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迫在眉睫的抉擇
0 篇書評

能源,迫在眉睫的抉擇

為人類文明史續命,抑或摧毀人類文明的一場賭注

Energy: A Human History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05/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7.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690911
  • 字數: 209,869
紙本書定價:NT$ 460
電子書售價:NT$ 32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普立茲獎得主最新力作!
美國Amazon暢銷書No. 1!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各大媒體一致讚揚
核災威脅與空汙危機,兩難卻得當機立斷!
能源的決策,台灣人民該如何抉擇?
在幾乎被遺忘的歷史知識當中,
你將可發掘出人類未來之路的線索……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540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 電子書: NT$ 413

    《拒絕變老》是你送給父母和自己的人生禮物 只要你年過30,細胞就能看到老化的跡象。 但只要閱讀這本書,你就能知道老化原來涵蓋的範圍這麼廣、 與單純的年紀又有多大的差異。

  • 電子書: NT$ 263

    *醫學院教授化身鍵盤柯南,為網友解開各種醫學迷思 *各種食材致癌傳言、健康假新聞一一破解 *揭發維他命補充劑、酵素、益生菌、膠原蛋白等等營養補充品的世紀真相 *以輕鬆幽默的語法,為你解讀最新權威醫學期刊和論文 *更新你的營養資訊,補充醫學常識,培養網路保健謠言的終身抵抗力  

  • 電子書: NT$ 285

    不管是怎樣的傻問題、笨問題、天馬行空的爛問題, 只要學會以邏輯推理、數學推算, 加上一點點物理、化學、生物或天文知識, 所有問題,都會成了大腦開竅的好問題! 一起來想想,如果這樣,會怎樣!  

  • 出版日期:2022-05-25
    電子書: NT$ 294

     從家電到交通工具,維持現代生活與社會運轉,電力電子學可以說是必要技術!看懂電力電子學=通曉全世界!

  • 電子書: NT$ 266

    人類有多依賴化石燃料? 氣候變遷真的跟碳排放有關嗎? 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真的是未來趨勢? 如果有不傷害地球、純淨又便宜的能源,我們為什麼不用?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跟必要性。

  • 電子書: NT$ 315

    全彩解剖圖,詳細解說汽車零件組裝與步驟! 以圖解方式有系統地介紹汽車的結構與原理,包含引擎、供油系統、點火系統、車用電腦、傳動系統、馬達等,除基本原理介紹,還有其發展背景及歷史,並加入電動車及混和動力車原理。 搭配作者自製的示意圖,讓您全面認識汽車結構及運作原理,學習汽車零件組裝技巧。

  • 特價 電子書: NT$ 249

    從搜尋引擎到社群媒體,演算法篩選成千上萬的資訊,形成了偏見,卻也造就了同溫層。 誰賦予了演算法權力,決定我們看到的一切?工程師、社群平台、意見領袖、普羅大眾? 唯有看透背後的政治運作,才能揭露網路世界的真實!

  • 電子書: NT$ 338

    日新月異的科技,令人嘖嘖稱奇! 尖端工程 X 娛樂百匯 X 電算科學 X 科技裝置 X 智慧家庭 從積體電路到建築工程,五大主題,幫你一次掌握最新科技!

  • 電子書: NT$ 280

      這本書引領讀者洞悉自己心智和電腦的運作方式,不只為了回答「人類是否被機器取代?」「該如何向電腦學習思考?」這類問題,而是關於人類知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角度。本書非常適合喜歡駭客任務的讀者,必能超越心物二元論、擁有嶄新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

  • 電子書: NT$ 525

    這世界太複雜,資料數據太氾濫了, 妥善運用馭繁為簡的模型,進行邏輯思考,方可避免我們掉入認知陷阱。 模型是使用數學和圖表來呈現的形式結構,能幫助我們瞭解世界。 熟習這些模型的蘊含和運用, 可以提升推理、解釋、策劃、溝通、行動、預測和探索的能力。 源自數學、科學與工程、經濟、金融投資、社...

  • 電子書: NT$ 948

    動力學是一門包含運動學和運動力學之基礎工程力學。廣泛應用在土木、機械、機電、航空、太空、生醫、輪機、營建、海洋、船舶、水利、運動科技等工程領域,並為當代先進技術,如機器人、電動車、無人機、綠色能源等相關產業發展必備的能力。 本書特色: ◆ 電影題材應用:融入生活化的電影題材,快樂學習。 ◆ 無須背誦...

  • 電子書: NT$ 315

    心臟科權威醫師和醫療記者一起化身偵探,在諸多故事中找出健康的新定義和解答。 健康意識全新突破、疾病防治與診斷的新方向,就等這份關鍵報告! 為什麼狂犬病、禽流感、狂牛症會傳染給人?

  • 電子書: NT$ 385

    過去,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甚至灣區的電腦工程師,都曾經從啟靈藥中獲得啟發,也許未來每個人也有機會從中得到遼闊心智帶來的禮物,無論是對精神疾病的療效、對靈性超脫的體驗,或者是更寬容開放的心境,波倫的導航,正是引領我們脫胎換骨的第一步。

  • 出版日期:2021-10-19
    電子書: NT$ 336

    一本從頭解說「深度學習」運作機制的入門書。

  • 詳細資訊

    ★對能源的追求,造就致命的隱形殺手
    二十世紀以來,工業迅速發展,讓加州深受空汙問題困擾。嚴重的霧霾,使呼吸道疾病大爆發,一九五○年代,曾在兩天內奪去四百多條人命,一年超過七萬人逃離洛杉磯。為解決日益嚴重的霧霾問題,憂心忡忡的官員們找上任教於加州理工學院的化學家艾瑞•哈根史密特,請他展開研究。

    哈根史密特原先的研究主題是精油的萃取與合成,他清掉堆滿實驗室的鳳梨,打開窗戶,引進幾千立方呎的霧霾空氣,透過液態氮冷卻,凝聚出幾滴褐色、惡臭的黏膠。他發現黏膠的化學成分,來自汽車廢氣與附近煉油廠的排放物。這種新玩意受到陽光催化後,會使空氣變成黑褐色。

    石油公司的化學家嘲笑哈根史密特的分析,並宣稱根本沒發現這種化學反應,這激起了固執的哈根史密特的憤怒。他於是利用分析鳳梨的設備,解析出危害空氣的種種成分,並用舊輪胎的脆化證明了霧霾中含有過量的臭氧。加州政府就此介入,這才展開了淨化洛杉磯的過程。

    ★「能源轉型」遙遙無期,為什麼?
    採用新的能源來源為何如此緩慢?長年任職於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切薩雷•馬凱提(Cesare Marchetti)提出他的見解:社會是個學習系統。它以文化擴散運作──觀念從一個人散播到其他人──很像傳染病。發明新科技只是開始。亨利•福特的T型車需要加油站。加油站需要汽油,汽油來自石油,石油必須去找,煉油廠必須處理,管線必須把油送到煉油廠,把汽油送到車輛集中的各大城市。人們必須放棄騎馬或搭馬車去買汽車,學習開車──以此類推。當拉鍊開始取代鈕扣,有些人抗拒改變,因為他們認為拉鍊是罪惡:它們讓脫衣服變容易。

    煤炭對伊莉莎白時代的許多人而言,是魔鬼的排泄物,如同現在核能給許多反對者的印象。而化石燃料公司對於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一概不喜:這兩者會競爭市場空間,傷害到他們的利益。如同美國人生活中的許多事,能源來源已經被政治化,在這樣的局勢下,我們恐難以拯救地球。

    ★核能,還是綠能?這是個問題
    二十一世紀的大挑戰將是抑制全球暖化,並為數量增加的世界人口,提供足以共存共榮的能源。

    人們對於核能的擔憂其來有自,這片陰影從二戰以後就開始蔓延。即便樂觀幽默如物理學家理查•費曼,都曾因核能可能帶來的危害而陷入憂鬱。而在歷經三哩島、車諾比、福島等三起核災之後,全球核能發展的腳步,已在二○一七年開始放緩。

    另一方面,儘管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總量逐漸增加,但占比始終甚微。在大多數國家的電力組合中,太陽能仍相對微小,即使一向最熱心接納這項科技的歐洲,太陽能平均只提供電力需求的百分之四。二○一六年時,總安裝的風電產能也遠低於世界總電力的百分之一。

    「產能因素」(實際能發電的時間長短)是所有間歇性能源來源的共通問題。陽光未必隨時有,風未必不停吹,也不一定保證終年有水來推動水壩的渦輪機。

    ★能源,決定未來世界霸權的關鍵
    繁榮的西方國家如果下定決心,或許勉強負擔得起用可再生能源來生產所有動力;然而絕大多數國家沒有這種選項。但是,核能會是人類在全球暖化下的唯一對策嗎?不,它也不是,就像我們無法光靠可再生能源系統一樣。核能在歐洲和美國強大的政治抗拒下,其實腳步不穩。歐美地區大幅補貼可再生能源,也嚴格規範核能的使用。於此同時,新興的核能電廠多設立在東亞與南亞,尤其是印度、中國、日本與南韓。

    其實,每種能源系統都有它的優缺點,綜覽四百年來的能源發展史,你會驚覺:人類的倖存或死亡,強權的崛起與消殞,都與能源挑戰密不可分。普立茲獎得主理查•羅德斯,將在本書中透過難忘的角色卡司,說明人類是如何憑藉才智、毅力甚至道德勇氣,一次次走過看似難如登天的「能源轉型」,並以其獨樹一格的觀點,告訴我們:那些歷史上幾乎被遺忘的知識,或許,能為我們指出未來的道路!

    本書特色

    ★普立茲獎得主理查•羅德斯最新力作!出版以來長踞美國Amazon書店能源類暢銷榜前三名。
    ★收錄十六世紀到二十二世紀,能源發展歷程與最新未來預測,讓你看清未來能源的可能走向。
    ★排除政治角力與商業利益的蒙蔽,帶領你回歸人文本質,重新思考攸關人類命運的能源議題。

    媒體讚譽

    「在這部研究嚴謹的作品裡,羅德斯呈獻四個世紀以來的能源發展與運用,並透過歷史中常被低估的工程師、科學家與發明家,將其魅力展露無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他為人類為求達成自身目的而扭曲自然世界的四百年來、無論好壞的探索歷程,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詮釋。……羅德斯先生再次推出了傑出之作。」──《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不論在人類或環境方面,羅德斯毫未遮掩進步所帶來的缺點。……是一部充滿才智與進步、寫作優美、富啟發性的史詩,是普遍讀者的理想選擇。」──《書單》(Booklist)

    「羅德斯令人炫目的《能源,迫在眉睫的抉擇》,講述一段關於人類的需求與好奇、創新與傲慢的故事,極富可讀性……對每一個關注人類對未來世界之衝擊的人來說,是必讀的優秀作品。」——《書頁》(Bookpage)

    「《能源,迫在眉睫的抉擇》是歷史作品,也是滿懷熱忱寫下的道德故事。……羅德斯批判性地回顧能源科技的過去,企求有助於其未來的發展,這樣的期盼令人振奮。」──《科學》(Science)

    「普立茲獎得主、歷史學家暨作家理查•羅德斯,再次擔負起糾纏不清的科技運用議題,使複雜的問題變得平易近人。」──《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羅德斯出色地呈現出蒸汽機與原子爐的內部運作,而他生動的敘事,將讀者帶進驚心動魄的旅程……他的迷人故事將令科技工作者欣喜,尤其吸引發明家與發現者。」──《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簡介

    理查•羅德斯Richard Rhodes

    曾以《原子彈的誕生》(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一書,榮獲一般非文學類普立茲獎、美國國家書卷獎與國家書評人獎。

    羅德斯參與過許多法人贊助研究與寫作計畫,包括福特基金會、古根漢基金會、麥克阿瑟基金會與史隆基金會的贊助。他擔任過美國公共電視台《前線》紀錄片與《美國經驗》系列節目的主持人與特派員,也擔任過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與史丹佛大學的客座學者,目前住在舊金山附近的半月灣。

    他的寫作範疇涵蓋小說、歷史、回憶錄與戲劇。除《原子彈的誕生》外,《暗日:氫彈的誕生》(Dark Sun: The Making of the Hydrogen Bomb)亦曾入圍歷史類普立茲獎。另著有關於冷戰末期的《愚人的兵工廠》(Arsenals of Folly);關於後冷戰時代核武與國際政策各種挑戰的《核武的黃昏》(The Twilight of the Bombs);在世紀交替時評價核能發展與前途的《原子復興:能源的常識》(Nuclear Renewal: Common Sense About Energy)等書。他描述一九八六年雷根總統與戈巴契夫總書記高峰會的的劇本《雷克雅未克》(Reykjavik),已在全美各地發行與上演。

    譯者簡介

    李建興

    台灣台南市人,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歷任漫畫、電玩、情色雜誌與科普、旅遊叢書等編輯,路透社網路新聞編譯,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把妹達人》系列、《刺客教條》系列、丹布朗的《起源》、《地獄》、《失落的符號》等。

    媒體推薦

    周桂田/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房慧真/作家、記者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暨內容長
    葉宗洸/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兼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
    雷雅淇/PanSci泛科學 總編輯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蕭宇辰/「臺灣吧Taiwan Bar」共同創辦人、「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依姓氏筆劃排序)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4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