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聲援2014年香港占領中環運動,中國公益行動者寇延丁女士,遭受128天秘密關押審訊,囚室凌遲,劫後餘生的她,近三年旅居台灣宜蘭,以徒步行腳方式,「走台灣路,看民主之所在;讀台灣人,探民主之所來」。 她說,台灣最吸引人的,是這片土地的多元包容;最有價值的,是社運文化,但也看到這種價值被覆蓋、被忽略,於是書寫出這部對台灣社運的「冒犯」之作。 因緣際會,她在島嶼最南端的恆春,參與保護百年竹塹,也從觀察者變成行動者。本書以百年竹塹抗拆事件為主軸,中間穿插「內埔龍泉村農地抗爭案」、以及「後灣陸蟹保護案」,對於台灣社運組織的各立山頭、分門別派,多所不解。她認為,責任面前,人生而不平等,長期積累能量、掌握話語權的社運組織,更是生而不平等,應該為社會公理正義擔負更多責任。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在邁向超高齡化社會的日本,長照早已成為時代的關鍵詞。與此同時,在家照顧者抹殺家人性命的事件,也愈發頻繁地發生。這些當事人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下手的呢?他們是如何被逼至絕境,最終跨越了那條界線?難道就沒有防止悲劇發生的對策嗎?為了回答這些疑問,NHK直接採訪了因不堪長期照護壓力而殺死親人的當事者,以及他...
台西村,一個彰化的沿海小村,村內四百多人,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就佔了兩百多位。即便因環境抗爭與《南風》攝影集而廣為人知,但是檯面上的新聞,卻鮮少突出此地的高齡議題與村落的衰退。無論在經濟、智識、基礎設施、健康或者人口結構上,台西村民皆處於邊緣。本書記錄了村中高齡者如何隨著生命變化,調整生活秩序、如何在衝...
★死亡看似遙遠,卻又貼近生活 ★陪伴每個逝者走向最後一哩路 ★我是人生整理師,清理遺物,也撫慰各個不同的人生
這不是你以為的那種書,不是你知道的那個故事。 它溫柔得讓你微笑,它殘酷得令你心痛。 這是美國南方的故事,藏著台灣偏鄉的影子。 這是郭怡慧誠心寫下的故事── 若你胸中有著騷動的良知,這是你想說卻說不出口的那個故事。 這是真實的故事。
本書記錄了曾在茶室工作或從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她們大多於民國四、五十年代,出生在「艱苦人」家庭;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各異;她們承受有色的眼光,覺得是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在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人看得起她們。年老時,卻有一群熱血的人,想要讓她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4年多,1000多個日子, 社工李佳庭在街頭,陪無家者活下去! 「我們只能讓個案不要死而已……」 李佳庭社工的吶喊。 2017關鍵評論網的「未來大人物」 社工無疑是這世上最艱難、最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低薪、高工時、高壓力、高風險。 她卻一頭栽入。時而甘之如飴,但更多時刻是抓...
本書是資深社區關懷訪視員,與精神失序者及其家屬相遇的生命故事。 工作期間,他走進社區,凝視失序者的日常生活,聆聽家屬受苦的經驗。 作者將他訪視的所見所聞,透過二十個主題,呈現精神失序者在社區生活的「異」與「非異」,以及家屬面對的諸多難題。
本書記錄一位台東醫生冒著生命危險,九年來八度上塔須村義診的故事,他是西藏塔須史上第一位醫生─楊重源,精彩圖文記載初心與過程,完整收錄十年義診歲月點滴。問他為什麼要去塔須?為什麼選擇偏鄉台東行醫?他的答案很簡單﹕那個令自己魂牽夢縈的「塔須村」,正是他回家的路,是來自心底的召喚,剛剛好而已,這便是一種幸...
若要認識東南亞文化,馬來西亞是最好的一站!馬來西亞華人保留了傳統的文化,又受到馬來族、印度族、錫克族之間的文化相互影響,在馬來西亞可以體驗很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群來自台灣各大學的志工,在馬來西亞三個純樸的小鎮裡,會遇到哪些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人、事、物呢?
這本書寫給社運界的人看,寫給遭受官商欺凌、壓迫的人看,也寫給所有愛台灣的人看,因為,沒有人是局外人。
**名人推薦 **
我沒有見過比寇延丁更愛生活、更相信民間的力量的人。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她所相信的,你都會被她文字中的信念感打動。信己所信——這大概是這個混濁時代裡最珍貴的品質。──「人權新聞獎」、「卓越新聞獎」得主、名作家 趙思樂
讀寇姐的書,和她交談,總有一種感覺。她心目中,民主的樸素之地,在自己身上。它首先不假外求,其次在人與人的關係之中開放流動。台灣從解嚴、民主化轉型一路走來,雖然已經達成非常多的改變,但或許有時,我們忘記一件根本的事:那塊樸素之地從每個人心裡開始。──名作家 張惠菁
書中寇姊語重心長、筆觸重且沉,是來自高度理想主義和富有人道關懷的她,對台灣的民主和自由寄予厚望。在挫折時,寇姊這樣鼓舞我們,綜觀歷史,社會、國家的進步向來都不是靠那80%的人,多數時候是那不到20%的人,由於他們堅持和參與促成了改革和改變。──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 社會培力中心主任 劉璐娜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