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末維新時期,日本打開鎖國的大門,也開啟了飲食的交流,在接待外賓時不忘展現國力,要迎合貴客又不失國家尊嚴,於是檯面上是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的美味料理,檯面下則是爾虞我詐、談笑用兵的折衝角力──當不吃牛肉的日本人初次遇上不吃生魚片的西方人,在外交饗宴上,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尋訪歷史,跨海渡洋 從鐵路史洞悉改變中的東亞人群移動與交流 超過160張照片,20幅精美地圖,還原百年前鐵道歷史 日本嚴重缺貨,一書難求!
從歷史、社會、文化、文學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再搭配由日本博物館提供的名家浮世繪,包括葛飾北齋、月岡芳年、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勝川春亭、歌川豊國等人作品,透過畫作深入探索日本飲食今昔演變的歷史。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吃飯是政治的手段,外交必定伴隨設宴,想擄獲對手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
檯面上美食佳餚,檯面下勾心鬥角,近代日本的命運,就在餐桌上決定!
明治天皇在一八六九年第一次接待外賓時,由於不熟悉西方社交禮儀,因此避開了正式的午宴和晚宴,選擇在茶屋舉辦下午茶會,首度與外國王族對話;外務大臣井上馨被視為極端歐化主義者,在他一手打造的鹿鳴館中,日本女士首次穿著低胸禮服和外國人跳舞,並享用正統的法國料理;出身山口的首任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偶然在春帆樓嘗到了美味的河豚,不但因此解除禁食令,爾後更指定春帆樓為會場簽署《馬關條約》。
從黑船來航到日俄戰爭,從鹿鳴館到帝國飯店,從培理、尼古拉皇太子到明治天皇與伊藤博文,一起起震撼東洋的大事件,一場場令人傷透腦筋的饗宴,鎖國兩百年的日本,究竟如何打開大門體驗「美食外交」?
名人推薦
洪維揚/「幕末‧維新史」系列作者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
黑岩比佐子Kuroiwa Hisako(1958-2010)
出生於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畢業。紀實作家。主要著作包括《「食道樂」的人 村井弦齋(「食道楽」の人 村井弦斎)》(獲得三得利學藝賞)、《編輯 國木田獨步的時代(編集者 国木田独歩の時代)》(獲得角川財團學藝賞)、《麵包與筆 社會主義者堺利彥與「賣文社」的爭鬥(パンとペン 社会主義者・堺利彦と「売文社」の闘い)》(獲得讀賣文學賞)、《沒有聲音的記憶(音のない記憶)》、《明治的女兒(明治のお嬢さま)》、《聆聽不可忘記的聲音(忘れえぬ声を聴く)》等。
譯者簡介 |
陳心慧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傳播學系碩士。現任專業中日筆譯、口譯人員。譯有《圖解世界5大宗教全史》、《餐桌上的日本史》、《日本古都圖解事典》、《切腹的日本史》、《速解日本文化論》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