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本書開始思考養生,
認識50個使用身體、提升自癒力的好方法!
「排寒治未病」先驅 李璧如醫師 首本力作! 「這是一套從臨床中實證的排寒理論, 看似繁複綿密,實則以簡馭繁, 根結旨歸就在恢復人體的平衡機制。」──李璧如醫師
一套可強化身心的無價技術! 戰勝癌症、打開糾結、暢通氣血 從癌三到腫瘤消失,效果顯著的自體療癒 暢銷書《正是時候讀莊子》作者蔡璧名獨創且親身實證! 圖解說明、簡單易學,每次只要15分鐘,或坐、或臥、或站, 讓你告別因文明帶來的身體不適、痠麻疼痛、代謝不良、瘀滯積瘤、頭痛失眠、憂鬱等各式病症, 邁向...
為什麼病老是看不好?為什麼吃了藥還是無法根治? 絕大多數疾病,與心念和情緒的糾結有關。 治病要治心;學習調整心念,才能啟動自癒力,把健康找回來!
一本前所未見的療癒奇書,超越時代的健康真相! 不只說明慢性與難解疾病的成因,並提供解決之道,實用度百分百! ★購書後,可點選本頁面附件檔案下載處,下載本書所附贈之《10大療癒食物+10大療癒茶》
心靜了,氣就順! 氣順了,病不來! 《正是時候讀莊子》、《穴道導引》蔡璧名老師首度為您揭開醫道經典《黃帝內經》的奧秘,教您運用道家與醫家的智慧,尋找人生追求與心神體況的解答!
「二〇〇一年七月至二〇〇三年三月之間,我過著食氣生活。」 「這種經驗讓我獲得了充分的知識,並讓我可以告訴他人食氣生活的相關細節……」
很多疾病的發生和蔓延,皆因為用錯了身體!
上醫養生之道,細細解構身體使用技巧,讓身心靈一體同養。
◎夏季喝熱飲◎秋天少穿衣◎眼睛對焦訓練◎五層飲食養生階梯
◎正確呼吸補五臟◎素食21天◎接地氣◎半杯有水……
50個上醫養生練習,方法平實簡單,是樂活於日常的各式基本功。
從作息、飲食、情志起步,正確使用身體,
就避免掉各種傷害與疾病的可能,
人體可以重新修復,提升本有的自癒能力!
──善於望診、讀人心神治癒疾病的李宇銘博士,經過多年的臨床和研究,觀察到大眾的養生矛盾:許多看似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卻未必帶來健康?
隨著年齡與人生階段不同、生病和體質的轉變,又或者生活環境轉變等因素,養生方式都需要不斷調整。因此即使嘗試過好的養生方法,也未必適合做一輩子,需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傳統的養生分成三大層次,一般人的養生都在中、下層次,這雖然能夠幫助加快痊癒、預防疾病,但如果要活出終極圓滿健康,徹底療癒不再生病,就需要掌握整全的養生觀念──上醫養生法。
李大夫所提倡的「上醫養生法」著重如何正確「使用身體」,包含生活作息、飲食、情志等三大範疇,每一方法的背後,都是多年習醫研究+自體實驗才與大家分享,如站立、坐臥、走路、睡覺、穿衣、洗澡、洗髮、刷牙、運動、呼吸、素食、粗食、斷食、食生、果食、喝水、靜心、放空、冥想等方法,達致不生病的人生。
【一起實踐上醫養生方!】
■走路步姿
走路並非足跟先著地,走路時以整個足掌一起著地,更好的是前足掌先著地、但很快整個足部一起著地(實際上整個足掌幾乎同時著地)。
■超慢跑,跑起來
跑步時以一邊可以唱歌、聊天說話,同時不氣喘為標準。如果跑步時氣喘,那就是「缺氧,反而不能達到燃燒能量、消脂減肥的作用,在中醫上看也會導致氣血不通。
■自製營養撈飯
「撈」即是攪拌。煮飯時用2、3種穀類和豆類,盡量吃全榖類,如糙米飯、紅米、藜麥等;豆類入門可用米豆、綠豆跟米一起直接放水煮,其他豆則要分開煮。煮熟之後加上優質的油,趁熱拌勻。
■喝水不當導致濕氣重
水也需要被「消化」才能吸收!喝水過程稍微咀嚼,或將水在口中漱口,那樣更加解渴和容易消化。
■選擇快樂
有負面情緒時,讓自己嘗試笑起來,先是微笑,繼而是大笑,將聲音笑出來,持續笑幾分鐘,可以很快地轉換情緒。
作者簡介
李宇銘
香港人,中醫學博士、博士後,香港註冊中醫師。素食十多年,是一名靈性修行者,主張全人身心靈合一醫治。
李大夫是中醫經典研究專家、臨床家,崇尚傳統理念,專研醫聖張仲景醫學理論,著有多部學術著作;臨床處方用藥精煉,主張「兩味藥能治好病,則不用三味藥」的精神,甚至「不用藥能治好病,則一味藥也不用」;李大夫研究望診多年,善於透過望診斷證「望而知之」、讀人心神。
學經歷: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雙學位)
香港浸會大學哲學碩士(中醫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中醫內科學)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中醫基礎理論)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兼任講師
公職:
綠色生活教育基金主席
香港素食會主席
身心靈平台副主席
全仁中醫創辦人
香港特首選委會委員(中醫藥界)
著作:
《中醫學神》、《中醫不切西瓜》、《一讀就懂的18堂中醫入門課》、《傷寒六經原意》、《傷寒解外方證原意》、《傷寒治內方證原意》、《原劑量經方治驗錄》。
個人網站:leeyuming.com
名人推薦(按首字筆劃排序)
周兆祥博士/香港知名綠色人士
董家霖/財團法人心覺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謝無愁/養生講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