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中文系呂正惠教授特別導論專文介紹:「……他總會找到最適切的細節來「再現」農村社會的生活,就內行人來說,他才真正了解鄉土的「土」味,並且是靠他扎扎實實的生活經驗累積起來,並靠他與城市生活長期比較以後體會得到的。就這樣,他為台灣的「鄉土文學」增添了一筆異彩。」
金鼎獎、年度散文獎、台北文學年金得主 散文名家王盛弘書寫八O、九O年 那裹捲於年代風雲裡「我」和「我們」的命運際會 「站在風中讓風經過,站在河中讓水經過, 站在時間裡讓人經過,留下來的,成為我自己。」——王盛弘 ¶詩人向陽、作家孫梓評專序¶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內容簡介|
當代台灣作家中,我對黃春明、吳晟和阿盛特別偏愛。
發現阿盛最大的長處是:他總會找到最適切的細節來「再現」農村社會的生活,就內行人來說,他才真正了解鄉土的「土」味,並且是靠他扎扎實實的生活經驗累積起來,並靠他與城市生活長期比較以後體會得到的。就這樣,他為台灣的「鄉土文學」增添了一筆異彩。
阿盛是恪守傳統、念舊,並且深知感恩而「有愧於心」的。這種「貧農之子」的純樸之言,我似乎很少在其他地方看到。他為母親七十六歲生日而寫的<心情兩紀年>,同樣讓我感動。
──呂正惠
|作者簡介|
阿盛,本名楊敏盛,一九五O年生,台灣新營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編輯、主編、主任等職,現主持「寫作私淑班」,並兼師大人文中心現代文學講師。著有散文《五花十色相》、《唱起唐山謠》、《民權路回頭》等近二十冊,小說《秀才樓五更鼓》等,作品多篇收入高中及大學國文選教材。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