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離親緣(六):思覺失調
0 篇書評

背離親緣(六):思覺失調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6/2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6179969
  • 字數: 55,243
電子書售價:NT$ 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統合當代對失覺失調的理解、可用的治療方式,並採訪大量患者及其家庭,揭露思覺失調患者的兩個世界,一個是真實的世界,充斥著吃藥、逐漸淡去的家人——彷彿永遠隱居於某個危險的私人星球,永世不得離開,也不得有客人來訪。另一個則是患者腦中的妄想世界,那個常令外界駭然,事實上更常驚嚇到患者本人的殘酷世界。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80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比爾‧蓋茲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漢斯.羅斯林

  • 電子書: NT$ 336

    蓋爾文家有十二個孩子,十個男孩,其中六個都患了思覺失調…… 本書不僅立下報導文學的里程碑 也是一場對人類同理心極限的偉大探索

  • 電子書: NT$ 80

    本書統合當代對自閉症的主要研究,也採訪大量自閉症家庭的早療經驗及親子關係。作者謹慎避開當代自閉症的兩派傳說(自閉症孩子在父母轟轟烈烈的英勇戰鬥之後奇蹟般走出自閉症,以及孩子並未好轉,但父母卻不斷成長,最後不再想要改善孩子的狀況,反而加以歌頌),毫不避諱自閉症的各種真實缺陷及家人的心碎、絕望。但書中也...

  • 電子書: NT$ 196

    ★ 本書版稅將捐贈70%給思覺失調症工作團體 ★ 生動刻畫愛、寂寞、孤獨與奮鬥的故事,並忠實記錄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

  • 電子書: NT$ 266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對於重大精神疾病事件之深度追蹤報導 完整圖文集結 一本不一樣的精神疾病議題書籍 透過偶發的社會事件切入,展開理解,深化議題,並促進社會各界之對話

  • 出版日期:2020-11-04
    電子書: NT$ 315

    2021唐鳳增【福】春聯,開放下載! 已購書讀者請直接下載附件zip檔~ 我的全部,都公開透明在這邊了; 我所看待的自由和未來,也將與各位一同分享。」 第一本經唐鳳認可,串連她的過去與現在,遠眺自由與未來的深刻之作。

  • 電子書: NT$ 294

    厭女,是全球女性主義共同面臨的最新課題。本書是首部完整論述台灣厭女現象之作,剖析了厭女網絡的成因與運作機制,以及那些關於困惑、猶疑、折損的故事,並尋找可能的突圍之道。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電子書: NT$ 364

    厭女從不是個人問題,更不需要真正厭惡女性, 重點在於權力結構。 難道,我們不是活在一個進步而平等的社會? 當性別平權看似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厭女反撲才正要開始

  • 詳細資訊

    「生命因困苦而豐富,愛則因為必須努力而深刻。」
    「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園子外,也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在《背離親緣》全套書中,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精英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父母生出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精神分製),甚至遭姦成孕生下的孩子……這本書就是探討這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他們作為與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都格格不入的差異分子,如何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同時也探討了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他並未要求所有父母都得堅強樂觀地面對孩子帶來的挑戰,而是不帶偏見、平和地訴說這些家庭所經歷的艱難,並對父母在愛中的掙扎寬厚以待。作者並不頌揚苦難,他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思覺失調症和自閉症一樣,只是統稱,也跟自閉症一樣,至今仍是謎。甚至有神經科學家說了一句名言:「思覺失調是神經病理學家的墳墓。」意思是過去沒有人了解病原,未來也不會有。這種症狀多在十七、八歲或二十歲初顯現,而父母必須接受這十多年來所認識、鍾愛的那個孩子,恐已找不回來,即便孩子表面上看起來仍是同一人。

     

    一開始,幾乎全世界的父母都會認為思覺失調症是入侵者,如同一層遮蔽物掩蓋了他們鍾愛的孩子,因此務必想方設法把孩子從綑綁中釋放出來。但其實,思覺失調症很可能跟阿茲海默症一樣,不是一種「外加」的疾病,而是一種「取代」和「刪除」的病。這種病並未遮蓋原本認識的那個人,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削減了這個人。思覺失調症殘酷之處正在於,哪些事物會消失而哪些不會,毫無道理可言。最廣為人知的一點,是思覺失調症患者會逐漸迷失在另一個世界中,誤以為這個世界的聲音來自外在,而他和內在世界所建立的關係,變得比外頭真正的世界更真實、更重要。

     

    本書統合當代對失覺失調的理解、可用的治療方式,並採訪大量患者及其家庭,揭露思覺失調患者的兩個世界,一個是真實的世界,充斥著吃藥、逐漸淡去的家人——彷彿永遠隱居於某個危險的私人星球,永世不得離開,也不得有客人來訪。另一個則是患者腦中的妄想世界,那個常令外界駭然,事實上更常驚嚇到患者本人的殘酷世界。

     

    作者簡介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

     

    2001年,他在經歷了長年憂鬱症之後,寫出憂鬱症專書《正午惡魔》,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隔年,他為了治療自己身為同志而在成長過程中承受的傷害,展開為期十年的訪查和研究,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拜訪,寫成了《背離親緣》一書,一出版便震驚世界。本書並獲得美國國家書評獎。

     

    他的演講被《Wired》雜誌列入十大必看TED演講,他也成了《紐約時報》年度暢銷作家、《紐約時報》與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百大好書作家。他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國家多發性節結硬化症協會「美好人生書獎」、全國精神疾病聯盟紐約分會的肯書獎、年度心理類書選、浪達文學獎,以及優質紙本書俱樂部新視野獎等十數獎項。

    他積極投入多項倡權運動,關注主題包含跨性別者的權益、精神健康、教育與藝術等。他四處演講,並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美國筆會中心理事會主席、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精神病學講師、耶魯大學貝克萊學院講師,同時也是耶魯大學精神病學系跨性別精神健康特別顧問、密西根大學憂鬱症中心主任以及冷泉港實驗室主任。他還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訪視委員會、憂鬱症與雙極情感疾患支援聯盟、紐約人類學院及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成員。他獲頒生物精神醫學學會的人道獎,以及大腦與行為研究機構的生命貢獻獎。

    他擁有雙國籍,現與丈夫、兒子定居於紐約與倫敦兩地。

     

    譯者/簡萓靚

    師範大學翻譯所口譯組。自幼乖戾,認識了書中幾十個家庭,才發現樹與蘋果終究離不遠。翻譯過程一度邊譯邊落淚。作者費時十年奔走訪談的社會紀錄,間或以自身反覆思索的心得以及身為人父的溫柔告白,為我帶來一段精彩又充實的日子,不但思索了許多未曾思索的問題,更彷彿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十年歲月。期盼有天世上再無異己,人性中的差異終究還是人性。電子信箱:jmke27@gmail.com

     

    審訂者/廖克煌

    臺北人。交大資工系畢,加州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譯組碩士。曾任新聞與影視編譯、譯審,現專職軟體本土化,落腳婚姻平權的美國為臺灣加油。對語言科學好奇,歎服譯事深難,在另一平行宇宙,必當孜孜矻矻從事口譯一償人生債。賜教處:ekliao@gmail.com。

     

    媒體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賴孟泉/精神科醫師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系教授

    吳嘉苓/台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李茂生/台大法律學院教授

    陳妙芬/台大法律學院副教授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沈清楷/哲學星期五召集人

    番紅花/作家

    駱以軍/小說家

    馬家輝/香港作家

    蘇美智/香港作家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朱亞君/出版人

    顏擇雅/出版人

    羅文嘉/水牛文化社長

     

    得獎資訊

    「在《背離親緣》一書中,安德魯.所羅門在在提醒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是比父母的愛更有力量。」──前美國總統柯林頓

    「安德魯.所羅門充滿原創力,他的寫作能為21世紀人類的權利宣言,打下一段充滿智性的基礎。人類不論種族和宗教,皆具有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往後,這項權利還要擴充,人類不論具備何種身分認同,都具有心理上獲得接受的絕對權利。」──Eric Kandel,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2012年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2013年美好人生書獎──心理學類(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
    ◆2013年安斯菲爾德–沃爾夫圖書獎──非小說類(Anisfield-Wolf Book Award)
    ◆25屆浪達同志文學獎提名──跨性別組非小說類(Lambda Literary Award)
    ◆2013年戴頓文學和平獎(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2013年安東尼盧卡斯圖書獎(J. Anthony Lukas Book Prize)
    ◆2013年耶魯大學研究倡導獎(Yale University Research Advocacy Award)
    ◆2013年GRASP捐贈與贊助者獎(GRASP Friend and Benefactor Award)
    ◆2013年獎噴泉之家人道主義者獎(Fountain House Humanitarian Award)
    ◆2013年密西根大學麥可華勒斯獎(Mike Wallace Award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3年哥倫比亞大腦灰質獎(Columbia Gray Matters Award)
    ◆2013年全國犯罪和違法事務協會傑出成就獎(Distinguished Achievemenet Award in Nonfiction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Crime and Delinquency)
    ◆2013年紐約市精神疾病全國聯盟「希望種子」獎(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of New York City’s 2013 “Seeds of Hope” Award)
    ◆2013年新大西洋獨立書商協會年度圖書獎(NAIBA Book of the Year Award)
    ◆2013年綠康乃馨同志文學獎(Green Carnation Prize)
    ◆2013年山繆強森獎入圍(Samuel Johnson Prize)
    ◆名列2013年《展望》雜誌全球頂尖思想家(One of Prospect Magazine’s Top World Thinkers of 2013)
    ◆名列2013年《倡權者》雜誌去年漏網之魚的二十本年度必讀好書(The Advocate’s 20 Must-Read Books We Missed Last Year)
    ◆2012年《柯克斯書評》非文學類最佳圖書(Kirkus Reviews Best Nonfiction)
    ◆2012年美國亞馬遜網站非文學類最佳圖書(Amazon.com Best Nonfiction Book)
    ◆2012年美國巴諾書店非文學類最佳圖書(A Barnes & Noble Best Nonfiction Book)
    ◆2012年《經濟學人》最佳圖書(Economist Best Books of 2012)
    ◆2012年《紐約時報》最佳圖書( New York Times Best Books of 2012)
    ◆2012年《時代雜誌》十大非文學類最佳圖書(TIME magazine Top 10 Nonfiction Books)
    ◆2012年《克里夫蘭實話報》非文學類最佳圖書(Cleveland Plain-Dealer Best Nonfiction Book)
    ◆2012年BuzzFeed.com 最佳圖書
    ◆2012年《波士頓全球報》非文學類最佳圖書(Boston Globe Best Nonfiction Book)
    ◆2012年《舊金山紀事報》十大最佳圖書(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0 Best Books)
    ◆2012年Salon.com「蘿拉.米勒」專欄(Laura Miller)年度最佳圖書

    「背離親緣是個里程碑,是本革命性的著作。我們許多人都經歷過『親子差異』,卻從未將之視為一種社會現象來研究。作者對這個主題討論得十分透澈,並以充滿人性的眼光待之,文字充滿魔力,令人讀來欲罷不能。」──珍妮弗.伊根,普立茲小說獎得主,著有《時間裡的癡人》

    「安德魯.所羅門這部勇敢且深具野心的作品,把科學、文化以及充滿力量的同理心熔於一爐。他讓我們知道,即便是那些看起來極度不正常的人,他們和我們的相通之處,也遠多於相異之處。」──Malcolm Gladwell,加拿大資深記者、暢銷書作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1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