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電影上成功的藝術創作,
無不是勇於而敢於作夢的人的作品。
夢境與藝術創作都是卸脫了種種人為文化的束縛,
復歸原始的「無意識」狀態的一種自由馳騁。
最會寫劇本的導演,最會拍電影的小説家 創作《薄荷糖》、《綠洲》、《密陽》、《燃燒烈愛》等多部賣座片 李滄東導演25年的創作人生
功夫巨星李連杰首部著作 60年人生歲月,25載佛法因緣 我不論是在俗世的生活、電影工作、慈善事業,或是求學佛法的歷程中,都曾遭遇種種的問題與困難。為人兒女有其痛苦,為人父母也有其痛苦,這場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到底有沒有輪迴?而我又是誰? 這些年來,我深受藏地古聖、吟遊詩人、一位真正心靈自由的勇士──...
電影人必備! 好電影→全方位欣賞指南 敗筆?→問題分析解答本 現任《華盛頓郵報》影評人、資深影視記者安・霍納黛以七個電影製作面向,揭開各領域展現魔力的關鍵指標,橫跨經典老片與前衛當代電影,自娛樂大片到藝術電影,深入淺出帶領觀影人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語言,理解其各自在生理、心理產生的效果,並進一...
揭開韓國電影黃金20年不斷登峰造極的關鍵秘辛! 影迷必看、韓迷必看、有志投入影視娛樂產業的職人/創作人非看不可! 揭開韓國電影在刷新本土票房、海外市場拓展與囊括國際殿堂大獎,不斷登峰造極的關鍵秘辛! 韓國電影一直是台灣電影市場復甦最好的參考範例,為何我們總是停留在遙望,忽視更進一步...
.2020年《寄生上流》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獎 .2021年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紅遍全世界,也贏得美國電影學會電視類特別獎,更是首部入圍美國艾美獎劇情類影集主要獎項的非英語劇集 .2022年的坎城影展有5部韓國作品應邀競逐獎項…...
★榮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蕭雅全電影《老狐狸》幕後攝製紀實 ★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蕭雅全的拍攝手札與創作歷程訪談 ★未刪減版原著劇本與主創團隊拍攝現場回顧 一部充滿回音的電影, 一則無法讀完的寓言, 回望過去,看見未來。 第60屆金...
標示新世紀新時代電影製作的里程碑! 新臺灣電影是從二十世紀6、70年代的健康寫實電影和臺語片的傳統中創新的電影,並為延伸留住臺灣本土化,此外更要趨向國際化、全球化,可以說新臺灣電影是既本土化、臺灣化,又國際化的多元文化的新電影。總之新臺灣電影是從電影傳統中創新,創新中又不脫離傳統。
1955至1981年間,台灣生產出1000多部台語片。 那時,演員供不應求,不管大小演員,每個人常要同時軋好幾部電影;那時,台語片明星到戲院隨片登台,往往造成轟動;那時,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西部片、武俠片、諜報片、科幻片、文藝片、神怪片、懸疑恐怖片……台語片是一個跟隨國際潮流的產業。 在...
在後現代主義劇場當道的年代,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劇作家對於刻畫存在處境的執著反而留下值得反覆思辨的軌跡。他們回應身處的時代情境和物質條件,發展出新穎的敘事策略、對白風格、語言觀,進而突破傳統情節論,書寫現代人繁複的心理結構。
最好看的吉卜力故事, 最爆笑又感人的創作現場。 日本讀者盛讚:「這就是吉卜力30年多來的精選輯。」 鈴木敏夫暢談與高畑勳、宮崎駿合作的過往, 與19部吉卜力動畫的幕後故事與秘辛
──寧願活著痛,也不要躲著活── 主演《鴻孕當頭》《全面啟動》《雨傘學院》 獲選《時代》雜誌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 首位登上《時代》封面的跨性別者 艾略特.佩吉唯一親筆自傳 這不僅僅是突破框架和跨越性別的故事, 更是世上任何人找到真實的自己, 必經的成長旅程…… ★「展現真我...
在好萊塢之前,電影是什麼樣子? 在好萊塢之後,電影又是什麼樣子? 好萊塢為何選擇在洛杉磯落地生根? 卓別林、米奇等明星系統建立是為了管控風險? 影音串流是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是什麼塑造了好萊塢,好萊塢又是如何形塑世界?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電影聖地百年史。
本書為小津安二郎唯一文集,獲小津家族首肯,在適逢這位日本電影巨匠誕辰120歲的時候紀念出版,獨具意義。書中精選39篇小津安二郎在各大報章雜誌上的電影見解、幕後花絮、專訪與津自評53部劇情作品。文字透露出他對電影的愛、拍片時的各種堅持。同時另收14件小津於二戰期間在戰地時與家人朋友往來書信與投稿,...
★ 六月九日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戲院上映 ★ 台灣首部以深度人文觀點保存鐵道文化的電影書 ★ 大師的第一手筆記:首度公開蕭菊貞導演紀錄片拍攝筆記 ★ 收錄:五十張珍貴絕版史料南迴鐵路全線橫縱斷面圖
【得獎紀錄】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推介漫畫類書單★ ★英國觀察家報推薦★ 超級影癡+專業漫畫家=最到位的電影故事! ▌我們都需要的電影懶人包 ▌ 300部經典名片大探索 表演學|導演論|意識型態|鏡頭美學|表現風格 不知不覺讀了小史、認識經典、分...
★ 一代名導黑澤明唯一親筆自傳,紀念大師誕辰 110 週年珍藏新版! ★ 全書收錄大師成長場景與工作實況珍貴照片! ★ 新版特別收錄台灣新電影教母焦雄屏、知名影評人馬欣重量級導讀跋文!
★內容豐富,總共收錄全球上百部經典和當代恐怖電影的參考資料! ★七種恐怖策略分析,圖表呈現影片驚嚇指數,一目了然。 ★除了詳細探討三十四部經典恐怖片,並附加延伸片單,絕佳觀影指南。
《2023 台北金馬專刊》書封以台灣當代藝術大師江賢二作品「比西里岸之夢」延伸製作,並搭配煥然一新的金馬品牌標誌與字體,以「凝聚眾人,直奔未來」的概念延伸設計主視覺。內容有精挑的電影劇照、影展影片詳細介紹,更有金馬 60 特別活動資訊,值得每位影迷收藏。
馬森說:
「藝術就是人類的想像力自由馳騁的結果。如果電影也欲躋身於藝術之林,勢必也要步上一樣的道路。我們的電影到如今尚沒有產生過偉大的作品,就等於說我們的電影製作者尚不具有自由馳騁想像力的能力。換一句話說,也就是失去了做夢的機能。夢,應該是人人都會做的。我們沒有會做夢的藝術家,是否說明了我們的民族在長久身心的自我壓抑中,已失去了做夢的能力呢?一個人失去了做夢的能力,不免會引起精神的崩潰,一個民族失去了做夢的能力,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從電影的文學性、娛樂性、藝術性、感官性與寫實性來探討「電影藝術」;從路易.比女艾、安東尼奧尼、楚浮、費穆的《小城之春》到徐克的《蝶變》觀察電影由西東進的脈絡;最後從王童《看海的日子》、但漢章的《情人》、陳坤厚的《結婚》以及侯孝賢《風櫃來的人》等評析一九八○年代左右新銳一代導演的作品。《電影
中國
夢》是一本獻給中國電影的書,同時獻給中國的夢,以及未來敢於作夢而又能夠做出奇詭的夢的人們。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