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進化論:青創世代如何對接數位經濟浪潮,結合Tech for Good科技向善的多贏方案
0 篇書評

創業進化論:青創世代如何對接數位經濟浪潮,結合Tech for Good科技向善的多贏方案

  • 出版日期: 2019/12/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759021
  • 字數: 84,138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31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聚焦台灣新創代表個案
剖析「青創世代」如何對接數位經濟浪潮
以Tech for Good科技向善的力量
找出加速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多贏方案
打造高附加價值、高知識密集、低污染的創新經濟體!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00

    別檢討「人」,要檢討「制度」! ​ ✮2023-2024日本最暢銷經營管理TOP1✮ ✮暢銷商管書《數值化之鬼》作者新作,系列突破122萬冊! ✮出版至今,蟬聯Amazon商業榜TOP1 ✮今周刊.商業周刊報導! ✮台灣學界及商界名人共同推薦! ✮超過4000家企業引進識學管理。 ...

  • 電子書: NT$ 338

    人生的品質 取決於思考的素質 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帶領京瓷持續創新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 分享貫穿工作與生活的27個思考方式 一本帶你撥雲見日、突破現狀的「人生解答之書」

  • 電子書: NT$ 420

    ☆全世界企業界、管理者、金融業者、渴望進化的人都在看☆ ☆淬煉40年、價值1,500億美元的成功法,不藏私公開☆ ☆年度最強商管書,無人能及☆ ☆企業和個人進化必備經典☆ 比爾•蓋茲盛讚:「瑞.達利歐曾給我非常寶貴的指導和忠告,你在《原則》一書中都能找到。」

  • 電子書: NT$ 360

    《逆思維》、《恆毅力》、《零阻力改變》等暢銷書作者 強力推薦! 《經濟學人》、《金融時報》、《INC.》、《行為科學家》選書推薦 兩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力薦 《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作者最新力作 現場實驗 × 行為經濟學 × 賽局理論,完全剖析各種誘因設計的底層邏輯 行爲經濟學家葛...

  • 電子書: NT$ 500

    台灣半導體業的實力與挑戰,一位資深科技記者的30年觀察 從Made in Taiwan到Made by Taiwan   作者林宏文浸淫科技業三十年,在場邊第一排見證台灣半導體業從成長、茁壯到光芒四射。他根據過去的採訪筆記與評論,透過台積電成功背後的故事、張忠謀的管理哲學、競爭策略與傳承交棒等第...

  • 電子書: NT$ 360

    全球局勢變化莫測,市場廝殺,企業生存更難。 有危機,就有意想不到的輸贏;一流人才、一流團隊不會被動等待。 頂尖商學院正夯的一門學問,為最壞的狀況做最好的準備, 關鍵思維 × 管理工具 × 企業實例,開啟贏家的韌性修鍊!

  • 電子書: NT$ 294

    如果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大谷翔平、達比修有與佐佐木朗希! 現任千葉羅德海洋隊總教練、2023世界棒球經典賽投手教練──吉井理人, 公開讓凡才追上天才,讓天才站上世界舞台的最強團隊領導法, 真正的領導,不是勉強他人,而是讓他們學會思考!

  • 電子書: NT$ 315

    不做傳統銀行,把自己當科技公司 十年躍升世界最佳銀行,星展執行長親揭成功心法 ★ 哈佛商學院譽為近年轉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 獨家收錄》星展執行總裁高博德 商周專訪實錄

  • 電子書: NT$ 294

    文組出身,躋身男性為主的一流國際網路企業決策圈 職場工作亮麗,也不保證人生一帆風順 鄒開蓮不藏私的人生告白,即使充滿挫折,也要勇敢先說Yes!

  • 出版日期:2018-06-19
    電子書: NT$ 338

    如果你心中對於能否擊敗對手有那麼一絲懷疑,請立刻拿起這本書。 ──《競爭大未來》共同作者、策略大師 哈默爾(Gary Hamel) 第一本讓歐洲首席經濟學家欲罷不能、愛不釋手的策略書 金融時報、高盛集團「年度最佳商業書獎」決選名單

  • 電子書: NT$ 315

    混沌失序成新常態,什麼是勝出的新路徑? 搶先掌握未來十年的競爭法則 訂閱經濟最成功典範,十年內擴及190國、訂戶直追兩億 執行長首次公開,在混亂邊緣致勝的經營哲學

  • 電子書: NT$ 350

    如果您不是資訊相關科系畢業,但所處的公司正面臨數位化的挑戰,在面對外在環境急遽地變化,一直有新的資訊科技名詞出現,譬如數位行銷、商業智慧、資料倉儲以及大數據…等。您試著去網路搜尋相關的訊息,卻發現似懂非懂,這是因為您尚未建構基礎的知識架構,這就是專門為解決您困境所寫的一本書。 我是一個在國際大...

  • 電子書: NT$ 338

    比爾.蓋茲:「想更上一層樓的管理者,必讀的一本書。」 1999 年,傳奇創投家約翰.杜爾拜訪Google。當時這間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沒有實際的事業發展計劃,但是他們抱負遠大,想的是年營收百億美元的未來。杜爾被佩吉和布林兩位創辦人說服了,押下19年創投職涯最大的賭注,挹資近1,200萬美元,條件...

  • 出版日期:2019-08-01
    電子書: NT$ 231

    「每一頁都有深刻的想法,每個故事都會改變你的工作、領導方式,以及你對世界的影響力!」──美國行銷大師 賽斯.高汀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商管暢銷書 ◆摩根大通、《彭博社》《圖書館雜誌》年度必讀選書

  • 電子書: NT$ 294

    ★連續10年高踞亞馬遜分類榜TOP1 ★全球銷售破百萬冊,授權36種語言 ★TED同名演講全球4000萬人次觀看 Thinkers50 #18、新世代領導力大師西奈克首創黃金圈理論 揭露激勵人心與創造長期成功的真領導力! 真正激勵自己、打動人心的關鍵, 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為什麼而做!

  • 電子書: NT$ 367

    ◎投資人最重要的素質是性情,不是智商。 ◎市場預言家的話只會餵飽你的耳朵,絕不會餵飽你的荷包。 ◎耗費20年所建立的聲譽,只消5分鐘就可摧毀殆盡。 ◎永遠要在事前弄清楚交易的內容,投資也一樣。 創業學教授帶162位學生6次親訪,不只股票,很多事連《雪球》都沒提到。

  • 電子書: NT$ 450

    ★博客來、誠品一致選書推薦 ★與英美同步出版 諾貝爾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 康納曼 醞釀十年 探測人類決策的最大黑洞

  • 電子書: NT$ 315

    蘋果、谷歌、YouTube 三巨頭CEO破天荒共同推薦! 你可能沒聽過比爾.坎貝爾,但從蘋果到谷歌都聽他的。 他是賈伯斯的商業教練,拯救貝佐斯走出逆境,從零培訓谷歌創辦人, 他教練矽谷頂尖團隊的方法與心法原屬業內機密,首次完整解密。

  • 電子書: NT$ 455

    柯林斯生涯研究無數企業,他發現卓越典範雖然罕見,卻絕非新鮮事,歷來每個世代都有領導人引領企業長期成功,而其中許多致勝關鍵不僅經得起時間考驗、更是現今企業面對快速變動的市場,迫切需要的指引。 在變化加劇的時代,柯林斯重回根本,增訂重新出版三十年前他生涯的第一本著作,那也是他與人生導師比爾‧雷吉爾...

  • 詳細資訊

    ——對接新經濟,尋找新典範——
    寫給青創世代的創新創業指南

    AI人工智慧時代已然來臨
    迎接我們的,是一個以資料驅動發展的未來!

    本書聚焦台灣新創代表個案
    剖析「青創世代」如何對接數位經濟浪潮
    以Tech for Good科技向善的力量
    找出加速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多贏方案
    打造高附加價值、高知識密集、低污染的創新經濟體!

    AI人工智慧時代已然來臨!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個以資料驅動發展的未來,一個機器越來越聰明、足以媲美人類智慧的未來。當資料變成新的原料,機器人可以取代部分人力,經濟發展的遊戲規則早已改變!那麼,在面對台灣當下薪資停滯、人才外流的世代問題時:

    我們該如何積極對接數位經濟浪潮,
    打造出高附加價值、高知識密集、低污染的創新經濟體?

    我們該如何搭建新創生態系,
    為年輕世代打造出一個鼓勵創新的創業環境?

    我們該如何善用科技和創新的力量,
    對攸關每一個人的社會沉痾,提出全新的解決方案?

    作者余宛如,身兼女性創業家、社會企業家、立法委員等多重身份,讓她得以從經濟、社會、政策三個構面,對台灣數位經濟轉型的機遇、青年創業的機會點與競爭力、如何有效搭建新創生態系、迎向國際前哨戰,乃至於各國數位經濟轉型賽程等,提出第一手觀察,也為讀者提供具體的思考路徑:

    ★首先,幫你換上一顆數位腦!
    書中指出,台灣必須即時搭上這一波科技變革做數位轉型,但這次靠的不是網路(internet),而是智能資料(intelligence),我們必須深耕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打造創新經濟體。

    ★Tech for Good!科技向善=社會創新的加速器
    書中呼應法國育成中心「Tech for Good」(科技向善)的倡議——科技創新應該是用來解決人類的社會問題,同時兼顧永續發展的目標,重新把「人性」「社會關懷」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提,這也代表把「人」放回經濟發展的中心;同時善用科技向善力量,加速推動社會創新、擴大創新的規模化。

    ★深入前哨戰場的新創教材
    青年創業不只需要熱情,也需要戰略。針對書中精選的新創團隊,以「痛點vs機會點」「創新DNA」「向善性」提煉團隊的創業亮點,並邀請創業家分享自己創業歷程中的原則與心法,是經驗,也是教戰!

    「新創不只該追求財富,也該追求社會性。」
    ——詹宏志・PChome 創辦人暨董事長

    本書精選台灣最具代表性的15個新創團隊,剖析這些青年創業家們的創業之路——他們是如何藉由「創新」與「科技向善」力量,突破逆境、翻轉產業、開創新局。他們在網路服務、電子商務、數位內容、手機遊戲、隨選經濟、金融技術、社會企業、永續設計等領域的精彩表現,不只勾勒出台灣的青創世代如何積極對接數位經濟浪潮,也指出我們結合「科技向善」力量打造新經濟的全新路徑!

    •Alchema:智慧釀酒機打入國際自釀酒品客群
    •宇萌:XR技術創造沉浸式體驗
    •Accupass:強化線上策展功能
    •Vpon:針對旅遊垂直市場提煉數據價值
    •圖文不符:推動資訊設計創新
    •iChef:餐廳POS系統大數據創新
    •DT42:生態保育影像辨識系統
    •Tico:跨國即時通訊服務創新
    •IxDA Taiwan:加速政府數位轉型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以數位策展深化公民外交
    •文化銀行:活化傳統
    •臺灣吧:為知識經濟創價
    •灰鯨設計:專為銀髮族設計體驗
    •人生百味:都市創新扶貧
    •春池玻璃:復興傳產、引領循環經濟

    除了台灣個案,書中還特別訪問五個國家的駐台代表,分享他們對於自己國家的新創趨勢及數位經濟轉型的觀察:

    •法國:標舉「科技向善」,推動以人為中心的科技創新
    •澳洲:推動開放銀行有成,是金融科技新創的首選
    •瑞典:如何成為「獨角獸工廠」、「北歐的新創之星」
    •以色列:獨特的「虎刺巴」精神,和不怕失敗的創業文化
    •馬來西亞:積極推動數位創新,成為東協地區新創事業的領導者

    透過台灣與國際的新創案例,本書剖析我們應該如何積極對接數位經濟浪潮,整備新創環境、搭建生態系,並結合科技向善力量,在青年創業、科技創新、數位轉型等關鍵面向促成創新的規模化,為台灣帶來實質且正向的改變!

    本書特色

    ★第一手新創教材:解析創業優勢與新商業模式
    ★以「機會點X創新力X向善性」提煉新創團隊創業戰略
    ★以「科技向善」力量,加速落實好點子,促成創新的規模化
    ★兼顧獲利、社會性、永續發展的多贏方案
    ★從經濟、制度、政策面,攜手打造新創生態系

    作者簡介

    余宛如


    女性創業家、社會企業家,現任第九屆民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也是一位四歲小孩的媽媽。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飲食人類學碩士、台灣大學管理學院EMBA,曾任國會助理、國際有機保養品牌行銷經理,創立台灣第一家公平貿易認證商生態綠,從一家咖啡店走到創櫃板,長期倡議食物正義與倫理消費。

    總是站在第一線,衝撞體制內的不可能。在國會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創業、數位國家、女性職場、社會創新等相關議題法規,持續與政府溝通,搬開創業者路上的小石頭、健全台灣產業生態系,並積極參與國際連結,曾任史丹佛訪問學者、美國國務院IVLP訪問學者,為台灣發聲,讓世界看見台灣。

    著有《明日的餐桌:世界正在吃什麼?面對食安危機,我們需要美味的倫理與食物的正義》(果力文化出版),榮獲2015開卷好書獎。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網路教父詹宏志・PChome 創辦人暨董事長
    ——強力推薦

    林裕欽・Dcard共同創辦人
    徐震・嘖嘖共同創辦人
    郭哲佑・鮮乳坊共同創辦人
    郭書齊、郭家齊・創業家兄弟共同創辦人
    陸學森・gogoro創辦人
    鄭涵睿・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
    顏君庭・Pinkoi共同創辦人
    ——共同推薦

    王俊凱・奧丁丁集團創辦人
    林之晨・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
    林見松・國策顧問、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
    黃正忠・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氣候變遷與企業永續服務亞太區負責人
    廖永源・台大台復新創學會理事長
    楊瑞芬・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理事長、瑞保網科-LnB信用市集執行長
    蕭淑珍・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短文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