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1967至1971年於加州柏克萊攻讀研究所前後時期創作的七篇作品。分別為「殘陽」系列的〈落日照大旗〉、〈前團總龍公家一日記〉、〈盆景〉,「昆蟲」系列的〈蝟〉、〈蛹〉、〈蝶〉,以及「成長啟蒙」系列的〈刀之祭〉,共七篇。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本書收錄四篇小說,成篇最早的〈淫婦不是一天造成的〉,是應《金瓶梅同人誌》的邀稿寫成,是一篇以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人物為底的新小說。小說裡的潘金蓮與白玉蓮,都是原來《金瓶梅》中就有的人物。〈四十三層樓〉則是應「字母會」的企畫寫成,〈性意思史〉既是12篇文本也是一個作品,原是刊在《聯合文學》的專欄。〈風...
本書收錄劉大任五篇中篇小說,主要描寫海外知識份子的精神面貌。〈長廊三號〉描述為了幫客死異鄉的青年藝術家回鄉辦特展,而四處找尋遺作,並企圖重建藝術家臨死前的精神世界。
讀什麼書,深深影響你會作什麼樣的人。余杰,中國異議作家,長年為個體一點點自由說話、行動的空間努力,以至於流亡。流亡者余杰仍舊手不釋卷,他挑了50本好書跟讀者分享,其作者大抵都能看得通透、想得清楚,又講得明白。讀這些書,不一定會「成功」,但鐵定很難被輕易唬弄。
小說即生活,得以窺探作家身影,其作如人,分外可親,隨之反思、從中緬懷,所有對生命的扣問,留下無比的餘韻。本書收錄1967至1971年於加州柏克萊攻讀研究所前後時期創作的七篇作品。分別為「殘陽」系列的〈落日照大旗〉、〈前團總龍公家一日記〉、〈盆景〉,「昆蟲」系列的〈蝟〉、〈蛹〉、〈蝶〉,以及「成長啟蒙」系列的〈刀之祭〉,共七篇。1978年劉大任二次赴紐約定居,並於1984年展開創作的高峰期,本書收錄此時期作品共十二篇,分別是「成長」系列的〈四合如意〉,「昆蟲」系列〈夜螢飛舞〉,「社運」系列〈且林市果〉、〈草原狼〉、〈女兒紅〉、〈唐努烏梁海〉、〈照水〉,「家庭」系列〈鶴頂紅〉、〈火龍〉、〈結瓜〉,「移民」系列〈冬日即景〉、〈秋陽似酒〉。無論是移民後的懷鄉、社會運動的追緬、親子關係的互動、生命本質的扣問,劉大任藉著短篇體裁,收納豐富的內涵;各式主題取材至周遭生活,信手捻來皆是對過往的反思。
【作者簡介】
劉大任,臺大哲學系畢業,早期參與臺灣的新文學運動。一九六六年赴美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研究所。因投入保釣運動,放棄博士學位。一九七二年入聯合國祕書處工作,一九九九年退休,現專事寫作。著作包括小說《浮游群落》、《劉大任袖珍小說選》、《晚風習習》、《杜鵑啼血》、《落日照大旗》,運動文學《果嶺春秋》、《強悍而美麗》,園林寫作《園林內外》,散文及評論《憂樂》、《晚晴》、《月印萬川》、《冬之物語》、《空望》、《紐約眼》、《無夢時代》、《走出神話國》、《赤道歸來》、《神話的破滅》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