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需要皇帝?是過去式嗎?
我們如何思考皇帝對當代的影響?
皇帝夢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兩千年的帝制,是中國歷史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許也影響著我們的未來。
~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 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 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 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
◎「中華民國」是誰起的名字?「中華民族」是誰後悔莫及的發明? ◎蔣介石誓師北伐,但最大功勞得給俄國將軍加倫。 ◎陳炯明並沒有叛變,他只是反對孫文破壞《約法》自立為非常大總統。 ◎課本說袁世凱是竊國大盜、民國罪人。看過他背黑鍋的證據你會想:他才算國父。 你在兩黨的官方歷史文件裡,都不會看到這樣的記載...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一部西方經書如何被引用、誤讀,最後據為己用? 一場宣教行動如何觸動滿漢族群問題、華洋民族意識? 信仰如何成為狂熱,終於燃燒中國大半江山? 史景遷敘事史學登峰造極之作 魔幻手法鉤勒出波瀾壯闊史詩 恪守史料,布局奇絕,敘事精妙,文筆流暢 ──漢學巨擘史景遷作品 經典重現──
◎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帝國秦朝以來,皇帝就成為帝制中國統治者的稱號。
◎宋代的宰相並不是一人,應該視為以宰執為主的行政團隊,皇帝的行動並沒有想像的自由。
◎清代因為奏摺制度的實施與軍機處的創建,權力集中因而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皇權獨裁的顛峰。
◎清末民初的中國社會,「皇帝」從不可缺漏的核心,成為應該被放棄的選擇。
從秦始皇創制開始,皇帝就成為帝制中國統治者的稱號。在長城以北的內亞也出現了由單于領導的匈奴帝國。後來征服中國的內亞統治者,如遼金元清等征服王朝,其統治者也採用了皇帝的稱號。皇帝不僅存在於中國本部,甚至影響到了週邊文化與民族。
漢唐間的轉換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變化,宋代的皇權歷經五代十國軍人以兄弟、義子武力獲取天下的經驗教訓,獲得權力之後至少在趙匡胤始,開始做得不只是收歸軍事、財政、地方兵權、政治,而是將權力核心緊緊抓在中央,並且強化自身訊息的溝通管道。
從宋到清,經歷了遼金元等異族統治,清代既是異族統治,又沿襲了部分明代的皇帝制度。雍正年間,因為奏摺制度的實施,軍機處的創建,皇帝可以事無巨細地掌握臣工言動,權力集中,因而被歷史學者視為中國歷史上皇權獨裁之顛峰。
清末民初的中國,面臨的是一急劇轉變的時代。上從國家型態、政治運作與思想文化型態,下至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皆被人們重新思考、檢驗。傳統中國的皇帝制度,自是各方人士的論爭焦點。
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中國有皇帝,日本有天皇,兩者都是世襲制,通過中國與日本的比較,了解其中的差異與獨特性,讓讀者更能把握中國歷史的獨特性。
本書特色
在過往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思考,採取多元視角且帶有歷史的縱深,透過最新發掘的考古資料與史料,還有個人的傳記,從不同的角度,動態的理解皇帝在傳統中國社會中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黃文儀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歷史與古典學系博士。
蔡偉傑
深圳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
蔡宗穎
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專長為宋代政治史。
黃麗君
中山大學歷史系(珠海)特聘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
韓承樺
佛光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
胡煒權
香港人,2007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國費留學金留學日本,2019年取得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博士,專攻日本中世史(戰國史),著有《天皇的歷史之謎》和《天皇的生活與一生》。
編者簡介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gushi.tw)網站主編。
著有《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東京歷史迷走》等書。
FB粉絲頁:胡川安的Life Circus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