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觀察圖鑑2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蕨類觀察圖鑑2

進階珍稀篇

  • 出版日期: 2020/0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40.6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573287087
  • 頁數: 388
紙本書定價:NT$ 700
電子書售價:NT$ 553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有系統、有方法、有要訣,從基礎到進階,是認識台灣蕨類世界最易上手的入門圖鑑

◎輕鬆認識台灣超過300種蕨類,包括許多珍貴稀有甚至瀕危的物種
◎條理清晰、內容詳盡的文字說明
◎含括完整植株與重要局部特徵的生態照片
◎重點歸納的生態特徵圖例
◎多樣化的查詢方法
◎透過蕨類看到台灣獨特的植物生態地景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0-02-01
    電子書: NT$ 593

    ★有系統、有方法、有要訣,從基礎到進階,是認識台灣蕨類世界最易上手的入門圖鑑 ◎輕鬆認識台灣35科超過300種較常見到與造形特殊的蕨類 ◎條理清晰、內容詳盡的文字說明 ◎含括完整植株與重要局部特徵的生態照片 ◎重點歸納的生態特徵圖例 ◎多樣化的查詢方法 ◎透過蕨類看到台灣獨特的植物生...

  • 電子書: NT$ 375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 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 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 電子書: NT$ 375

    .翻譯超過二十五種語言、全球熱銷百萬冊,演化生物學大師理查.道金斯成名著作 我們都是求生存的機器——機器人的化身,暗地裡已被輸入某些程式,用來保養這些叫做「基因」的自私分子!──道金斯

  • 電子書: NT$ 525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 電子書: NT$ 395

    ★深入淺出、明晰漸進的精美圖解式指南,吸引一般讀者與自然科學愛好者。 ◎台灣第一部本土自製蕨類百科,歷久彌新全方位蕨類入門。 ◎近40幅細緻蕨類博物畫,數十幅精密解說小圖,加上約五百張生態與特徵照,多角度呈現蕨類之美。 ◎豐富的延伸資訊與生活化的取材,是認識台灣植物生態地景不可或缺的科普讀...

  • 電子書: NT$ 294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 出版日期:2024-02-27
    電子書: NT$ 356

    ★國文課閱讀補充最佳文本★ ★為每一個閱讀經典的讀者,提供一條參考方法的路徑★ 一字一詞多詩意,一草一木總關情 穿越三千年旖旎時光,讀懂詩經草木中的浪漫詩意 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美麗邂逅的 《詩經》筆記體讀本

  • 電子書: NT$ 315

    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以及現代,中毒是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死法之一。毒殺是暗中進行並且蓄意的犯罪行為,必須事先計劃。然而,帶毒性的藥草用於治療和施毒之間只有一線之隔――重要的差別只在於劑量!縱觀歷史,不同文化的人類在試驗和錯誤中學習,作者整理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有毒植物故事,有時則是嚇人的謠言。

  • 出版日期:2018-10-31
    電子書: NT$ 483

    景天科多肉植物向來以其特殊的葉形、各式各樣的葉序排列及豐富的葉色變化吸引眾人喜愛,它們甚至是多肉組盆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 本書除收錄國內外常見景天科多肉植物外,並針對雜交育種、變異或新穎品種作介紹,讓您按圖索驥,即能輕鬆認識並掌握多肉植物的照護要點。

  • 特價 電子書: NT$ 433

    全書近800種雨林植物 國內觀賞‧栽植雨林植物的第一本書 探索園藝植物的原鄉,掌握花葉俱美的植栽技巧

  • 電子書: NT$ 550

    鹿角蕨為何有「鹿角」?蘭花為誰而綻放? 生活中風姿各異的附生植物, 可以告訴我們許多森林的祕密。 收錄164種台灣原生附生蘭, 為至今最完整的野外觀察圖鑑。 幾乎所有附生植物皆在原生地拍攝, 沒有任何一株因為本書被破壞。

  • 電子書: NT$ 364

    想守護生物多樣性,就得先全盤了解它究竟是什麼? 一本由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主任撰寫的人文科普書, 結合充滿啟發性的故事和最新科學研究,為我們展示生物多樣性的奇蹟!

  • 電子書: NT$ 150

    本書主要介紹2023年與植物有關的科學新發現60篇,也有幾篇與真菌有關的文章。 作者 葉綠舒,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致力於科普傳播,著有《有邊讀邊學生物英文》、《番薯原來是外國人》、《植物與人類社會》、《老葉說ㄏㄨㄚˋ學》、《作物的故事》、《作物人類史:穀物與香料》。經營部落格「老葉的植物王國...

  • 電子書: NT$ 435

    ⚡首部橫跨電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的科普巨作⚡ ⚡2022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大眾科學和數學類決選⚡ ⚡讀完這本書,你將對「電」完全改觀⚡

  • 電子書: NT$ 385

    第一本由野生動物現身說法 深入生命教育的動物生態小百科   你覺得「瀕臨絕種」這件事,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 你是否好奇他們的生活哲學,甚至是對死亡的看法? 你希望用不同的方式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態習性, 並親口聽他們說說世界在他們眼中的模樣嗎?

  • 電子書: NT$ 220

    渥雷本將樹木的言語譯為文字,樹木在其筆下綻放光華。 《明鏡週刊》2015年度暢銷書冠軍、長據《明鏡週刊》TOP1四十週 2015年德國最美麗的自然書寫 全球25國語言授權,德國亞馬遜2015年度百大選書,《紐約時報》特別跨海專訪 終日徜徉在綠色世界的渥雷本,用優美恬靜的筆觸與自身的實際經驗,描繪...

  • 電子書: NT$ 364

    以演化生物學智慧, 給予21世紀人類的生存指南 大膽!挑釁! 我們如何以智人祖先的大腦與身體, 應對現代生活挑戰!

  • 電子書: NT$ 390

    第一本整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革命性巨著! 既然我們和其他動物都是由同樣的化學物質組成的,也有同樣的生理反應,為何人類如此獨特? 人類很特別,常常能不費吹灰之力地解決問題,當我們手上拿著大包小包走到家門前,馬上就知道怎麼伸出小指勾住門把開門。人類的心智活動也很旺盛:我們有同情心、道德感,懂得抽象...

  • 電子書: NT$ 406

    ◎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 ◎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 ◎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華參你可曾見過?而它的姊妹竟遠在地球彼端的熱帶美洲? 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 電子書: NT$ 263

    讚嘆人體多奇妙的書有上萬種, 告訴你如何從人體缺陷找到樂趣的,只有這一本!   「看哪,人體多麼神奇、多麼偉大!」 才怪!

  • 電子書: NT$ 379

    有些菇,你一生只能吃一次。有些真菌,你不得不對它肅然起敬! 好吃的蘑菇不是植物,而是真菌,是一種「真核生物」,屬於「真菌界」。真菌除了以「菇」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更存在於各個被我們忽略、卻掌握存亡關鍵甚至改變人類歷史的位置。當真菌難纏的菌絲開始暴走時,請當心了,它們有可能動搖國本、扭轉戰局...

  • 電子書: NT$ 460

    ●把牠們全都殺了! ●不准傷害任何一隻! 某些野生動物族群恢復的程度,讓牠們開始出現在人類的生活裡,例如熊、狼、彌猴等等。與此同時,則有更多人類搬進動物們的地盤。過去野生生物學界探討的大多是如何「復育」和「計算族群數量」,現在的問題卻逐漸變成「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互動」。

  • 出版日期:2017-09-06
    電子書: NT$ 300

    生物學,是多采多姿的科學, 是獨一無二的科學,是明心見性的科學。   這本書讓我們領悟到生物學的重要與豐富, 獲得廣闊的視野與理念架構, 並清楚自己在生物世界的起源與地位,以及人類對自然的責任。   ◎ 顏聖紘、程樹德  專文導讀 ◎ 《中國時報》開卷...

  • 電子書: NT$ 434

    一本關於古代 DNA 如何深刻改變我們對人類歷史重新理解的專書 哈佛大學醫學系教授、古代DNA研究先驅者 大衛.賴克重量級作品

  • 詳細資訊

    最親切易查的賞蕨圖鑑

    台灣雖是蕞爾小島,卻是觀察、了解蕨類的最佳天然教室,不但種類豐富,種密度居世界之冠,而且演化上的歧異性也相當高,幾乎涵蓋絕大部分的類群。《蕨類觀察圖鑑1&2》從基礎到進階,共介紹台灣650多種蕨類的資料與圖片,其中本書《蕨類觀察圖鑑2:進階珍稀篇》收錄《蕨類觀察圖鑑1》介紹過的種類之外的其他320多種,包括許多珍貴稀有甚至瀕危的物種。本書延續《蕨類觀察圖鑑1》的系統架構,根據演化先後的脈絡依序出現,並於每科的起首頁,重點提示該科的基本資料。每科之下,再以較容易觀察到的形態與生態特徵,進一步區分屬、群。配合簡明易懂的生態與外觀特徵圖例,提供多樣化的查詢方法,方便快速,是認識台灣蕨類世界最容易上手的入門圖鑑,也是進行蕨類觀察、鑑定時最有利的工具書。

    為了讓讀者更深入了解台灣的蕨類植物,在《蕨類觀察圖鑑1》的基礎上,本書針對每種蕨類都作了一些「附註」,或是近似種類之間的比較,或是指出該種蕨類在分布的生態帶所具有的指標性意義,或是它為適應環境而發展出的特殊生存機制……,每則說明都是作者郭城孟老師多年來研究蕨類的第一手心得。
     
    ※以蕨類為起點,閱讀台灣獨特的植物生態地景

    台灣位於北緯約22°至25°間,屬於熱帶氣候區的北緣和溫帶氣候區的南緣,是北回歸線上少見的森林,多變的地形造就多樣化的微環境,加上具有巍峨的高山,北半球(水平分布)的生態帶就巧妙濃縮、垂直分布在台灣山地。台灣的蕨類物種也反映出前述的特色,在《蕨類觀察圖鑑2》可見以泛北極圈為分布中心的種類出現在台灣的高山寒原,也可見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熱帶雨林的種類在恆春半島現身;而且台灣位於亞洲大陸、日本琉球群島及菲律賓群島的樞紐位置,利於種源交換,島上高聳的北向山坡,以及南向和東南向山坡,就像棒球手套一樣,能零星捕捉來自北方或南方的蕨類物種,因此在翻閱《蕨類觀察圖鑑2》時不僅能查索單種蕨類的資料,也能從作者的延伸說明中得到更廣泛的台灣植物生態知識,了解更多台灣珍貴的生態資源。
     
    .每種蕨類的文字說明條理清晰且內容詳盡,包括外觀特徵、生長習性、分布概況與附註等。
    .每種蕨類的圖片都儘量涵蓋植株生態照與局部特徵照,並有簡要的圖說,幫助讀者看圖辨識。
    .每種蕨類皆有生態小檔案(包括生態帶、地形和生長環境等),以及觀察蕨類時的兩大重點──葉片分裂方式與分裂程度,以及孢子囊群或孢膜的外形與生長位置──特徵圖示,方便讀者快速查核。
    .針對不同程度與需求的讀者,提供多樣化的查詢方法──除可按目次,或依中名、學名查詢外,特別設計了「科與屬、群檢索表」,提供讀者從蕨類外觀特徵按部就班的查索。

    作者簡介

    郭城孟

    台北市人,瑞士蘇黎世大學系統植物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植物學系副教授及植物標本館館長。從國小開始就與自然結下不解之緣,大學時迷上蕨類,學士、碩士、博士論文皆與蕨類有關,登高山是為了蕨類,出國求學也是為了蕨類,外出旅遊更常為了蕨類而佇足。從研究蕨類到欣賞蕨類,也透過生長在自然環境中的蕨類,領悟一些自然的道理。平時喜歡蒐集與蕨類有關的事物,從古董店的蕨類繪畫,到日常生活用品,如印有蕨類圖樣的杯、盤、刀、叉,或是布料、服飾等;當然,最大宗的收藏還是世界各地的蕨類文獻資料。

    學術領域除了蕨類之外,主要研究的方向為植物地理及植群生態,多年來更致力於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推展,期望經由生態旅遊、生態農村、環境教育、生態工法等途徑,合理運用自然資源,將保育與地區發展的衝突降至最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