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攝影大師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解讀攝影大師

認識他們的創作人生、觀點與作品觀看之道

Understanding Photography : Interpreting and Enjoying the Great Photographers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8/1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77.7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579072724
  • 頁數: 444
紙本書定價:NT$ 700
電子書售價:NT$ 49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看大量好作品,就是最好的攝影課
橫跨19-21世紀,從紀實、新聞到當代攝影,近80位攝影名家

 
尤金‧阿特傑∣史蒂格利茲∣保羅‧史川德∣柯特茲∣布列松
羅伯‧法蘭克∣黛安.阿勃絲∣東松照明∣辛蒂‧雪曼∣葛斯基∣川內倫子
洋洋灑灑的攝影家名單,珍貴授權的攝影照片
是攝影史、攝影家傳記,更是好作品的觀看之道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82

    旁觀他人之痛苦者,是「我們」 但我們是誰? 我們作了什麼? 繼《論攝影》出版二十六年後,桑塔格再一次對攝影倫理、媒體、社會現實的複雜性,銳利出擊。

  • 電子書: NT$ 266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經典  攝影理論、攝影史、文化評論名作 所有運用影像創作、拍照、攝影的人必讀!  ★《論攝影》於一九七七年出版,榮獲當年美國國家書評獎   至今仍不斷引發廣泛的討論回響,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

  • 電子書: NT$ 385

    100%拍出心中想要的日常美感 料理 ∣咖啡∣甜點∣花藝 ∣食器 ∣文具 ∣愛用品 新手也能上手! 日本IG人氣攝影講師 NHK 文化中心「AURORA攝影課」講師 的桌上攝影課

  • 電子書: NT$ 277

    決定按下快門的瞬間,你需要的愛與勇氣都在這裡。 你的相機沒有心也沒有眼,它只是一個有洞的光學盒子(或是一支手機)。偉大攝影無需昂貴設備、完美曝光或黃金比例的構圖,造就偉大攝影的魔法,是拿著相機的那個人。 跟我一起學習攝影的一切基礎,然後,把相機收起來,用一天的時間認真看世界,你將會找到屬於你...

  • 出版日期:2017-10-19
    電子書: NT$ 364

    尋光顯影_ 亮部暗部_ 階調過度 專注現場觀察_讓直覺引領畫面_拍出人像真本事  一支燈搞定 室內/戶外/夜間 等場景環境,挑戰人像拍攝極限,內容圖解左右對照超直白,破解專業人像攝影師的用光邏輯、打光鏡位與拍攝技巧,一起修煉攝影心法。

  • 出版日期:2022-08-01
    電子書: NT$ 210

    \330萬TikTok網紅AAAtsushi新書上市/只需手機基本功能,就能拍出超好看的網美照&短影片!《手機拍照怎麼拍怎麼美》又名「幫女友(老婆)拍照求生指南」!單身狗的話就是「脫單加分指南」!不希罕脫單的,它一樣能讓你拍出美照〜(可別浪費你花了X萬元買的手機啊)

  • 電子書: NT$ 270

    法國人文攝影大師.20世紀最重要的見證者 與布列松/布拉塞/杜瓦諾 齊名 維利.羅尼斯第一本繁體中文攝影散文集 我的照片,就是我的自畫像

  • 電子書: NT$ 228

    ~10位攝影師傾囊相授,室外&室內「運用自然光」超絕技巧!~ 自然光時時刻刻都在變動,而且難以數值化, 要如何駕馭戶外與室內的自然光,拍出優秀的人像照呢? 聽聽10攝影名師揭露──天然系人像攝影奧義!

  • 電子書: NT$ 406

    你覺得這是單眼相機拍的? 還是手機拍的? 用什麼拍不重要,拍得好看才高招!  

  • 電子書: NT$ 336

    他是現代新聞報導攝影的奠基者 是畫家、冒險家,是佛教徒、無政府主義 是一個相信直覺,重視誠信,不願被束縛的自由靈魂 他曾無數次出現在二十世紀歷史巨變的現場,包括: 二戰結束時的巴黎、共產革命前夕的中國﹑甘地被刺殺的前一刻 布列松以他的專注力、敏感度、幾何感, 將二十世紀人類的悲喜劇捕...

  • 電子書: NT$ 336

    因為看不見美,所以才拍不出美的照片。 如何發現美、捕捉美? 資深攝影師胡毓豪帶你培養一顆感受美、分辨美的攝影之心。

  • 電子書: NT$ 350

    如是我見,如斯我在,陳維滄鏡頭下的生命之旅 一生,至少要拜訪一處極境!   世間事如極光,夢幻生滅; 冰雪大地,一點一滴在消融; 在曠野中苦行,探險旅行,我的超越與重生!  

  • 電子書: NT$ 265

    為什麼別人拍的照片總是比較美? 現在數位相機甚至智慧型手機的照相功能都已十分強大,「構圖」其實才是決定一張照片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只要掌握本書傳授的構圖技巧,你也能拍出像專業攝影師一樣的動人照片!

  • 電子書: NT$ 560

    「帶景人像」近幾年來已經成為人像攝影中一個重要的趨勢。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有系統的、實用性高的分析方法,從場景的判斷、元素的取捨、取景的構思、色塊的分析、運鏡的方法、光影的考量、人物的調度,最後組織成可傳達訊息的構圖。 本書特點: 1. 國內難得的「帶景人像」構圖思考力專書! 1. ...

  • 電子書: NT$ 266

    玖 齡 復 刻 版 新增「玖齡‧柯錫杰」篇章 珍貴圖文10則 再次回顧‧全新補遺

  • 詳細資訊

    英國重量級攝影書寫┼攝影家研究
    創新書寫角度,不談艱澀理論
    一張張導覽,教你如何閱讀影像;
    認識大師的創作人生、觀點與作品
     
    將照片放回攝影史脈絡爬梳的影像解讀佳作。──張世倫∣藝評人
    閱讀照片裡的複雜、神祕、多義,是此書的價值所在。──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知名英國藝術史及攝影學者──解讀下的攝影大師
    作者傑佛瑞曾為知名出版社Phaidon、Thames & Hudson撰寫多本攝影史專書。在書中,他從1840年史上第一位攝影家談至當代攝影家,橫跨近二百年,囊括絕大多數重要經典大師,談及不同時代的攝影家如何觀看世界?如何創作?又是在什麼樣情境下,拍下經典之作?
     
    ▌看懂大師宏觀時代、微觀生命的影像視野
    這本宛如攝影史之書,不同於一般攝影史,用不同方式,帶領讀者發現攝影家創作的精髓脈絡,看懂攝影作品的觀看之道。書中收錄19-21世紀的80位經典大師,從紀實攝影到實驗性的當代攝影,時序橫跨兩次世界大戰,跨風格、跨領域、跨時代。
     
    ▌看懂照片,需要直接看、大量看
    本書勇敢挑戰攝影經典命題,不談艱澀理論,細述攝影家人生與相對應的時代代表作。透過生活與時代,看見攝影家拍下經典作品的當下視角與觀點。創新的書寫角度,仰賴書寫者深厚的歷史人文與攝影美學素養,巧妙地將攝影家人生,與時代和創作平行對照,例如卡帕(Robert Capa)以浪人、冒險家、賭徒和花心男等身份,成為攝影史上的浪漫先驅。他所拍攝的一張二戰後名作,照片中是一群與德軍相戀被迫剃頭遊街的女子照片,這張照片點出卡帕在戰爭中對人性的關心,以及他生性的浪漫情懷,特別容易對女人的處境產生同情。
     
    又如攝影師都是神祕的觀察家,但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卻相反,她在信件和筆記中坦誠一切,或說了絕大部分。她說:「這世界充滿虛構角色,忙著尋找他們的故事。」她所拍的一位上空舞者,她用食指撐住左胸,或許是為了讓左右對稱。她以略為俯視的角度面對相機,因為她和攝影師都知道,她的雙峰雖然是一大賣點,卻也是個尷尬的麻煩東西。
     
    或是對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當代攝影家安德列斯‧葛斯基(Andreas Gursky)看到物流的樣貌:日後即將普及、但當時仍在發展中的顏色編碼倉儲以及配送活動。隨著時代的進展,在1980與1990年代出現了一種來自物流文化的新興壓力,原因在於物流文化所內含的循環特質。這種新興社會樣貌的存在不容否認,同時更超乎常理所能解釋的範疇。
     
    ▌深入細節,教你成為閱讀影像的福爾摩斯
    過去專書多半只談觀影法則,但本書卻帶領讀者一張張,從細節推敲當時的歷史脈絡與攝影家觀點。
     
    ‧經典影像的深入解讀:布列松的名作《馬恩河畔》,照片中是一群野餐客的背影,過胖的身軀,沒有一個像是曾經節制過飲食,而坐在人群中最後的男子,坐的位置,可以讓他盡情吃喝不被人看到。水面上的小艇,和他們的淡漠態度形成有趣對比。那也許是他們的船,但如果他們都坐上去,船好像會下沉。
     
    ‧伴隨創作觀點的解析:森山大道的流浪狗,從一隻狗的視點觀看,這世界會是什麼模樣?森山大道經常從汽車裡拍照,這位置使他處在一種中間地帶,讓車子和輪胎的下半部可以出現在他的平視範圍。森山大道所屬的那代新人類,是倚賴汽車載運和習慣久坐的一群,和先前習慣步行的行走世代不同,對事物也因此有了新的看法,他們的视點特色就是不安定和易受傷。
     
    川內倫子在訪談中提到自己攝影時相當仰賴直覺,她通常是在相機的驅策下,於某個特殊、絕無僅有的場所中按下快門,而那樣的直覺近乎是幻象。她將一隻優雅的天鵝與微弱光線下的一張凌亂的床同時呈現。另外這隻純白的天鵝還在水面上投下黑色的倒影,形成對比。有那麼一瞬間,川內看似造訪了化身為黑暗湖水或是峽谷水灣的地獄,遠處還有火光燃燒。
     
    ▌看伊恩‧傑佛瑞(Ian Jeffrey)如何點評攝影大師
    ‧史蒂格利茲(Alfred Stieglitz)∣現代攝影之父
    ─他把自己的照片當成一個母題,反覆講述他的生平故事。他是「先知……癡迷的攝影人……情感上的變色龍……以及美國最耀眼的藝術孔雀。」
     
    ‧韋斯頓(Edward Weston)∣攝影界的畢卡索
    -事物要成為事物本身,就必須要有質感,要夠耀眼。韋斯頓譴責藝術,讚美攝影,這就是他所謂的攝影。
     
    ‧史川德(Paul Strand)∣美國當代攝影之父
    -史川德曾說,自從塞尚和梵谷死後,肖像已變成失傳的藝術。他拍人像的目的,是「想將他們的內在人性呈現出來,讓其他人關注他們。」
     
    ‧柯特玆(Andre Kertesz)∣20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師
    -倘若攝影能變成版畫的一個支系,那肯定得歸功於柯特玆。理想的照片必須是一絲不茍的縮影,適合展示在藝廊的牆面上。
     
    ‧布列松(Cartier-Bresson)∣決定性瞬間,現代新聞攝影之父
    -接連上演的歷史事件,備感壓力的攝影師們,開始把自己當成目擊者,爲他們無法理解的歷史進程做見證。布列松正是其中代表。
     
    ‧布蘭特(Bill Brandt)∣光影魔術師
    -人類誕生在一個陰暗的地域 ,你只能費盡辛苦地與陰暗協調。他年輕時得過肺結核,後又罹患糖尿病,他很清楚,活著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卡帕(Robert Capa)∣傳奇戰地攝影師
    - 報導攝影具有電影的種種特質。攝影師知道,特別是卡帕。他的攝影是在槍林彈雨的緊急情勢中拍攝,這在1938年時堪稱是一種啟示。
     
    ‧阿勃絲(Diane Arbus)∣美國最具爭議的女攝影師
    -她的作品理充滿了你不想選擇的各種命運樣本。攝影家都是觀察家,而且可能相當神祕。但阿勃絲相反,她在信件和筆記中坦承一切,或說了絕大部分。
     
    ‧東松照明∣日本戰後重量級攝影家
    -他是後現代美學的先驅,該派對確定性抱持保留態度,他們知道我們到得太晚,知道我們是錯誤印象的犧牲者。
     
    ‧森山大道∣日本街拍大師
    -他和他的同輩預見了一個新時代,在那個時代裡,照片將靠自身的力量彼此溝通。
     
    原書名:《讀˙攝影:打開宏觀時代、微觀生命的創作之眼,觀看攝影的史詩之作》全新增訂版

    本書特色
     
    ◎如同攝影史,橫跨19-21世紀,從紀實到當代,多角度導覽80位重量級名家,逾300張名作
    ◎英國知名攝影學者解讀,是攝影史、攝影家傳記、更是好作品的觀看之道
    ◎深入導覽!看攝影家人生、歷程、風格、創作,更看觀點、美學與歷史文化

    作者簡介
     
    伊恩‧傑佛瑞 Ian Jeffrey
     
    1981年,Thames & Hudson公司出版了他所撰寫的《攝影簡史》(Photography: A Concise History),這是研究攝影的經典代表作之一。1997年,他在《攝影書》(The Photography Book, Phaidon Press)裡,對這項媒材做了全面審視。1998年,Amphoto出版了他的專題研究《時間框》(Timeframes);1999年,他為英國國家攝影、電影和電視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Photography, Film & Television)撰寫了一本另類攝影史,名為《修訂》(Revisions)。2000年,他為《牛津西洋藝術史》(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Art, ed. by Martin Kemp)追溯了攝影的源頭。1970和1980年代,持續為艾倫.羅斯(Alan Ross)的《倫敦雜誌》(London Magazine)撰寫藝評。曾任教於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London Goldsmiths College)和布拉格的中歐大學(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導讀者簡介
     
    麥克斯‧柯茲洛夫 Max Kozloff
     
    近年出版的作品包括《紐約:攝影之都》(New York: Capital of Photograph,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以及《臉劇場:1900年以來的肖像攝影》(The Theatre of the Face: Portrait Photography since 1900, Phaidon Press, 2007)。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建築語言&法則》、《包浩斯人》、《設計是什麼?》、《好電影的法則》、《建築的危險》、《當代藝術,如何看》、《包浩斯關鍵故事100》、《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建築的夢想:龐畢度中心建築師理察‧羅傑斯自傳》等書。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李佳霖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日本同志社大學文化史學碩士。
    曾任職於出版社,喜歡閱讀、旅行,在城市巷弄中探索新鮮的生活風景。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