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好嗎?」————
吳明益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寫給下個世代的藍色國土備忘錄
一趟融合了科學家之眼、文學家之筆,
以及航海家氣魄的島航壯遊。
★全球科技界盛讚李飛飛是「AI界的良心」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AI崛起時代」必讀書籍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技書籍 ★Amazon編輯選書 本書是李飛飛親筆撰寫的回憶錄,一段從社會底層到人工智能關鍵夢想家的非凡軌跡。她的人生旅途,恰與AI的發展共舞。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名年輕科學家動人...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 2021年最佳書籍——彭博商業周刊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衛報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金融時報 ★ 2021年最佳哲學書―—五本書 ★ 2021年最佳書籍——經濟學人 「身為自己」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內在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在得到之後,「渴望」常常變成「失望」? 又是什麼讓人類萌生許多奇思妙想,推動世界的改變?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黃金法則:少吃多運動就可以減肥。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本書結合減肥外科手術專家詹金森醫師行醫時面對的實例,以及全新的新陳代謝科學研究, 告訴你人體的食慾和代謝到底如何運作,你的身體如何決定你的體重。
李嗣涔博士結合最新實驗研究發現, 以穿梭陰陽界的「撓場」科學解密,成就人類大躍進的下一步! 從解開特斯拉日誌機密、風水原理, 領航靈界取能、星際通訊、物理農業和醫療新科技,可望解決能源危機, 預言21世紀的「撓力文明」即將興起!
杜克大學行為睡眠醫學專家 為你揭開不靠藥物一夜好眠的訣竅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睡眠管理職人)專業推薦★ ★Amazon網路書店4.2星好評★ ★已授出荷蘭、韓國等7國版權★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半夜2:00醒來? • 健康的睡眠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為什麼...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這是一本寫給運動愛好者,同時也寫給對運動感到焦慮又困難的一般大眾,為了自己健康必備關於運動和健康的好書。 本書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透過自然史和演化,帶領我們探討現代人久坐、睡眠不足、走路蔚為風潮、運動量不夠、以及越來越多慢性疾病背後的種種健康危機,徹底改變我們...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我們人人皆有的這具身體,從外觀可見的頭部、五官、皮膚、四肢,再到體內的骨骼、大腦、內臟、消化系統及微生物聚落,從它們是什麼、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精密運作,以及它們如何有可能(不幸地)出錯。 《萬物簡史》、《大不列顛碎碎念》暢銷作家比爾・布萊森以一個門外漢的視角親身訪問了許多醫師、學者,參考了無數...
好萊塢電影,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 劇情裡駭人的病毒、不孕症、AI、氣候變遷……, 真的可能終結人類嗎? 本書由一腳踩進電影圈的節目主持人艾德華斯, 加上量子物理學家布魯克斯, 攜手破解科幻片的末日劇情, 帶領讀者思考,這些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遠?
(全民醫學入門) X (人體免疫軍備全解說) X (47幅彩色插圖) 作者菲利普•德特默:千萬點閱、YOUTUBE最受歡迎科學頻道 KURZGESAGT創辦人 全面瞭解抗體、發炎和疫苗等防禦機制, 以及過敏、癌症、細菌的威脅。 比起打造「強大的免疫系統」,要追求「免疫系統的平衡」, ...
海要好,我們才會一起好!
成為槳,這就出發遶島~~
一群海人與浪共舞的福爾摩沙海岸巡禮,守護藍色國土!!
「會勇敢出海的不是『勇士』,而是『普通人』。 唯有普通人像相手蟹那樣降海繁殖的群體意志,才能創造『怎麼可能』的大規模遷徙。」—— 吳明益
「黑潮島航」是距離15年前的「福爾摩沙遶島」行動,再次對臺灣海域的總體檢。
過了這些年,我們身邊的海域和地景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湛藍水面之下是鯨豚及各種海洋生物的家,當陸域的過度開發、空氣汙染、垃圾和缺乏管制的漁撈行為造成海中生態系統的崩毀;棲地喪失、誤捕混獲使野外族群的存續受到威脅,甚至面臨滅絕的危機……
「海好嗎?」對於臺灣周遭「藍色國土」現況的擔憂與焦慮,就這樣伴隨著十多年來如影隨形的遶島傳說,讓「黑潮人」決定順應來自海洋的深切召喚,再一次策劃了島嶼航行的壯遊行動。
《黑潮島航》由吳明益、張卉君等具影響力作家、攝影家、插畫家合著,耗費16天環繞臺灣海域,以獨特的航行日誌形式,書寫對於海洋、生態和島嶼的深度省思。
作者簡介
吳明益
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苦雨之地》,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單車失竊記》,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曾六度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臺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臺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等。
作品譯為多國語言,並獲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日本本屋大賞翻譯類第三名,並入圍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法國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Prix Émile Guimet de littérature asiatique)。
張卉君
來自山城埔里,然後愛上海洋;別名「洪亮」晃蕩於東岸黑潮。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碩士,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海上鯨豚解說員。曾任美濃愛鄉協進會生態聚落文化研究員、莫拉克災後獨立報導人;曾獲葉紅全球華人女性詩獎、花蓮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海洋文學獎、鳳凰樹文學獎等獎項,並著有《黑潮洶湧》、《台灣不是孤單的存在》、《記憶重建:莫拉克新開災誌》等書。
陳冠榮
東華大學中文所畢業,研究專長為甲骨文。喜歡書寫、拍照、聽故事,因緣際會成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解說員以及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志工教練,現為東華大學兼任講師。參與部分編採、攝影提供,著作有《遇見花小香:來自深海的親善大使》、《海有.島人》、《台灣不是孤單的存在—黑潮、攝影、歲時曆》、《海的未來不是夢》、《黑潮漂流》等書。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策畫
「黑潮」,一道由南往北流經臺灣東部的北赤道洋流,造就豐富的海洋生機,象徵臺灣永不止息的生命力。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Kuroshio Ocean Education Foundation,KOEF)於1998年成立,為臺灣第一個以「海洋」為內涵的非政府非營利環境組織,最初以鯨豚調查任務為開端,多年來以「關懷臺灣海洋環境、生態與文化」為核心理念,耕耘海洋議題、環境教育與科學調查,期待透過各類型海洋環境教育傳達並實踐保育理念,讓海島子民們親近、認識,進而守護環抱我們的美麗海洋。
黑潮關心環境
針對海岸廢棄物,黑潮與國際組織合作共同關心海洋垃圾汙染議題,於2000年引進美國ICC「海廢監測辦法」,長期透過淨灘與記錄垃圾種類數量,瞭解臺灣海岸垃圾問題。於2018年發起「遶島行動」,建立第一筆全臺海域塑膠微粒檢測資料。
黑潮關注海洋生物
黑潮發起「花紋海豚個體辨識(Photo-ID)研究計畫」,進行鯨豚生態調查以瞭解其族群分布樣態;更為鯨豚權益發聲,關注海洋動物野外捕捉、圈養、展示、表演等議題。
黑潮在乎人
從依附大海的生活角度出發,黑潮出版多本漁業紀事與鯨豚紀錄之書籍與繪本,辦理「海上觀察解說營」培育花蓮港賞鯨解說人才,透過營隊、講座、影展、展演、小旅行等多元形式,分享臺灣迷人的海洋文化。
名人推薦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冠廷(台客劇場導演)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邵廣昭(黑潮基金會董事)
柯一正(導演)
柯金源(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徐承堉(湧升海洋創辦人)
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家)
童子賢(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推薦語
「臺灣的主權海域是陸域面積的1.6倍,然而,多數國人對此十分陌生。黑潮的島航集結科學、文學、藝術的紀錄,豐厚了臺灣人對於『藍色國土』的視野,喚起人們和政府對海洋保育的重視。個人在參與島航的過程,更深刻感受陸域活動對海洋生態的巨大衝擊。大海是生命的起源,無數生命的家園,也是供養人類的糧倉,如今卻成了最大和最終的垃圾場,該是行動改變的時候了。」──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讓我像個隨行者且啟發我新層面感受的閱讀經驗。」──柯一正(導演)
「人與大海的關係該如何書寫?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自己跟海洋的連結,會是什麼?《黑潮島航》已幫我做了註解!」──柯金源(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海洋是恩賜、是禮物,海洋也是包容的母親。臺灣徜徉在海洋中,但看似近,其實遠。你跟我跟他,其實都不曾深刻了解我們的母親!讓《黑潮島航》帶我們試著去親近一下臺灣的母親。」──童子賢(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