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身為人類的你,其實是由許多生命所組成的。
從生物學的角度,你的身體是由約30兆個細小的生命所構成的。無論你是開心、興奮、焦慮、憂鬱或無聊,這些細小的生命都全年無休地維持你的身體機能,幫助你面對生命的每一天。雖然牠們有時會失誤,導致疾病入侵,甚至會不服從命令引發癌症,但絕大部分的時間牠們都盡忠職守,維持你所擁有的「至少80年的壽命」。
你有義務認識牠們,一起度過這80年,留下美好的回憶。
首先,我們先從你身上的最小的生命開始說起……
★全球科技界盛讚李飛飛是「AI界的良心」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AI崛起時代」必讀書籍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技書籍 ★Amazon編輯選書 本書是李飛飛親筆撰寫的回憶錄,一段從社會底層到人工智能關鍵夢想家的非凡軌跡。她的人生旅途,恰與AI的發展共舞。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名年輕科學家動人...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 2021年最佳書籍——彭博商業周刊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衛報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金融時報 ★ 2021年最佳哲學書―—五本書 ★ 2021年最佳書籍——經濟學人 「身為自己」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內在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 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 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為什麼在得到之後,「渴望」常常變成「失望」? 又是什麼讓人類萌生許多奇思妙想,推動世界的改變?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黃金法則:少吃多運動就可以減肥。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本書結合減肥外科手術專家詹金森醫師行醫時面對的實例,以及全新的新陳代謝科學研究, 告訴你人體的食慾和代謝到底如何運作,你的身體如何決定你的體重。
★公衛學者的思與辨;流行病學家的見與議──陳建仁院士以研究逾三十年的因果螺旋理論, 帶領我們探索流行疾病的病因、如何有效管控疫情蔓延,同時剖析日常事件中的前因後果,思辨問題的真相與本質。 ★誤解都來自於錯誤的因果判斷! 所有事件的發生都其來有自,正確掌握原因,就可以有效控制謬誤產生。 ...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杜克大學行為睡眠醫學專家 為你揭開不靠藥物一夜好眠的訣竅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睡眠管理職人)專業推薦★ ★Amazon網路書店4.2星好評★ ★已授出荷蘭、韓國等7國版權★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半夜2:00醒來? • 健康的睡眠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為什麼...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第五屆吳大猷科普獎著作類金籤獎得主作品、開卷十大中文創作好書得獎作品 從1996年的桃莉羊、2012年山中伸彌研究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再到2018年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幹細胞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你怎能不關心?
荷爾蒙掌控了我們的行為、代謝、睡眠、性愛、情緒與免疫系統……, 可以說是活著、會呼吸、有情緒的個體的生物化學。 荷爾蒙的基礎科學是怎樣的? 它們的發現有些什麼樣的精彩故事?
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以及現代,中毒是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死法之一。毒殺是暗中進行並且蓄意的犯罪行為,必須事先計劃。然而,帶毒性的藥草用於治療和施毒之間只有一線之隔――重要的差別只在於劑量!縱觀歷史,不同文化的人類在試驗和錯誤中學習,作者整理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有毒植物故事,有時則是嚇人的謠言。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我們人人皆有的這具身體,從外觀可見的頭部、五官、皮膚、四肢,再到體內的骨骼、大腦、內臟、消化系統及微生物聚落,從它們是什麼、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精密運作,以及它們如何有可能(不幸地)出錯。 《萬物簡史》、《大不列顛碎碎念》暢銷作家比爾・布萊森以一個門外漢的視角親身訪問了許多醫師、學者,參考了無數...
好萊塢電影,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 劇情裡駭人的病毒、不孕症、AI、氣候變遷……, 真的可能終結人類嗎? 本書由一腳踩進電影圈的節目主持人艾德華斯, 加上量子物理學家布魯克斯, 攜手破解科幻片的末日劇情, 帶領讀者思考,這些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遠?
端粒(telomere)是染色體的末端,也是染色體的保護箍。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雷克本, 長期鑽研端粒現象與效應, 她發現:正是端粒的長短,控制了細胞和人體的壽命; 而且端粒不只是會執行遺傳指令,還會聽從你的指示, 也就是說,你的生活方式等同於對你的端粒下令, 讓你細胞老化...
第一章:人體細胞的壽命
【壽命20分鐘】精子
為什麼精子如此短命?
精子生存大挑戰1:游過超長距離
精子生存大挑戰2:險惡的環境
精子生存大挑戰3:只能向右前進
精子數量銳減已是全球性問題
【壽命24小時】卵子
延長卵子壽命的凍卵技術
凍卵能保證順利懷孕嗎?
卵子在寶寶出生前就有了
懷孕期的健康狀況將影響三代人
卵子並非被動等待精子
卵子與精子相遇,以及第三者
【壽命24小時】小腸絨毛細胞
小腸絨毛細胞的工作內容
伸展再伸展,600倍表面積
攤開後的面積跟網球場差不多大
腸道細胞的負擔沉重
大胃王吃不胖的原因
挑戰營養吸收的最高效率
人體吸收熱量的極限
【壽命36小時】吃下的食物
為什麼才剛吃完東西就想大號?
以糞便型態推估消化狀況
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
【壽命3天】胃黏膜細胞
胃黏膜細胞的腸黏膜化
躲在胃酸裡的細菌
【壽命10天】味覺細胞
酸、甜、苦、鹹,還有鮮味
辣味與澀味
味蕾不只分佈在舌頭表面
品嚐味道,包含著多層感受
品嚐味道的六個層次
嗅覺退化會導致我們嚐不出味道
味覺小實驗:水果風味軟糖
味覺小實驗:可樂、雪碧、芬達
味覺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
嚐到各種味道的衰退程度
味覺退化就用辣、澀和香味救援
【壽命10天】血小板
血小板的數量驚人
50%血小板的生成來自肺臟
血小板數量太少會自發性出血
血小板數量太多會出現血栓症
血小板的凝血技能
血管清道夫
【壽命12天】白血球
其實我們能「看」見白血球
與細菌同歸於盡的嗜中性球
嗜酸性球干擾寄生蟲與產生過敏反應
嗜鹼性球的輔助功能
【壽命25天】肺泡細胞
肺泡面積比皮膚面積還大
潛水員能長時間閉氣的秘密
小心!當呼吸出現嗶嗶啵啵的聲音
睡眠呼吸中止症
【壽命28天】皮膚細胞
膚色差異的原因
決定膚色的三種色素
最重的器官
皮膚觸覺的靈敏度
大量的汗腺與稀疏的體毛
人體的排汗能力十分強大
【壽命30天】嗅覺細胞
最接近大腦的感覺
很難進行表情管理的惡臭味
要有意識地進行才能聞到味道
【壽命120天】紅血球
60秒完成一次循環
鐵元素供應全身氧氣輸送
對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差別待遇
鐮刀型紅血球疾病貧血
鐮刀型紅血球竟然能抵抗瘧疾
我們也能「看」見紅血球
【壽命120天】眼睫毛
理想長度是眼寬的三分之一
眼睫毛倒著長可是大問題
睫毛倒著長有分成先天和後天
【壽命150天】肝臟細胞
超級忙碌的肝臟
健康殺手—脂肪肝
減重就能改善現狀
每個月減重2公斤逆轉脂肪肝
肝臟再生跟你想的不一樣
【壽命4年】頭髮
頭髮最長不會超過一公尺
每天掉100根頭髮是正常的
頭髮驚人的承重力
【壽命10年】脂肪細胞
儲存在人體內的脂肪細胞
發胖脂肪細胞會暴增
擺脫復胖體質要花上十年
白色脂肪細胞
棕色脂肪細胞
米色脂肪細胞
粉紅色脂肪細胞
【壽命15年】肌肉細胞
人體最長的細胞與多細胞核組織
重訓增肌的原理
人體最小的肌肉在耳朵
人體最大的肌肉在臀部
人體最長的肌肉在大腿內側
人體最強壯的肌肉
口腔肌肉能使出驚人的力道
非常靈敏的咀嚼肌
【壽命25年】骨骼細胞
骨骼細胞減少導致骨質疏鬆症
老年人骨折有極高的死亡率
人類骨頭的數量不是固定的
【壽命65年】牙齒
牙齒與細菌的拉鋸戰
蛀牙是一種傳染病
牙齒很堅硬,牙床卻很不牢固
牙齒終其一生都在移動
【壽命>100年,伴隨人的一生】指甲
感染腸病毒,指甲會脫落
指甲的生長速度
【壽命>100年,伴隨人的一生】視網膜
視網膜上的三種感光細胞
每個人看到的顏色並不一樣
第四種顏色的感光細胞
【壽命>100年,伴隨人的一生】心臟
最早開始活動的器官
懷孕時,心臟會變大顆
心臟也會少量更新
【壽命>100年,伴隨人的一生】腦神經細胞
10倍耗能的腦神經細胞
小腦的神經元比大腦神經元多7倍
大腦高效率運作的關鍵
【壽命未知】幹細胞
醫療應用的潛力
全能幹細胞與多能幹細胞
多潛能幹細胞與單能幹細胞
幹細胞來源
【壽命未知】癌細胞
擺脫自然壽命限制的海拉細胞
癌細胞的強大生命力
海拉細胞被視為新的物種
為什麼沒有心臟癌?
【壽命未知】常駐菌
常駐菌進駐新生兒
常駐菌隨著時間布滿皮膚
常駐菌等同於人體的第二皮膚
腸道內的常駐菌
腸道菌的分布
腸道菌與疾病醫療之間的關聯
看得到的腸道菌
腸道菌的影響力
第二章:人類的壽命
【遠古時代(約50萬年前)】平均壽命14年
【青銅器時代(約4000年前)】平均壽命20年
【古羅馬時代(約3000年前)】平均壽命27年
【十三世紀(約800年前)】英國貴族的平均壽命30年【十八世紀中期(約250年前)】平均壽命35年
古代人也不都是短命的
【西元前469~前322年(約2500年前)】古希臘三哲平均壽命71歲
【西元前551~前237年(約2500年前)】中國儒家三聖平均壽命78歲
儒家三聖不是師生,理念不一樣
【中國古代帝王(秦始皇到清朝宣統皇帝)】平均壽命40年
皇帝是個風險很高的工作
最短命的皇帝
【日本歷代天皇(神武天皇至今上天皇)】平均壽命70年
日本天皇的工作相對安全
天皇並沒有國家統治的實權
【英國國王(埃格伯特到伊莉莎白二世)】平均壽命50年
國王是個辛苦的工作
長壽的伊莉莎白二世工作盤點
【西元1816~1855年(約200年前)】勃朗特三姊妹平均壽命32歲
【西元1809~1882年(約200年前)】查爾斯.達爾文壽命73歲
達爾文與不幸的孩子們
演化學的陷阱
【西元1950年(約70年前)】平均壽命50年
【西元2022年(現今)】平均壽命80年
男性壽命較短的原因 - 賀爾蒙
男性壽命較短的原因 - 基因
Y染色體與罹患疾病的機率相關
Y染色體正逐漸消失
平均壽命有持續延長的趨勢
平均壽命是否會一直延長?
【最長壽的男性】116歲54天
【最長壽的女性】119歲97天
差點就能見證三個世紀
【最長壽的家族】平均88歲(紀錄仍在累計中)
【人類的自然壽命】生長期推算法:100~175年
【人類的自然壽命】性成熟期推算法:100~150年
【人類的自然壽命】細胞分裂推算法:150年
癌細胞無法幫助永生
人類有辦法永生嗎?難!
生命的每一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附錄】總整理圖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