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這三年,對台灣極為凶險,因為有五個算總賬的日子都落在這三年之間
其間標誌性的時間點,由以下三件事組成,依時間發生的順序如下:(一)2020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二)2020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三)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三件事中每一件事的結果,都將牽動另外兩件事的結果。
當台海成為撼動世界的「阿基米德支點」,台海戰爭一觸即發! 所有的國家都在關注它的動向, 只有一個國家例外,仍抱著看戲心態而不覺事態嚴重…… 那就是——台灣! 台灣社會必修的一門課!——直視戰爭、討論戰爭 台灣人,你沒有拒戰、避戰的權利!
《國家的決斷》作者張國城教授是知名的國防外交與軍事戰略專家,他詳細分析從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投降、聯合國與北約的建立、自由與共產陣營的分裂對峙、核武問世、鐵幕降臨、韓戰、越戰,一直到蘇聯解體、美國獨霸、第三波民主化與經濟全球化席捲全球,在這當中國家的興衰起伏與權力的消長更迭。而最重要的是,對於國家地位...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擲地之作★ ★亞馬遜Kindle 優秀非小說讀物★ 食利的資本主義、充斥菁英與職業政客的民主主義 在21世紀搖搖欲墜 敲響了民主資本主義的警世鐘!
★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專家 宋國誠教授,四大面向辛辣直擊中國失速中★ 大權獨攬、宛如「無冕之皇」再世的習近平,對中國來說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 要了解未來的中國與全球局勢,天下人不可不知!
★ 蔡英文第一本自傳,揭露她的情感與歷練,吸引你的共鳴與回味。 「洋蔥炒蛋」,是爸爸傳下來的幸福記憶, 募款餐會上的「小英便當」,則集結了台灣各地的溫暖與期待, 這些菜色簡單樸實卻層次豐富,就如蔡英文的人生滋味。 有人說蔡英文是政治外星人,因為她的蔡氏邏輯讓沙場老將看不清、...
如果有一天中共發動對台戰爭, 如何將家人傷亡的危害降至最低? 如何讓事業承受的損失減至最小? 我們該怎麼做, 讓這一天,永遠不發生? == 採訪請益14位中共研究、軍事、保險、移民專家學者,全方位探討 == == 36位各界意見領袖感動鄭重推薦 ==
當國家權力透過法律、法庭和法治的語言不斷膨脹,猶如霍布斯所描述的「利維坦」時; 作為微小個體的我們,有什麼樣的空間和資源去抵抗威權的野心?
一本書,可以是承諾,也可以是人民手上的檢核表。 最後一哩路也許漫長,但我們終將抵達。 接下來,改變的第一哩路就要出發。 這是我寫給你們的「聘書」, 是你們對我的信任,也是我對你們的承諾。 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是英派,蔡英文的「英」
「一本在最近三十年出現的新的史料條件以及研究成果上,展現臺灣戰後政治史研究新水準的作品。」 ──若林正丈(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作者) 在新的歷史時刻,重探我們的過去,思索我們的未來。
*苗博雅首次公開談論童年、求學、愛情生活、參加社運、從政的全路程! *剖析政治人物的「孤獨十一講」,如何從「理想主義者」進化成「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從大安區到國會,如何邀請大家一起向前一步,讓改變真的發生!
個人崇拜,是暴政的核心 二十世紀的獨裁者,如何精心打造受人民景仰的虛偽形象 同樣的招數,是否也正在當今社會上演? 《經濟學人》2019年度最佳選書 《解放的悲劇》、《文化大革命》作者 揭露當代中國真相的歷史學家 馮客 全新力作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第一本完整公開蘇貞昌2019-2023重要施政與幕後專書 從婚姻平權、班班有冷氣、前鎮漁港、屏鵝公路、挺過百年大疫到應對百年大旱 10件影響台灣未來的施政大事紀,看見蘇貞昌的實學智慧 【蔡英文總統專文推薦】 【特別收錄】蘇內閣任內重要施政大事紀與實施前後比較 行政院長是全國最高行政首長,要為...
「為什麼中國要拘禁我?」 日中青年交流協會前會長・鈴木英司,被不承認的間諜罪行判六年徒刑,總計關押6年3個月。這是他的回憶與見證。 2016年7月,從事日中友好活動30年的鈴木英司被北京國家安全局以「間諜罪」拘留,並被名為「監視居住」的方式監禁七個月、審訊、逮捕、審判、24小時監視。在監視居住和...
◎流亡三十年得數十萬言,蘇曉康叩問世道於星雲無語之時! ◎晚清有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細描官場黑暗、人性醜惡,今有蘇曉康《鬼推磨》記錄1989-2019魔幻三十年--更無法無天、怪誕荒謬的世界政局與社會亂象。 ◎破解中國經濟崛起的「全球化」背景,西方民主體制包裹的利己內核如何戰略...
2020-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一旦錯過,一兩代台灣人就會被「某種」路徑鎖定!
台灣人是否可以把握住這次歷史機遇?
各種外部因素為何?要解決的各種內部問題又是什麼?
(一)2020-2022是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2020-2022這三年,對台灣極為凶險,因為有五個算總賬的日子都落在這三年之間。即使只發生一件,台灣都不見得吃得消;何況五本帳簿環環相扣,骨牌效應下連環算總帳的機率,並不算小。這五本帳之間的環環相扣,其間標誌性的時間點,由以下三件事組成,依時間發生的順序如下:(一)2020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二)2020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三)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三件事中每一件事的結果,都將牽動另外兩件事的結果。
這「五個算總帳」的發生概率,各界分析不同,但作者觀察判斷,其順序排列如下:
1. 「中國經濟算總賬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從此一蹶不振?
2. 「美國政府對中共一黨體制算總帳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中共的一黨專制會不會被迫鬆動?
3. 「台灣的國家定位算總帳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台灣如何由當前的「統獨二分法」脫身?
4. 「中共對台灣算總帳的日子」,相對的問題是:中共會不會武力犯台?
5. 「台灣人民對政府弊端算總賬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台灣能不能完成政治體制翻轉?
【台灣人意識到這個凶險期了嗎?作者告訴你:這個凶險期,也是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千萬不能輕易錯過。】
(二)台灣陷入統獨二分法,而忘記了自己的戰略地緣優勢
台灣困於400年的「被殖民」以及「被作基地」的歷史記憶,被「舊恨綿綿」和「舊情綿綿」綁架,陷入了「凡事二分法」的詛咒,原生志氣以及創造力大大被框限,以至於國家定位立場相反的兩種人,竟然都不懂得將台灣的最大資本——地緣戰略優勢,化成有效政策。
由於台灣社會自娛於茶壺內的風波,世界觀、志氣都落後於國際大局,難以從360度的視野定位台灣,因此大多數台灣成年人(也就是選民),習慣於把台灣大選,當成僅僅是「台灣內部的大選」,而無視於2020大選對「五本總帳」中的第二件、第三件事的衝擊力道,總覺得無論台灣如何做,都影響不了上述第二件、第三件事。
【作者在本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什麼樣的台灣中共最樂見?那就是一個被統獨二分法撕裂的台灣,一個在二分法下永遠原地打轉的台灣。中共最愛的不是一個贊成和中國統一的台灣,而是一個包含獨派力量的台灣。台灣真的只能看自己的肚臍眼,而無法從統獨二分法中脫身?如果要跳出,該做些什麼呢?】
(三)美共文明衝突中,台灣的選擇
美中貿易戰只是一個表層,它的深層依次是科技戰、國際格局大轉變及美國與中共專制制度(不是中國)之間的衝突。後者可概括為「美共文明衝突」。
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美國國策已定調在「遏止中共」,然2020年川普是否續任,將影響到美國打「台灣牌」的方式和力度。2022年中共20大的時間壓力,將決定習近平是否能繼續做至少五年以及中共的命運。台灣2020年總統大選中,台灣的主體性定位這議題,已經沒有閃躲空間,而其結果又和誰勝出有著絕大關係。三件事攪和在一起,將會凶相畢露。
但台灣人必須知道,在現實政治層面美國有自己的利益;它不會無緣無故的保護你,也有可能因為北韓而出賣你。台灣人也必須知道,中國不等於中共,激怒身邊的大象對自己這個小小瓷器店會造成何種後果。
可以左右台灣命運方向的,不是比大小,而是善用台灣最大的資產——地緣優勢、文明以及制度的優勢。
為了台灣長久的利益,台灣人必須同時面對自己文化及制度中的惡端(糟糕的傳統中國文化及制度,如不重視法治、百姓心理、誰執政誰通吃等等),通過公義力量來減少制度中的「肉桶」,通過法治來遏制以民主為名的各種投機。
【在上述美共文明衝突這三年凶險期,台灣如何做,才對台灣最有利?作者提出,在可預見的灰犀牛及可能發生的黑天鵝境況下,台灣應該採取以下的「十二字訣」:(對美國)不掉隊、(對中共)不插隊、(對台灣)除肉桶、(對人民)固社區。】
(四)台灣社會紛擾之源的「國家定位」問題,並非無解
台灣人必須普遍意識到,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並不只是一個台灣的內部問題,而是一個牽涉到世界的問題。因此,台灣各界的「從世界格局看台灣國家定位問題」的能力,必須迅速提升高度。唯有讓國際充分理解台灣是一個足以牽動世界未來數十年運道的地方,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台灣的國防安全。
作為一個因為實力不足而不被承認Sovereignty、但實質上不折不扣的國家(country),台灣有兩個需要努力的方向:(一)加強自己的實力,不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二)加強其Realpolitik 的醒悟及能力——「以現實條件及已經存在的因素,而不依據意識形態或道德命題,進行一國的政治和外交」。
【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需要跳脱傳統的盒子思考!長期以來困擾台灣的「憲法困境」,本書也提出了一個解方。作者討論了「台灣的第三種可能」——作為無印良國和中性化的台灣。在「無印良國」概念的基礎上,隨後又發展出「借中華民國的名片」和「轉移中華民國的名片」之概念。】
(五)未來,台灣該如何面對中國
台灣像是一家精緻的瓷器店,但旁邊住著一頭大象。未來一百年,台灣有三個選擇:(1)咒罵、恐懼這頭大象,終日戰戰兢兢;(2)投靠遠方的犀牛,使得犀牛和大象之間形成「威力平衡」;(3)研究大象學,試圖把自己變成一個象伕。
當前世界上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國問題」。道理很簡單:未來一千年,台灣不會往東位移一千公里,中國陸塊(無論其政治如何演變)也不會往西位移一千公里,這個鄰居是做定了。但是,台灣與俗稱「中國」的這個大陸塊之間,雖然地理千年不變,但是關係和相處方式,卻可以改變。
台灣人必須從70年來的最大觀念誤區中走出來——以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 「13.5億人」。只要認清楚了以上四個對象之間不能畫上等號,台灣人的所有思維,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都可以豁然大開,海闊天空。
台灣和中國之間雖然文明、文化、制度、價值觀都已極大差異化,但是由於「方塊字紐帶」而讓二者很難脫離關係。若以地球上「方塊字人群」的高度和廣度來看,台灣是唯一可以改變中國的幹細胞。即使由純粹的實用主義來講,讓國際間意識到台灣的幹細胞地位,也是台灣必須主動取得的優勢。
【如何面對中國才是正確、符合台灣長遠利益的方法,台灣內部爭議巨大。作者指出,當下的做法是依靠遠方的犀牛,使得犀牛和大象之間形成「威力平衡」。但更長遠來看,因為「方塊字紐帶」的因素,台灣可以更積極、更主動,故他大膽提出台灣幹細胞改變中國論。但,這條路走得通嗎?時間將檢驗一切。】
作者簡介 |
范疇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所碩士、台灣大學哲學學士、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理科;連續創業者——曾從事數位教育、數位遊戲、衛星遠距教學、零售連鎖、人力資源、企業及政府組織戰略等行業於美國、新加坡、台灣、中國達三十年。
現專職寫作,為香港《亞洲周刊》、台灣《今周刊》、《經濟日報》、《聯合新聞網》、《中國時報》、《蘋果日報》專欄作者;曾出版《與習近平聊聊台灣與中國》、《與中國無關(第二季)》、《與中國無關》、《台灣會不會死?》、《大拋錨!》、《中國是誰的?》、《台灣是誰的?》等書(以上均為八旗文化出版)。《台灣是誰的?》亦有德文版(German edition, Wem Gehort Taiwan, ISBN 978-3-89966-389-1)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