄著時間推移的痕跡。
十篇短篇小說,每篇皆以一種水的形式為主要意象,象徵該角色的生命狀態。篇與篇之間雖然主題各自獨立,人物卻互有關聯,在故事發展中有所交錯、互動,甚至彼此回應,不僅演示每一滴水在不同形式間的流轉,同時也串起每個角色的人生。〈水溝之家〉裡,頭家小女兒對貧窮男孩阿湧的善意,是否和投入排水溝的廢棄物一樣,永遠不會被拾起?〈捕霧人〉中的阿津終於發現,父親不善表達的愛,就像老家那片盤旋不散的濃霧,始終滋潤著他乾渴的生命。而〈魚水〉裡從夜市撈回來的金魚開始嗅到了丈夫大川外遇氣味的妻子小池,質疑著婚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濕地症〉中主角苦惱於老伴患上失智症,卻忽然明白妻子泥濁的腦袋竟如一塊濕地,淨化了他烏煙瘴氣的心靈。〈廢雲〉,抱著滿腔熱情進入夢寐以求的出版業的編輯小漩,一步步發現這讓人充滿幻想的職業,裡頭卻有不為人知、醜陋的辛酸。又或者,女孩子的友情真如同泡泡般絢爛、夢幻卻易碎?就讓〈親愛泡泡〉中的小沫與波波來見證。
黃暐婷以對人物與世界的體貼觀察出發,敘事看似不動聲色,卻飽含張力。透過書寫各式各樣的水的形態,及島上受濕氣所苦、所孕育的人們,捕捉水與人緊密相依的關係和羈絆。也建構出一部如水多元流轉、具特殊潮濕氣味的「水性小說」,也在讀者心中留下看似幽微、卻餘波不散的震動。
本書特色
★屢獲文學獎肯定的新銳作家黃暐婷首部小說集。
★本書獲選文化部105年藝術新秀創作。
名人推薦
一部如水多元流轉、具特殊潮濕氣味的「水性小說」
吳明益、林宜澐、劉克襄 一致推薦
「哀而不傷的描述,是暐婷作品的共同特質。她好像架起了〈捕霧人〉裡那個迷人的『捕霧』裝置,利用密網間距與溫度差,將看似無法留下的霧化為水,一滴一滴地透過管子匯集起來。和真正的水不同的是,這種水泡出來的茶或煮出的食物,帶有『舌頭會有薄薄一層不容易察覺的酸味』。這種氣味,就是暐婷小說的魅力。」──吳明益
「當藍色的濾鏡擋在眼前,原本會侵襲我們感官的汙穢之物,被切換成另一種樣態,在作者的凝視下,那些物質說出了不同款的故事,拉出新的脈絡,一條可以讓卑微之物慢慢流動的路徑。那些弱小的、焦慮的、苦痛的人,在小說的閱讀情境中因此得到解放,釋放了問題,讓讀者意會到,原來人生如此,世界如斯,從而在感慨中有了領悟。」──林宜澐
「清靜中,一股巨大的暗流,寂然到來,最後形成寬闊瀑布,卻繼續在你面前,無聲地浩蕩開展。這一內歛的創作風格,讓我初讀時即驚奇不已。」──劉克襄
作者簡介
黃暐婷
一九八四年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鍾肇政文學獎短篇小說獎、台南文學獎、台中文學獎等,作品散見各報副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