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讀者(2015年05月):愛自己,為何需要別人來告訴你?
0 篇書評

秘密讀者(2015年05月):愛自己,為何需要別人來告訴你?

1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5/05/2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字數: 48,627
電子書售價:NT$ 150
暢讀包
小說暢讀
暢讀包
人氣暢讀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雜誌目前尚未開放訂閱。
DRM-Free下載: EPUB(1.6 MB) PDF(2.9 MB) MOBI(4.7 MB)

購買領書額度

本期專題直搗兩種勵志作者及其作品,分別是面向大眾者如Peter Su、肆一,以及「階級勵志偶像」如Paris Shih、個人意見。愛自己,何庸「女人迷」比手畫腳。

《臺北城裡妖魔跋扈》來挑戰秘密讀者,其中一位評論人給0.5分的理由,竟然讓作者表示敬意,究竟為什麼?

楊照嫌電子書缺乏時間感,只有電子書的《秘密讀者》,本期書評犀利分析其在文學獎評審會議上的話術。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 電子書: NT$ 150

    正面討論創刊以來,關於秘密讀者匿名機制的各種論點! 本期的秘密讀者,以「說到『匿名』這檔事」為專題主題, 除了正面討論創刊以來關於秘密讀者匿名機制的各種論點, 也邀請評論者進一步深論在尋常的「謾罵、不負責任」擔憂以外,更重要的問題癥結所在。 同時,本期專題翻譯了日本學者戶坂潤的〈匿名批評論〉, 此...

  • 電子書: NT$ 150

    從專門的「文學書評」擴大到「人文、社科類書籍書評」 自本期開始,《秘密讀者》歡迎人文與社科類的書評,本期專題「人們應該如何共同生活」則以四篇倫理相關的書評,拉開序幕。「挑戰秘密讀者」登場的是許榮哲的《小說課2》,快拿你的想法來切磋。近來教育界的熱門詞「翻轉教育」的可能侷限在哪裡?似乎可以由旗手葉丙...

  • 電子書: NT$ 150

    「研究生不禮貌運動——讀那麼多文學理論要幹嘛?」這個專題,打算以四篇文章來思考「理論」之於台文系所研究生的意義。從最基本的問題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這些東西?它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什麼?又如何面對創作者與研究者之間的關係?(或者,這真的是「兩者之間」的問題嗎?)

  • 電子書: NT$ 150

    去年此時,《秘密讀者》的專題關注台文系所的建制;今年我們轉向中文系,嘗拆解「中」「文」系的神話。本月挑戰秘密讀者的恰好是出身中文系的楊婕,「宅女我愛羅」,評者如此下標,或許你也會在散文集《房間》裡找到共鳴的角落。我們的讀者也非常給力,出版不久的《禮讚1949》即迎來書評,底氣十足,還請一睹為快。 &...

  • 電子書: NT$ 150

    輕小說不輕薄! 巴代挑戰秘密讀者,逐段回覆! 揭開輕薄的「假象」,本期專題與你一起讀台灣的輕小說。《最後的女王》挑戰秘密讀者,巴代直接「回文」穿插在評論之間,熱鬧非凡。書評直接來戰《秘密讀者》精選輯,銳利觀點戳中肚臍,細心比對更有樂趣哦!  

  • 電子書: NT$ 150

    你聽見別樣的歌聲嗎?看漢語以外的評論書寫 黃錦樹親上擂台,和評論者來場重量級對決! 本期《秘密讀者》策劃了「山與海的泛音——漢語書寫體以外的聲音」。雖然《秘密讀者》本質上仍然是一個以「漢語」為主的書評雜誌(不管是評論用的語言,還是評論對象的語言),但若有稿源,我們始終樂意...

  • 電子書: NT$ 150

    從今年開始,每逢期數是「3的倍數」時,我們就會策劃一個比較龐大的專題,來提出台灣的文學圈裡,比較少思考的問題或者理論。本期就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所以這次的專題罕見地刊出了七篇文章的超大規模,從理論的基本介紹、重要書單的提出、國外的研究現況,一直到「這些理論可以怎麼介入台灣文學?」的評論實踐,呈現一套...

  • 電子書: NT$ 150

    大選過後,聊聊「家族」和「認同」。當一個政黨訴求「五年級」的委屈、另一個政黨卻要大家想想孩子時,剛好可以來看看:作家們到底是聽話的好孩子,還是把自己的爸媽藏在暗處?為了政治立場在家裡吵翻的煩惱不是你才有,來看看這期「家族の暗面」專題,以及「挑戰秘密讀者」當中對張亦絢《永別書》的討論吧!誠摯歡迎你的「...

  • 電子書: NT$ 150

    其實鬼門開不開都無妨,我們都是彼此的魑魅魍魎,兩週年的《秘密讀者》陪你從台灣文學裡抓鬼,通靈甘耀明、簡媜和吳敏顯的作品。熊一蘋拿第一本書《超夢》來挑戰秘密讀者,到底有沒有比同名的神奇寶貝還厲害呢?快入手本期《秘密讀者》,然後就換你當鬼。  

  • 電子書: NT$ 150

    2015年年終,秘密讀者照例​做大專題回顧,這次我們專注於文學策展,或說從策展切入文學作品、展覽及其改編。密集轟炸的11篇專題文章加1篇書評,這是秘密讀者陪你跨的第三次年。  

  • 電子書: NT$ 299

    被譽為人情偉構的《紅樓夢》,出現於清乾隆中葉(西元1765年左右),作者曹雪芹寂寞近百餘年,直到胡適等人開始研究他的身世,才一波波掀起「紅學熱潮」,從此開啟了無數世代讀者的閱讀史。本書逾九十八萬字,為讓現代讀者與第一代讀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本版收錄目前所見最早的脂批(甲戌本)與底本庚辰本的脂評,特請...

  • 詳細資訊

    〈以愛之名〉

    「愛」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逐漸被建構為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概念。它是反世俗的、去功利的、純粹的、內在的、自為的價值準則,真愛無敵,就算是在政治、經濟、社會上的影響力或資本攫取能力(競爭力?)逐步削弱,只要說出這個字,自動就能取得正當性。這當然保護了許多無法「競爭」的美好事物,但有時竟也反過來,成為商業競爭的美好修辭。即連《秘密讀者》自己的發刊詞,都有一句:「我們相信,唯有對一部爛作品能有真正的憤怒,才會對一部好作品能有真正的熱愛。」(至於這是保護還是修辭呢⋯⋯嗯。)在時刻都有暮色將至之感的文學、出版場域,沒有「愛」作為某種精神支柱,大概會崩壞得更快。

    本期《秘密讀者》就充滿了各種參差的「愛」。上市以來,頗受論者口碑盛讚的《臺北城裡妖魔跋扈》擔當了本月的「挑戰秘密讀者」,三位論者顯然也被作品激起了熱愛,但除了眾口一聲的讚譽外,也點出作品背後能成功勾引讀者的源流、設計;以及從中可能望見的作品破綻。

    而專題「愛自己,為何需要別人來告訴你?」更以肆一、Peter Su、Paris Shih、「女人迷」網站四個案例,討論「愛」如何成為一種修辭,其中的政治性、市場性如何形成。如果「愛」已是高度優先的指令,則「愛自己」大概就是難以顛撲的召喚了吧,特立獨行的修辭如何「轉譯」成規模龐大、從眾性極強的消費行為,箇中符號槓桿非常耐人尋思。賣破十萬本的出版奇蹟Peter Su,為什麼會和行文帶有學術風格的「教主」Paris Shih放在同一脈絡討論?其中交纏的性別和階級因素如何發揮作用?這都是值得注意的。

    最後,本期「書評」部分僅有一篇,但卻也不是評論哪本書,而是以一則「文學獎評審會議記錄」為文本來進行討論,即〈盟盟站起來了──一則台北文學獎年金評審會議的修辭考〉一文。此文觸及了敏感的文壇關係,在在令人想起朱天心在1980年代左右「出道」時引起的爭議。這樣的爭議,對單一寫作者的影響並不為小,與聞其事者本當更加謹慎,否則很容易因瓜田李下之議而傷害、干擾了寫作新手的發展。「愛」有時並不必然有益,冰冷的「制度」、「結構」,卻也未始不是一種深切厚愛的結晶。

    修辭是簡單的,命名也並不難,不過是將一個符號貼在一個東西上面。但讓它真正恰如其義,而不只是一個可以貼上去撕下來的東西,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目錄】

    編輯室報告:以愛之名

    【專題:愛自己,為何需要別人來告訴你?】
    1.愛自己,但更愛愛情
    2.說你想聽的故事你才聽?——《惡女力》與階級勵志的局限
    3.惡女,「力」在哪裡?
    4.以女人之名為難女人——談女人迷等女性資訊網站
    【專欄:人生相談室】
    1.將不存在的人的故事寫出來,他們就能存在了嗎?他們很重要嗎?

    【專欄:挑戰秘密讀者】

    1.第三的存在——評《臺北城裡妖魔跋扈》
    2.妖怪(般的)小說——漫談《臺北城裡妖魔跋扈》
    3.妖怪的後殖民生活
    4.作者回應:來自虛構的回聲

    【書評:我們這樣讀】

    1.盟盟站起來了──一則台北文學獎年金評審會議的修辭考

    【出版資訊】文學評論新書快訊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